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上海为背景,反映大都市人物的病态生活。另外,施蛰存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等新兴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施蛰存这种将现代派的手法与小说融合的做法,丰富和发展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性,使得新感觉派小说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始终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厚土壤中,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摆脱不了中国元素。在内容上,它借助于现代主义的文学形式表现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关系,在形式上她无论如何花样翻新都不能完全摆脱中国的文学传统,更不能完全脱离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具有最强大影响力的现实主义。说到底,中国的新感觉派是本土化的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3.
明清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江浙一带是明清小说最为盛行的地区。江浙地区的明清小说流派众多,产出丰富,这是由于江浙地区传承已久的吴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赋予了江浙地区的明清小说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这使江浙小说在明清之后从古典小说向近现代小说转型,仍能继续发展壮大,其中最著名的流派无疑是鸳鸯蝴蝶派。本文从文风写法、地区特色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以鸳鸯蝴蝶派为样本,详细讨论了江浙地区明清小说对后世小说流派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3 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三个主要文学流派都对都市有不同的文学想象。左翼对于都市的意识形态叙事 ,新感觉派对于都市的现代主义叙事 ,京派和老舍对于都市的文化叙事都是从不同层面呈现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驳杂景观 ,而其在致思途径、文学视野、表达方式等方面反映出的特质则标志着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早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运动以及围绕其产生的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向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呼唤着一种适应“现代化”的文学形式的产生。本文围绕文学界关于“现代派”的讨论,通过对王蒙早期的现代主义小说和以刘索拉、徐星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分析,阐释了中国早期的现代主义运动,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新奇的文学表现形式,都体现出特定社会历史转折时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19世纪20年代是美国体育的黄金时代,体育明星、体育记者和营销专家共同缔造了这个时代的辉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新闻写作诞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赞美派”与“讽刺派”,他们在主题选择、修辞手法等方面均有鲜明的特点。两个流派不仅在当时推进了美国体育娱乐业的建立和壮大,还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现在,不论是美国本土,还是中国当下的体育新闻写作均可窥见两种流派的风格遗存。  相似文献   

7.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须寻求新的小说形式、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划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评论家称它为“新小说派”  相似文献   

8.
"荷花淀"派是当代文学中以孙犁为代表作家的,反映京、津、冀地区农村生活情趣的文学流派。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于1980年在河北举办的"荷花淀"派座谈会上。学界对"荷花淀"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否具有存在意义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受杨义先生《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一文启发,从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出发对"荷花淀"派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进行了理论考证。  相似文献   

9.
新诗自诞生始,已出现诸多派别,它们各自在新诗的探索、建设和不断发展完善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新诗各个方面的研究都相应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报刊编辑角度对新诗流派渊源的研究还没有。作为报刊编辑对新诗流派形成产生影响的代表性例证,施蛰存在编辑大型文学期刊《现代》的过程中,对现代派诗歌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5):180+182-180,182
<正>一、现代主义兴起之表现——印象主义乐派说起二十世纪的音乐流派,最能让人联想到的首先就是表现了现代主义兴起的印象主义乐派。此流派创作音乐的重点在于音韵,不取其义,而用其声,作为暗示某种情感的象征。这与印象主义绘画所表现的重点是一样的,用一种心灵上印象,让欣赏者们体验到一种氛围,而不是音乐本身。从这点来讲,这与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是相对立的,但同时却仍然具有浪漫乐派的主观性与标题性,仍然是一种优美的、精心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1.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广为流传,以<高山流水>命名的筝曲就有三个流派、六个版本之多.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派和武林筝派的<高山流水>作一比较,可见风格流派、意境和内涵上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筝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筝派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全国最有影响的主要流派之一。本文试图从山东筝的史实记载、近代山东筝的发展概况及山东筝派的代表人物赵玉斋三个方面对山东筝派的艺术进行粗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七子派既重视诗歌格调,也重视诗歌意象。许多成员都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特点、构成方式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使七子派成为明、清两代诸多诗文流派中最为集中地论述诗歌意象问题的一个流派。格调理论和意象理论的建立,标志着七子派对诗歌艺术的本体特征已经有了深刻的体认,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翔 《保山学院学报》2018,(1):65-67,73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作家对台湾文坛盛行的战斗文艺极为不满,他们怀着革新的热情,学习西方现代派文学,寻求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在艺术表现方面,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效仿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追求标新立异,尝试运用超现实、象征隐喻、时空交错、意识流等艺术手法,进行多方面的探索,而七等生在其现代主义创作技巧中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把西方现代主义的各种技巧较好地吸收过来,为自己的创作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文学流派中,鸳鸯蝴蝶派是历时最久也是颇受非议的一个流派.它在与新文学的对峙中,几度式微又几度中兴,其顽强生命力的根基在于它拥有新文学所不及的广大读者群.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大众接受优势的原因,以此作为发展新时期文学的前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首先形成的主静派和主动派养生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呈现的对立,对中国以及亚洲不少国家的近代和现代体育产生深远影响。主静派在体育领域的价值取向,以节能、保健、长寿为主。该派以中国传统气功为代表的以静养生、降低代谢率、调节大脑皮层功能的方法,流传数千年。主动派从开始起,并成为一贯的价值取向就是以强壮性健身观为主,以实用观为辅。两者进入现代社会后,仍在体育领域中保存着至今不衰的多种价值取向。运用新陈代谢等三项现代体育科学理论来探讨两者的理论体系及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山药蛋派"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主要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家庭生活,来反映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对于赵树理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战火连绵的年代,还是和谐发展的时期,都从本质上表现出了农民的心声与诉求。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大都将“九叶”归入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范畴, 但也有的诗论家、诗人( 包括“九叶”诗人) 认为“九叶”诗派更多的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从新诗现代化与现代主义, “九叶”诗派在艺术上对现代派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吸收, “九叶”诗派在思想内核上与现代主义的本质区别, 以及“九叶”诗派为深化发展现实主义所作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看,现实主义的天空将永远闪耀着九颗“严肃的星辰”。  相似文献   

19.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是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自由主义的思想流派。他们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相互论战。斯拉夫派相信俄国的独特命运,把彼得一世以前的"神圣"罗斯理想化;西方派则坚信俄国要走西欧已经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和俄国民粹派运动,是两派论战的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20.
对元杂剧流派中的案头派做了理论上的定位,并对其内容和艺术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流派的作品由于作者重视抒情和语言华美,相对轻视情节性因素,因此从整体上看不太适合舞台演出,而更宜于文人案头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