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检查美国哈佛大学Gray标本馆(GH)、英国邱皇家植物园标本馆(K)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BM)的中国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标本,在王文采有关工作的基础上,对P.A.Munz1967-1968年在其《亚洲翠雀属(狭义)植物纲要》一文中有关中国种类的错误鉴定进行了进一步订正,给出了有关误订标本的重要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五卷过程中,发现三叉蕨科、实蕨科和藤蕨科的一些新分类群,预   先发表。模式标本均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藏)药材资源普查,对照《中国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并经专家鉴定,我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和比如县进行药用植物资源普查采样发现了豆科Leguminosaesp.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四川棘豆OxytropissichuanicaC. W. Chang和祁连山棘豆Oxytropisqilianshanica为西藏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欧美植物园引种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勇  薛达元  赵富伟 《资源科学》2013,35(7):1499-1509
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与原产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的要求与内容之一.本文以英国皇家爱丁堡植物园、美国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和美国伊利诺斯州莫顿树木园为例,依据活植物保存数据库及名录,筛选引种自中国的植物,建立了名录数据库,统计了到目前为止各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分析了各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数量、主要类群及包括种类数目、特有种数量及比例等.研究结果表明,3个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均占其活植物种类总数的10%以上,其中40%~50%为中国特有植物.皇家爱丁堡植物园目前保存活植物17000多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1 700多种,近900种为中国特有植物;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目前保存活植物4000余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440多种,200多种为中国特有植物;莫顿树木园目前保存活植物约3 500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近430种,150多种为中国特有植物.本文还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相关条款探讨了在处理植物园(树木园)历史引种问题上存在的欠缺和国家对有关生物遗传资源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植物志>>28卷245页中Callianthemum cuneilobum Hand.-Mazz.由于模式标本 缺乏完整的花,致原始描述不详,28卷作者王文采先生将其做为C. farreri W. W. Smith的 可疑异名处理。现依据近年采得的具花果标本,其花萼片5,具膜质边缘;花瓣5,条形,淡黄或橙黄色;心皮6—8;与后者不同。故确认它仍是一个独立的种且为山西特有现补充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何Tutcheria championii Nakai (1940) 发表较晚, 却被《中国植物志》等志书作为正确学名;而 T. spectabilis (Champ. ex Benth.) Dunn (1908)这更早发表的名称却成了异名? 笔者在本文解释,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因T. championii这后出替代名发表时曾引用Camellia spectabilis Champ. ex Benth.,而主模式标本因此已包含在内,所以在Tutcheria属内,具相同主模式的T. spectabilis是合法名也具有优先权,应为正确学名。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查藏南翠雀花Delphinium nortonii 的主模式标本,发现《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对该种的鉴定和描述有误。该种的花的退化雄蕊黑褐色,属于翠雀亚属的密花翠雀花组subgen. Delphinastrum sect. Elatopsis, 而上述几种植物志中长1以来将其置于退化雄蕊为蓝色或蓝紫色的翠雀组sect. Delphinastrum中。这几种植物志中记载的D. nortonii 实际上代表一个新种,即李恒翠雀花D. lihengianum。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植物学巨著的《中国植物志》,共80卷(125册),迄今已出版了50多册。其中第36、37、38卷记载我国产的蔷薇科植物55个属873个种和200多个变种,以及牛栓藤科的6个属9个种。这3卷植物志共140万字,图版161幅。它们的出版是中国科学院已故学部委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俞德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共同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蔷薇科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西藏茄科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此研究以《西藏植物志》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标本信息对西藏茄科植物名录进行梳理和整理。结果表明西藏茄科植物分布共计18属46种(含1变种、1杂交种),其中野生植物34种(含1变种)、栽培植物12种(含1杂交种种),在《西藏植物志》基础上共增加茄科植物4属15种(含1变种、1杂交种),形成新的茄科植物名录。研究结果将为西藏茄科植物的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西藏科技》2005,(5):58-58
由四代植物学家辛勤耕耘和通力协作,跨越了半个世纪的《中国植物志》日前全部出版。这部旷世巨著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包括9000多幅图版,共计5000多万计,126卷册,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为完成《云南植物志》毛莨科的编写任务,我于1995年5月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查阅云南毛莨科植物标本。在工作将近结束时,应昆明植物所所长许再富研究员的邀请,参观了位于勐仑的该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958年冬季,我曾到勐仑一带考察,采集植物标本。事隔37年,我很想了解一下由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同他的学生们创建和经营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所取得的各项成就。  相似文献   

12.
植物研究     
《科学中国人》2022,(2):12-13
接骨木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等人对全球接骨木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植物化学、毒理学和已知药理学特性等开展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越来越多的药用植物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它们的安全性被广泛关注。在接骨木属植物中,大约包含29个公认物种。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中国孢子植物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的工作之一,开始启动。《中国孢子植物志》主编曾呈奎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该项目研究人员176人,分属全国24省市43个单位。《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项目按海藻志、淡水藻志、真菌志、地衣志和苔藓志(5个志)分25卷册进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广泛地补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赴新疆的阿尔泰山、巴尔鲁克山、内蒙阿尔山、泰岭、大巴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安徽、西藏、东北等地区和东海、南海等海域进行补充采集,采集标本(样品)2万余份,  相似文献   

14.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位于塞纳河左岸的巴黎第五区,是法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它的前身是1626年建成的皇家药用植物园(Jardin Royaldes Plantes Medicinales),后来演变为侧重自然研究的皇家植物园(Jardin du Roi)。17、18世纪,这里成为巴黎植物学、解剖学和化学的研究中心。启蒙运动时期,在博物学家布丰(Comte de Buffon,1707—1788)近半个世纪的主持下,  相似文献   

15.
在修订和编写《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过程中,依据标本材料(主要是模式标本)和文献考证,对蔷薇科一些属的种进行了修正,并发表了新组合和两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16.
王季同与《四元函数的微分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清末民初学王季同于1895年毕业于京师同馆算学馆,后留该馆任教习。20世纪初,王季同在英、德等国任职和学习期间,继续跟踪学习现代数学,并进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学、物理电机工程等方面的论多篇,其中1911年发表在《爱尔兰皇家学会会刊》第29卷A部分第4号的《四元函数的微分法》是现知较早由中国学撰写的现代数学论。  相似文献   

17.
发现滇桂三相蕨Ataxipteris dianguiensis W. M. Chu & H. G. Zhou和多形叉蕨Tecataria polymorpha (Wall. ex Hook.) Copel.为海南新分布, 并为滇桂三相蕨指定了后选模式,讨论了燕尾叉蕨T. simonsii (Baker) Ching和中型叉蕨T. media Ching的异同,澄清了三叉蕨T. subtriphylla (Hook. & Arn.) Copel.和多形叉蕨的形态变异,把云南产狭基叉蕨T. polymorpha var. subcuneata Ching & Chu H. Wang处理为多形叉蕨的异名。至此,海南产叉蕨科植物为8属20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作者本人在1983年《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一分册12l页上针对川甘亚菊处理过宽的问题,重新作出了订正。本文确认川甘亚菊、灰叶亚菊、深裂亚菊及下白亚菊分别为不同的种,并作出了这四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编研(中国苔藓志》第七卷的过程中,发现柳叶藓科中的圆叶湿原藓Calliergon megalophyl- lum Mikut.、毛叶镰刀藓 Drepanocladus trichophyllus (Warnst.)Podp.和牛角藓宽肋变种Cratoneuron filicinum (Hedw.)Spruce var.atro-virens (Brid.)Ochyra为中国首次记录,而沼生湿柳藓 Hygroamblystegium noterophi-lum (Sull.et Lesq.)Warnst.属错误鉴定,所有以前被定为该种的中国标本应改为牛角藓宽肋变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