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山东、广州、海南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新教材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教材相比,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的知识体系,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对旧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然而,在新教材使用之初,有些教师产生了一种无所适从感.为此,笔者介绍高一政治学科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在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教学体会,以期对解决使用新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教材打破了旧的编写体系,体现了“教本教材”向“学本教材”转变。新教材重视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编写时合理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文章探讨“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新教材中呈现的形式及“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教材打破了旧的编写体系,体现了“教本教材”向“学本教材”转变。新教材重视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编写时合理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文章探讨“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新教材中呈现的形式及“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谭静 《教师》2008,(3):25-28
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精神,湖南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省高一年级新生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目前为止,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已使用了一段时间。绝大多数师生反映,新课程和新教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打破了旧课程和旧教材的知识体系,以生活逻辑为主线,设置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相似文献   

5.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新教材在区内各学校实验教学已近半年时间。下面我结合自己对新教材教学的体会 ,略谈几点对教材的分析 ,希望课改同仁批评指正。一、教材首先打破了过去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特点 ,改变过去知识的“难、繁、偏、旧” ,而力争体现知识的“易、简、精、新” ,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1 .教材对过去所强调和体现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要求降低 ,个别知识完全淡化 ,不再提及社会形态的发展 ,不再以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为主线。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也减轻了学生负担。2 .对波澜壮阔、次数多、形式多样的农民大起义…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的知识编排模式,而以生命问题为核心来构建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例如,细胞器方面的知识,旧教材先在必修第一册中介绍了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又在选修教材中安排了一节“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样就把本来是一个系统的知识而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而新教材通过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将各种细胞器结合起来,这正体现了机体论中的整体性概念,甚至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出一个问题:蛋白质的合成到底受什么控制?于是,就过渡到“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样就把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张杰芳 《生物学教学》2007,32(12):70-72
从教多年,我似乎习惯了旧教材简单系统的知识框架,面对新教材新颖的版面、略显“空洞”的内容和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感到过茫然和失落———怎样来认识这次生物学教材的变革?怎样来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怎样把握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这是我三年来一直深深思考和努力探索实践的问题。初识新教材,第一感觉是简单。从考试角度看,知识点少了,难度小了,教材变得容易了。当我们走进新教材,又会感觉到有点“乱”。如果我们以研究者的心态研究教材,用“三维目标”审视教材,则会发现教材丰富的教育内涵。1从思想上认同新教材,把…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对新教材内容变化的不适应.新教材在手,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畏惧、抵触情绪,纷纷抱怨"没法教",有些化学教师干脆又用起了旧教材.在此笔者对新教材内容变化引发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发现新教材改变过去旧教材的编写体系,大量采用“活动”的形式阐述观点。对新教材中“活动”开展方法、形式存在疑惑,试着在如何开展“活动”方面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按照原国家教委的部署和安排,1997年秋季江西和山西、天津开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各科新教材试验也同时进行。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试教工作已经三年,教学实践证明:新教材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部立意新颖、特色鲜明的好教材。本文就高中语文第一册新教材与旧教材(1990年版本)作一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把握新教材,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一、体系与结构高中语文第一册新教材与旧教材在体系与结构方面有以下几点不同:1编排体系不同。旧教材是阅读与写作、口语训练混合编排,其中写作和口语交际以…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秋季起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总体感觉,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它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进行一场教学观念的大革新,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更高、更新、更活的教学立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新教材的研学,我觉得教师应树立“六”种意识。一、要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与旧教材相比:①新教材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新教材增加了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料和联系实际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学生的视野;②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湖南省加入新课改的行列。政治科的新教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打破了旧教材的知识体系,以生活逻辑为主线设置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以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为支撑,并通过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相关内容而形成的整体。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穿新鞋,走新路",加强对新教材、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Go For It在国内一些省市的试用虽然已经一年有余,但是一些用惯了旧教材JEFC的老师至今还是无所适从。有的老师甚至干脆给它戴顶“帽子”, 说Go For It是一种“八不”教材——不知道如何安排课时,不知道如何备课,不知道如何上课,不知道何时教音标,不知道要不要教语法,不知道给学生布置哪些作业,不知道要学生掌握到哪种程度,不知道如何出试卷。面对这一难题,笔者参阅了国内外英语界一些著名专家对新教材改革的论述,将旧教材JEFC第一册 (上)和新教材Go For It七年级上册进行了对比阅读,  相似文献   

14.
实施教学的依据是教材,而教材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必不可少的“范本”和“载体”。小学数学新教材不仅删除了旧教材“繁、难、偏、旧”的知识、增加了新知识,还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了整合、重构,它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教材的很多内容精而少了,以前是“教教材”,现在则是“用教材教”。过去那种教材是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现象显然不合时宜了。新的理念告诉我们,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5.
自 2 0 0 0年秋季开始 ,我们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 (试用修订本 )·语文》的第一册。在新教材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应摒弃旧的教学观念 ,探求新教法 ,拓新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学的“动”能 ,诱发学生学的动机 ,注意课内外的整合 ,让新教材的教学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将近一年的对新教材的教学改革实践中 ,下述几个方面 ,我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 ,探求新教法  新教材具有新的编写指导思想 ,与旧的教材比有了质的飞跃。过去的教材多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要将某…  相似文献   

16.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实现对新教材的再组织、再创造,可采用“五大策略”,即“情境生活化”,还原教材内容的本来面目;“内容问题化”,重演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练习案例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民主化”,促进教材动态生成;“教材校本化”,促进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教材不再是“圣经”,它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能唯“材”施“教”.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准确理解和体会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涵和意图,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机械地穿插一些被新教材删去的内容;或者对新教材内容按旧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人为地超越《课标》并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题量不足,题型不全,因而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列举例题,课后布置大量习题供学生进行题型训练.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握好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度”?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些教师在对待教材的问题上有一种偏差,认为老教材烦、难、偏、旧.不能完全“用教材教”,而新教材已经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习实际,用足教材即可。事实上,新教材也并非完美无缺,也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实现教与学的加工。因此,笔者认为在处理教材时必须注意“三忌”。  相似文献   

19.
老教师应有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到一篇文章,主要意思是反对使用新教材。作者的依据是:“广大中老年教师”使用旧教材有许多现成经验,而新教材让他们感到吃力,特别是“广大中老年教师”多年积累的教案“一夜之间成了废纸”,用不上了。作者甚至明确地说,“广大中老年教师”之所以对新教材难以接受,主要就是这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在教材的选择上,目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⒈教学内容的安排相对于原教材和过渡教材,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教材编写框架上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但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不少老师对新教材却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也有不少教师认为,过渡教材(即《全日制普通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