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笔者集邮多年, 除收集邮票外,更喜欢收集新邮票首日实寄封。由集邮公司发行的首日封,大多采用将全套邮票(不论枚数和面值)贴在一个或几个信封上,因此邮资一般都要超出正常使用标准,实寄时多数要按超重或挂号信处理,往往还要补贴邮票,以使其符合邮资标准,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让集邮者烦脑而又很无奈的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2.
张世成 《集邮博览》2009,(11):67-67
近日收到台湾邮友寄来的《台湾近代画作》(2009年版)邮票航空首日实寄封,封上贴有面值为5元的《归途》和面值为25元的《双牛图》邮票,两枚票间保留有以邮票和放大镜为图案的《2009集邮节》过桥票。首日封左侧航空标签下方贴有一枚打印面值为3元的邮资  相似文献   

3.
香港邮政明年的新邮以“开创精神”为主题,但从公布的题材及图稿来看,并没多少创新意念。首先于1月4日推出的《字母邮票》,全套30枚,虽然面值均是香港最低邮资1.40港元,但却苦了制作首日实寄封的集邮者:若一票一封须分30个封;贴全张票除了面积过大不便收藏,面值过高也不知用于何种邮资为好。而且又有背胶及不干胶两种形式,更为难了喜爱“大全套”的集邮者。至于图案设计,虽稍有新意,但似有“偷换”现在使用的普票主题之嫌。  相似文献   

4.
"普16型天安门图普通邮资信封"(图1)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五套普资封,因其邮资图采用了普16邮票中8分面值的天安门图案而得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中将其编为PF5普通邮资信封。普16中8分邮票图案为天安门与华灯,天安门朝左边,刷色为褐紫色;而邮资图刷色为桃红色,信封正反面文字及线段均为墨绿色。可能是多次再版印刷的原因,发现有浅绿色实寄封。此套普资封发行于1974年4月至1982年6月,发行时间跨距长达8年,同时又是普资封大全套中枚数最多、且又是最后一套面值8分的普资封。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片封简目录》、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今年第一期刊出“改4”100元和200元的较早实寄封资料,从笼统“全套首日”发展到对每一种面值“个别首日”的研讨,这是邮学研究的又一可喜进步。据我所知,“改4”的实寄封原以1950年7月5  相似文献   

6.
杨波 《集邮博览》2012,(5):40-42
6.邮资不符实寄封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些邮资不符的实寄封(大多数情况是多贴),对这些邮资不符的实寄封应该怎么评价?我个人的看法是,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集邮的原因造成的.例如,贴完整的一套邮票所出现的超资现象。就是败笔;如果是因为邮政的(非集邮、自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当时邮局没有合适面值的邮票出售,只好多贴,这种情况不仅不是败笔,反而是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笔者先后收到朋友从悉尼的中国城邮局寄来的马年生肖邮票首日实寄封和国际无面值邮资图实寄封。仔细欣赏,发现这两枚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实寄封非常独特,特请邮友们一起欣赏。为了庆祝中国甲午马年的到来,2014年1月7日澳大利亚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中国马年生肖邮票,由香港出生的墨尔本设计师潘德妮设计。这套邮票共2枚,一枚面值1.8澳元,上面印有一个黑色的中文"马"字,马字下部一个红色的马蹄铁中藏着一个小"马"字;  相似文献   

8.
视点扫描     
国际邮资调整,寄包裹可贴用邮票据《中国集邮在线》报道,自2004年元月1日起中国邮政将对国际邮资做调整,与此同时还将出台邮资包裹允许贴用邮票的政策。自从此消息披露以后,市场上有人大量购买打折出售的面值为8元的编年邮票小型张和面值为200分  相似文献   

9.
梁铁旦 《上海集邮》2011,(10):30-31
翻阅《集邮》(增刊)第16期,看到其中一篇《从一枚混贴实寄封来探讨普1面值10000元邮票的发行时间》,此文通过论述一枚1950年2月17日从上海寄往法国的实寄封上贴有普1 10000元票,得出结论:普110000元票的发行日期应不迟于该日期。这可是"重要的发现",而且与原先认为1950年2月仅发行普1800元票的结论不一致。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0.
对任何展品而言,能说明邮票应用的实寄封片通常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在传统展品中对每一个封片的评介都应该是简洁的,为了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在连续展出的每一张贴片上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评介还应该足够详尽。一种可能的处理办法就是注释每一个遇到的或变化了的基本邮资。当介绍一枚新面值的邮票时, 还应当展示一件贴用一枚该面值邮票就交付了某一基  相似文献   

11.
交友信息     
《上海集邮》2013,(2):38-38
陆勇 225700江苏兴化市王家塘供销职校集新中国邮票,欢迎各地师友编辑赠送当地当年集邮报刊。卜晓伟 215228江苏吴江盛泽镇新华新村1-203集新中国邮品、JF、JP首日原地实寄封片互通有无。周凯歌 200240上海新阂路481弄32号302室互寄生肖雷锋毛泽东纪戳首日实寄片,备二轮鼠片牛原地首日片交换。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件颇具历史价值的实寄封。 邮票:封背贴华北人民邮政生产图邮票3000元(HB435)和中国人民邮政“普1”天安门图邮票200元各一枚。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混贴封。 邮资:所贴邮票面值共计3200元,符合自1950年5月11日起调整的平信800元加挂号2400元邮资标  相似文献   

13.
翻阅集邮报刊时,发现集邮者经常关注的几个问题是:在邮局买不到邮票了,邮票只在邮票公司出售,而且刚发行时只卖一天。现在,贴邮票、投信筒的信件,已极其罕见;带邮票的实寄封,很难见到。邮票市场日见萧条,新票高开低走,除几十年前的老票外,一些新票一再打折、降价。因而不少集邮者提建议,发议论,但谁也找不出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刘振邦 《集邮博览》2014,(11):66-68
正《集邮博览》2014年8月刊刊发了宋相桥先生的《一组新邮与邮资机符志混盖实寄封》(下称"宋文"),文中配发了一系列加盖了和邮票同主题甚至是同图的邮资机宣传戳的新邮首日实寄封,票戳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很有趣味。但文中的某些观点笔者却不太认同。"宋文"提到:"1999年以后我国使用的新式邮资机,大多在日戳左侧预留了广告副戳位置,可以使用机内预设的‘信函’、‘航空’等邮件属性副戳。  相似文献   

15.
吴斌 《集邮博览》2013,(1):47-47
笔者藏有一枚由广州寄往台湾钓鱼岛的实寄封。 这是一枚广东省集邮公司印制的1996-31《香港经济建设》首日封,信封正面右上角贴有面值60分的1996-31(4-3)《香港经济建设》“香港启德机场”特种邮票和面值1元的普23《民居》“福建民居”邮票,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国庆、中秋的8天长假对我来说,与其外出游玩,还不如静心地整理邮票。尤其是读了9月22日《中国集邮报》上刊登的著名普票专家陈国成先生写的邮文《新发现"普18"5分面值(渔业)邮票"断竖"子模特征》后,不仅使我醍醐灌顶,还让我产生了求证其来龙去脉、验证其是否存在的兴趣。集邮的人都知道,新票很好收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而销戳十分清晰的信销票则很难收集,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年初收到老友黄华强寄来的普33《中国鸟》邮票首日实寄封,当即去函感谢,得知他手头正着手设计一部有关林业的图书,因此不好意思打扰他;今年5月初,又收到华强从北京原地寄来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邮票首日实寄封,想想他因忙于做书,再次放弃了采访他的念头。6月初,新出刊的《集邮》杂志在7月将要发行的邮票专栏中赫然登有“2005-15《向海自然保护区》”“设计:黄华强”的名字。我终干按捺不住采访的欲望,拨通了黄华强的电话。下面是我(称“笔”)和他(称“华强”)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刘殿杰 《集邮博览》2008,(10):32-33
3新中国邮票的第一次调价邮票的第一属性是邮资凭证,随着集邮活动的出现,它又成为供收藏者欣赏、研究的特殊商品。在邮政运营中它是用户交寄邮件时的付邮资的凭证,资费的多少由邮政运营的成本决定,并通过邮票的面值来体现。在收藏活动中,邮票是一种商品,其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立的中国集邮公司,既然明确它是从事集邮商品经  相似文献   

19.
前几日整理《中国集邮报》,在其2010年4月25日第4版上,看到一篇《一枚罕见的"文革"时期国际航空挂号快递实寄封》,介绍的这枚实寄封为国际航空挂号快递(超重)封,正面贴多枚邮票,面值合计283分,销广州1972年4月21日收寄戳,背面盖西德杜塞尔多夫当月24日到达戳。文章作者依据"当时国际信函快信邮资为每件人民币22分"计算,认为该封邮资应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皇家邮局宣布自2002年7月4日起调整邮资,为此发行了4枚新面值普票,即将40p调至42p;45p调至47p;65p调至68p。原来售价为37p的“E”字无面值邮票现以新发行的37p邮票取代。(图1:37p用于国内平信和明信片;42p用于航空明信片;其余两枚用于国际航空信件)。与此同时,地区也发行了68p新票,以取代65p普票。同时,还发行了新的梅钦自粘小本票。早在20世纪末就有人议论英国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