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人们面前,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教学,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都是常态课,常态课就是平常课,它是相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而言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上好常态课.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情怀、人生价值观就是在常态课堂中慢慢培养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回到现实却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往往很难像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教学基本是常态课进行的,上好常态课是提  相似文献   

3.
刘芳 《小学生》2013,(9):37-3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就是要让孩子开心地听、唱、动、奏,让学生乐学、勤学。本文以《开心农场》一课为例,一、以情动情乐其中——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音乐元素;二、步步为营寻"契机"——巧妙安排教学结构;三、摈弃浮华现常态——实实在在教与学的体现三方面进行阐述,让"体验情感艺术,构建音乐高效课堂"成为我们音乐教育者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4.
常态课,指的是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它是相对于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而言的.课程改革以来,为了传播新理念,展示新成果,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示范课、观摩课、竞赛课活动,一批名师、新秀纷纷登场,由于一些人片面地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过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过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和可观赏性,不少教师在课堂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赶时髦、走形式、摆架子的"课堂作秀"现象.  相似文献   

5.
和公开课、展示课等比较,我们教师每天所面临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常态课堂。常态教学就是要在正常的教学条件、环境、正常的教学设施,在没有外来干扰的课堂教学中所达到的一种常态。常态教学不是随意教学。它既要有一定的教学准备,追求一定的教学效益,但又不能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为代价,导致“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纷纷“粉墨登场”,名师、新秀的精彩课堂演绎让人陶醉。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常态课往往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因为它受到日常工作进度及工作量的限制,不可能每个教学环节都细细推敲琢磨。然而,正是这实在、真切的“家常课”才是构成El常教学的主体,因此,上好常态课才是教师需要下力气去琢磨的。  相似文献   

7.
侯晓蕾: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个看似普通、平常,实则意义非凡的话题,那就是常态课。由于之前已经通知大家就这一话题进行了前期思考,因此,下面我们就长话短说,直接进入正题。关于常态课,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是常态课,尤其是,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之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线教师,到底怎样上好平时的常态课,使课堂教学既富有实效,又能闪现出智慧与情趣的火花。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我深深地认识到:常态课的成功除了要重视课堂的教学生成外,更要重视宽泛而合理的教学预设,备课要努力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这是根本,也是关键所在。请看在市级阅读观摩课上《金子》一课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9.
观摩课要向家常课回归。要让教师看到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教师要上课而不是秀课。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说常态课是一日三餐的"家常饭",那么展示课就是一年一遇的"年夜饭"。正因为如此,教学不可能没有常态课,如果课堂中缺少了它,就等于没了教学。常态课是教学的核心,是返璞归真、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的课,是我们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研究常态课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陈伟琴 《学前教育》2010,(11):24-24
近期年级组进行常态课的研究,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这些常态课上得怎样,而是它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是该追求公开课的精致,还是该追求常态课的本真?  相似文献   

12.
在常态课教学中,备好了课,准备好了材料,也就是做好了教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说这是保证常态课质量的基础。有了这块奠基石,才能保证教师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使课堂顺利进行,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才有可能使常态课也如公歼课一样,让学生喜欢。那么,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常态课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呢?  相似文献   

13.
<正>一、从常态课与公开课对比中认识上好常态课的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也应运而生,诸如示范课、观摩课、试验课、研究课,等等。这些公开课,除了少数教师作秀外,应该说大部分是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新  相似文献   

14.
常态课是一种资源生成的动态课堂。优化英语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当今多媒体进人公开课、观摩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大多数地方教学环境和条件并没有从实质上得到改善,我们更应该重视常态课中的教学资源。学习环境、教师指导以及学生个体行为是常态课中最具开发潜力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情景,优化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教研活动需要示范课和优质课的引领,但更离不开常态课的参与。常态课教学是指,在现有常规的、自然状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平平常常的课堂教学。较之于时下刻意准备的,经过反复锤炼、多次预演的观摩课、研讨课和示范课,常态课更能够反映教学的本质,它是优质课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6.
葛春雷 《教师》2013,(33):36-36
常态课主要指日常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它不同于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它没有刻意修饰,课前准备可能还不完善,甚至课堂中会出现失误。它看似平凡无亮点,但却承载着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关注常态课,可以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常态课是指在正常的教学条件和设施下.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一种原生态的效果。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还课堂教学一个“真”字和一个“实”字。在常态中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常态中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郭字 《江苏教育》2007,(2):46-47
回归最初的美丽——追求本真的常态教学 常态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再现生活,这种生活经历应是未经粉饰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19.
邹常波 《教师》2012,(30):30-3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尤其是各种公开课、观摩课等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精彩灵动的课堂教学画面,因此有些教师仅醉心满足于几节优质课,认为学生就能获得最大化发展。然而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素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发展应立足于平时常态课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锤炼常态课教学,找准学生思维发展的“支点”,落实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化思维的舞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夏伟 《考试周刊》2011,(87):201-202
怎样使音乐课堂教学回归常态,引导教师由对优质课的追求转向富有生活化、个性化与生命力的教学探索?怎样强化优质课的导向功能,促进广大教师卓有实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音乐课堂要返璞归真,让优质课回归常态教学。上好"常态课","常态课"是教师基础素质的积累,是上好优质课的前提。教师要在一个真实的教研环境下研究课堂教学,用一颗平常心去上优质课,去听优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