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高峰 《新闻界》2004,(1):67-67
电视新闻播报是不是街头杂耍,它有很强的专业性,甚至有些重要的新闻节目还有很强的政治性,然而,一些电视台竟然拿它当儿戏。在湖南电视台的“星气象”节目的情色播报受到舆论一致批评而被“叫停”和南京电视台的“气象新感觉”的性感播报经过一番“绚烂”却最终归于沉寂之后,江苏电视台的一栏新闻节目在新年贻始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本来计划请“木子美”来担任新闻主播,后来因为“鉴于公众对她的争议过于激烈,所以最终放弃了”。但这家电视台虽然对“木子美”“忍痛割爱”,却并未放弃了在选择主播上“人”不惊人誓不休的另类“创意”…  相似文献   

2.
博客现象与传统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的女性写手利用博客的写作方式和宣言引起轩然大波,10月她在其博客网页上发表性爱日记《遗情书》,导致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11月,在“木子美冲击波”的强力推动下,承载该网页的网站“博客中国” 的全球排名  相似文献   

3.
廖燕 《声屏世界》2004,(3):15-16
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和网名发表性爱日记的女性网络写手,2003年8月以来迅速走红。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已经达到16.066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数字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有关“木子美”的评论也让人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讨论之中。这份日  相似文献   

4.
从木子美事件看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 《传媒观察》2004,(2):43-45
前段时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要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和博客中国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底,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逾两千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  相似文献   

5.
一些媒体的“性”致如今是越来越高了,即便用“性”趣盎然和“性”致勃勃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像“木子美性爱日记”、“2003年十大性新闻”、“五成广州白领男士关注处女膜”、“包工头欲开‘性福’培训中心”之  相似文献   

6.
张映雪 《新闻知识》2006,(11):85-86,52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在日益广泛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但是网络媒体在社会性格的塑造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突出女性的特征,这种畸形的社会性别定位对女性的价值观及其社会行为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芙蓉姐姐”、木子美现象)。近几年来,很多的研究者都从两性角度对各种媒体进行过研究:描述了媒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运用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网络传播和女性写作两个维度对“木子美”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以此来审视网络媒体对于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作用及意义所在;批评媒体没能客观地反映女性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不记得在哪档节目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小品:两个推销假耗子药的汉子,在吹嘘一通自己的货真价实、攻击对方的假冒伪劣之后,竟大胆地尝吃起对方的耗子药来,——原来这“药”都是鱼皮花生.这时,主持人赵忠祥在观众的哄笑声中快步走到前台,提醒电视机前  相似文献   

8.
李琦 《新闻通讯》2010,(11):12-14
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般蔚为壮观。无论是早期以文字备受关注的痞子蔡、慕容雪村、木子美,还是后来以图片或视频引人注目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凤姐,他们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而“网络红人”亦由一个网络新词演变为媒体高频词。这其中,“网络红人”如何得以兴起,这一现象对青少年群体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钟河 《新闻世界》2006,(4):21-22
2004年之前,博客,对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生疏的字眼。甚至对多数网民而言,也还是一个慕名已久却不知何物的新奇玩意儿。2004年6月之后,木子美事件使2002年才在国内出现的“博客”概念得到意外的普及,博客由此而进人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回顾近年来媒体追踪的热点和焦点,我们可以发现,新闻娱乐化对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烈,除了有关党政国策、国计民生的会议以外,充斥媒体的竟是“米卢与李响关系“、”高枫之死”、“刘晓庆偷逃税案”、”松霞恋“等许多所谓大腕、明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和动态,尤其是2003年夏季的“木子美日记”和今年年初的“马加爵事件”,更是受到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不  相似文献   

11.
一些媒体的“性”致如今是越来越高了,即使用“性”趣盎然和“性”致勃勃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像“杜蕾斯全球性状况调查报告”、“2003年十大性新闻”、“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五成广州白领男士关注处女膜”、“包工头欲开‘性福’培训中心”、“希尔顿娇女性爱录像网上热卖”、“木子美性爱日记”、“人皮小说”之类的报道,再加上“某某策划,把你搞大”、“你漂(嫖)了吗”等等含有性暗示的广告,以及美男美女作家们“天不亮就分手”的一夜情连载,如此众多的媒体“性”产品使读者想不看都难。西方人认为,“性是上帝赠给人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2.
木子美的存在是一种现象。即使你坚定地批判它,也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还是李银河女士说得好:“观察在如此短暂的历史时期之内,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道德根深蒂固的社会中人们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如此剧烈的变迁,应当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刘喜梅 《新闻世界》2009,(11):110-111
一、导言 从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让中国网民开始了解博客,再到2008年底,中国博客(个人空间)作者人数达1.62亿人,可见博客在中国市场的增长迅速。而高校学生作为博客使用的一个巨大群体,以及作为互联网的伴生品的博客对高校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家网络媒体热炒的流氓燕、木子美乃至所谓的芙蓉姐姐、芙蓉阿姨等现象,无一不表明媒体出现了过分娱乐化、商  相似文献   

15.
燥热的夏天,知了叫个不停;躁动的微博,记者笔仗不断.如果说日和林天宏之间是私人恩怨,彭晓芸和张哲、木子美之间属个人隐私,那么,李铁和其同事及其他众多记者同行之间的争论,则更具公共意义与价值.这场笔仗,始于8月30日22:08李铁发表微博讨论“关于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问题”,可分这么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家中国木地板生产企业近日在美国被3家企业投诉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这3家企业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这17家中国企业展开“337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继“设限”、特别保障措施以及反倾销调查等名目繁多的贸易、技术壁垒以后,美国再次对中国企业施出新的壁垒武器,而这一次的壁垒术,依据的是中国企业更不熟悉的美国国内法。应诉“337”,没有筹码的硬仗?“337调查”被称为“一种比反倾销更具杀伤力的贸易壁垒”,它是指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而进行的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技术和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近来,美…  相似文献   

17.
黎诚 《青年记者》2007,(16):120-121
博客刚兴起,名人就来了博客最先在全国大范围出名应该归功于一个勇敢的奇女子——木子美。她的《遗情书》冲击着整个网络,进而波及到传统媒体与现实社会。而这个  相似文献   

18.
没人会想到,博客在中国的一夜成名.会源于一个网名叫木子美的女人。2003年6月木子美开始在自己的Blog里面发表自己创作的私人日记《遗情书》。《遗情书》的主题是性,但与以往的作家不同,木子美这次记录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在Blog里她记录了她与若干男性的感情纠葛以及性体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她又先后在  相似文献   

19.
周士君 《新闻界》2004,(1):69-69
目前传出消息,某大学一教师正和一位商业界策划人士合著一本叫《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的书。该教师说,像景岗山摇头丸事件、观众看《英雄》电影押身份证、木子美性爱日记都是成功的新闻炒作、但大学要不要开“新闻炒作”课?这门被称作《新闻炒作学》的选修课还没搬上课堂,就已使同学们闹得不可开交了。该教师能否通过新兴的《新闻炒作学》把含有太多贬义的“新闻炒作”扶正,并使之从此登上大雅之堂呢?  相似文献   

20.
传递文化的又一座桥梁木子“新世纪万有文库”大型丛书,是辽宁教育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筹备和运作,鼎力推出的一项跨世纪图书工程。它以一种时代的意识,对文化典籍进行了遴选汇集。集中展示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力图使整个文库能基本反映出人类文化发展的脉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