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巍 《大观周刊》2012,(45):316-3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从内容、此举、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下面就此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面有如人的脸面,写字正确如五官端正,写字美观如人的美貌。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我们写稿子也要注意文面。文面包括写字、标点和行款。文面自然不是文章写作的最重要部分,但它是为内容服务的,和内容表达有直接关系。书写符合规范,标点使用正确,行款格式恰当,不仅反映了写作态度的严谨、精细,也直接有助于文章内容准确、圆满的表达。相反,混乱不堪的文面就会把整篇文章毁灭掉。写稿时怎样搞好文面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把字写好。文章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靠文字来记录,文字是记录的符号,是构成文章的材料。《文心雕龙》提出:“斯乃言语之体貌,而文章之宅宇也”。因此写稿子要重视写字,不写错别字,不写  相似文献   

3.
林川 《大观周刊》2013,(8):224-224
在英语写作上,好多学生非常头疼,体现在文章上是空洞、乏味、条理不清等,学生感到作文难,一是“货源不足”又“不懂经营”,即:词汇贫乏,不会句型,不懂语法,如何去写?二是“底气不足,缩手缩脚”,越怕写不好,越不敢写,越不想写,就越不会写。  相似文献   

4.
孟丽娜 《大观周刊》2012,(8):164-164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马金翠 《大观周刊》2012,(31):253-253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十分重要的。你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订合同,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几年,我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张丽丽 《大观周刊》2012,(25):218-218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头趣。  相似文献   

7.
吴德山 《大观周刊》2012,(50):251-251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是相当重要的。可是现实中.一提作文,学生就感到头痛,觉得此事太难了,而老师对此亦往往感到有些棘手。学生作文没少写.教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作。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针对这种现况.教师应该怎样使做到使学生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8.
包建华 《大观周刊》2011,(52):172-172
“到哪座山,就唱哪山的歌”,唱歌讲究人乡随俗。学习英语也不例外,同样也要讲究语言环境。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实践是外语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要搞好课堂教学就要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和社会实际的语言环境。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英语学习的语境作“意义”、“依据”和“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田圣虎 《大观周刊》2011,(22):32-32
生活中处处有文章.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动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细微之处.那么你的文章就有了源头活水。 对于已经进入初三的学生.在写作中大部分人已经能够做到文从字顺.经过两年的作文训练学生也能关注生活.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搜集典型的人或事。但在写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的心灵体验.  相似文献   

10.
李维青 《大观周刊》2012,(21):189-190
农村小学生初学作文感到无从下手,应从以下入手:让他们喜欢上写作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让他们读自己的和别人的作文,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放开手脚写;让孩子领悟写作规律。总之,指导小孩子作文是有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大观周刊》2013,(2):170-170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其中“写”又是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作文与要求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然而。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方面:(1)汉语影响、生词造句;(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4)信息不全、条理紊乱。教师方面在教学中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表现为:(1)散——缺乏条理性、分散;(2)乱——各层次写作杂乱相间、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素杰 《大观周刊》2012,(52):262-26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立足农村,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是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根本。我们从农村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村题材与习作知识紧密联系,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逐渐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13.
胡艳龙 《大观周刊》2012,(10):197-197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要求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强调“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能在作文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文。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4.
向吉艳 《大观周刊》2012,(39):131-1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句话表明,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写作活动是写作者面对外部世界即生活的召唤,倾注自己的真切情感,  相似文献   

15.
周占亮 《大观周刊》2013,(11):219-219,232
每次判卷.作文总使人不太满意。发下卷来,考生又总对分数不满意,觉得自己的作文不应只得这点分。教学,考试,考试,教学。翻来覆去,覆去翻来这种状况却始终不能改善,学生、教师总也走不出这种怪圈。为什么呢?我认为,这说明了j点:一、学生对作文存在着不够端正的认识.心中没有标准.也没有达成标准的方法.甚至从没有写好作文的意识;认为只要自己写出来,就应该给多少多少分。二、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三、多数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太满意.也深感无奈。  相似文献   

16.
尚晶 《大观周刊》2012,(32):258-258
作文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利用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之为“智慧之结晶”。它是作者心灵自由释放的创造活动.要求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生命都投入进去,这样文章的字里行间会闪耀着作者是动的生命光彩.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作文能力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在义务教育阶段地位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文兴趣的激发、联系生活和勤于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张涛 《大观周刊》2012,(24):316-316
一谈到作文课怎么上,大多数教师想到的更多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可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个性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内在感情不同的鲜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如出一辙的“作文”。正所谓“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我们知道了他的写法,他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文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哪?放在讲评上,要重视讲评。以指导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在前面引领,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而把讲评作为重点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的跑,教师在一旁关注、倾听、扶持、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相继在报刊上发表了~些杂文稿子。因自己是初学写杂文稿,当然不能与那些杂文高手相比,但为了与诸多文友交流,我想谈谈自己写杂文稿的几点体会。第一,要多写“枣核”社会中“两头尖”的人和事。杂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集水为特点,是一种战斗的文体。因为我身在基层,所以若要想写好这类稿子,就必须对社会中的人和事进行“包打听”,特别是那些所谓“新闻人物”,就更应该特别留神。因为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像枣核那样中间大两头小.所以作为身处“枣核”中间的大多数读者,其最感兴趣的就是“枣核的两个尖儿”,即社会…  相似文献   

19.
孟秋哲 《大观周刊》2012,(22):200-201
语文教学中,难在作文,尤其是中年级作文。对于刚刚进人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开始由原来的“写一段话”走向“写作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要么无内容可写,要么写起来空洞、乏味,甚至有同学胡编乱造,写出虚假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北京电视台七色光栏目播放的小学生电视作文节目源于1994年的迎“六一”小学生电视作文比赛,至今已经连续开办了5年,受到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今年的参赛人数已增至5方多人。这些作文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孩子的思想感情、懂趣和爱好,表达出自己的各种愿望、理想和思考.电砚作文既不同于记录学生生活的专题纪录片,也不同于田编剧来构写剧本、由演员来扮演的电视短剧,而是儿童影视作品中一种独特的形式。它之所以受欢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童义、童声、童话、童趣。从内容上看,表现的是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