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林区教学》2009,(3):28-29
在对女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进行了分类。并对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为解决女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走进网络社会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占中国网络用户的比例为21%,已成为上网用户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而近几年大学生中上网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成为了高校乃至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本文以原始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了高校“心理扶贫”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成长压力,肩负着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多重期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还不能从容应对这些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我国一般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0%—30%  相似文献   

5.
周颖芳 《辽宁教育》2005,(11):20-21,43
据国内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表现在:其一,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南京市15.7%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初武汉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最近在1016名中小学生中调查发现,有厌学情绪的平均比例为38.6%,时常自卑的人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探讨了大学生特殊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现实表现,最后提出了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大学生群体经常发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文章对河南某高职院校140名学生进行心理安全问卷调查,考察高职生心理安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高职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学习、择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有效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永平 《考试周刊》2013,(28):173-173
<正>一、当代青少年存在的若干心理问题1.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当今一些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性格扭曲。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自杀低龄化的重要群体。近两成的中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死亡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贫困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经济等多重原因影响,因此出现了较多心理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效疏导与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尤其是影响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院校与社会带来较大的危害.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是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的重要对策.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与教育的措施,以期为解决新时期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行为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父母身心健康、家庭经济.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特殊群体问题现象的调查研究上,而对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特点和问题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对心理问题的研究,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情绪不稳、意志薄弱、兴趣单一、性格内向、抗挫折能力较差,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从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几所大城市在校生的调查看,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另据王极盛教授的最新研究,学生具有灰色心理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已达30%。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民族新一代,若没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力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5中国网瘾数据报告,我国青少年网瘾约为13.2%,调查还指出,网瘾群体中玩网络游戏的比例远高于非网瘾群体(前者占比为42%,后者为24.5%)。可见青少年网络问题中,游戏成瘾是一个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成长压力,肩负着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多重期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还不能从容应对这些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我国一般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0%-30%之间,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融入等多种原因,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解了一些单亲家庭里成长的青少年,通过与同龄的在双亲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对比,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相比较同龄双亲家庭青少年来说,这些心理问题更加严重.而影响这些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有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等.所以我们从这些问题入手,研究单素青少年的心理,引导单亲家庭青少年,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走进网络社会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根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占中国网络用户的比例为21%,已成为上网用户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而近几年大学生中上网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成为了高校乃至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上网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海军 《林区教学》2014,(10):115-1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趋于多元化。在此背景下,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目前,我国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约15%,高中生约19%。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上升为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基于此,以社会化的视角研究青少年会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探究其本源,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1999年4月至5月期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以SCL-90量表对辽宁省2292名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表明,总计51.23%的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后,不少机构和学人以SCL-90量表为工具对不同群体的教师,从多个维度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吴樟兴对中学教师的调查发现:22.56%的中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刘霄对中西部地区教师的调查显示:25%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张灵对广州市中学教师的调查结论是:35%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朱志梅 《江苏高教》2013,(1):140-141
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会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女大学生是心理压力的高发群体。文章在对现实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女大学生的压力体验与主要压力源,提出缓解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健康大学生心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