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大量需求及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特征决定了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是:实行全过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应成为适宜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工商管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重点专业,根据国外的经验,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社会需求旺盛.近几年,国内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进入低谷,出现了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忽视了对应用性社会需求的重视.本文考虑了学科、学生、社会需求三个视角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通过提出的具体措施,能够更好贯彻落实新建地方院校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当前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对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和目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当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没有系统的思路。文章对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范万剑 《时代教育》2014,(11):66+68
本文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充分利用民办高校自主办学优势,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二是要换位思考找准校企合作共赢点深化校企合作;三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定制化培养适用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适应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对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掌握能力,规避在管理与决策上的误区。文章基于客观角度,总结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策略,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水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伴随国际、国内市场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转变,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针对学生的管理潜能进行重点挖掘,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在延伸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的同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高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管理基本技能、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工商管理是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专业学科。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就业难。因此,全面探索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路径和学习方法,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和解决教学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结合部分高校的具体实践,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嵌入式学习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旨在为我国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模糊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系统分析了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从创新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评价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4个方面探究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完善与优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优化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莫山农 《高教论坛》2014,(6):28-30,53
工商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关注。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展开研究,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开始,设定了卓越工商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对卓越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中德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发现两者本科课程在课程总量、比例、模式、理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办学经验,我国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改革可采用"能力本位"和"整合课程"的理念;在结构上提高专业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练习性课程的比例;在性质上增强课程的国际性、复合性,并适度降低课程的可选择性,从而提高我国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包括核心能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职业能力结构,并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基于能力",涵盖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训练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如何由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成了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本文从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出发,在阐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及其应具备的属性基础上,从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其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程体系是提高工商管理本科人才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对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应该根据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科特点,本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来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KAQ人才培养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设计了以ERP沙盘模拟实训为依托,将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进行集成,以此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国内高校的主流。作者在学校负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对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本文就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如何由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成为迫不及待的问题。本文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性出发,在阐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及其应具备的属性基础上,从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专业建设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建成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做支撑,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是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握一流专业建设的方向,坚持特色办学,精准科学定位,建设优良政策环境,完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是专业建设的外在驱动力。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治理结构,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没有一流专业的建设,就无法保障一流人才的培养,就很难向社会输送急需的专业人才。因此,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是培养工商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等现象.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应该是: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因此必须在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课程体系的总体优化、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等方面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构建.  相似文献   

19.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但同时面临资金、硬件、师资等条件限制。解决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分析,系统谋划,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等现象。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应该是: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因此必须在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课程体系的总体优化、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等方面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