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通用课程,对于学生而言语文的学习贯穿了学生学习经历的始终。语文是以汉语为承载的学科,是语言的学科,是最能反应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推广,教育改革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语言即语文知识掌握能力与运用能力的教学,而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在从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思想,从情感层面开展教学以影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人文素养。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谈一谈如何在新课改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不仅突出其工具性,更注重其人文性。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更好的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喜怒哀乐、善恶美丑。本文简要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更好的实施情感教育,以期给有关老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涵盖了社会、民族、历史等多方面文化,融伦理道德、艺术审美于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注重对学生的个性情感、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与发展学生人性;张扬学生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化。  相似文献   

5.
人性化教学模式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目的有可观的保证,这就是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在进步,教育改革的实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情感教学和书本知识教学合二为一,以便更好的将初中语文教学顺利完成。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将书本教育同心理教育同步发展,能使学生自身快乐、高效的学习,从而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重点,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达到两者兼顾的效果,从而培养学识与人品兼具的新时代人才。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的渗透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实现情感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加强问题情境的营造,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提高教学手段的运用,满足情感教育的全面性,加大课外阅读的比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是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师要利用课堂这块阵地,以说理、引导、感染和熏陶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此探索出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童憧 《科教文汇》2010,(23):99-100
作业设计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文言诗文的作业过多地背诵、默写、解释,过于生硬、缺乏创新,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与人文素养奠基的倾向。本文结合自身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提升的"文言诗文扩写"语文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0.
袁小红 《大众科技》2008,(12):195-197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是体现人文内涵的职业技术教育。现今高职院校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文教育氛围等方面都表现出其人文教育的弱化边缘化。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体系,整合课程,灵活教学,优化评价,导师与书目引领,打造文化校园,以改革高职人文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率和积极性。但是在当前的创新教育大潮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使得创新教育在应用中缺乏了深入的研究和对各种关键技术的准确把握,以致形成了各种偏激和绝对的观点及做法。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且结合这些缺陷和问题存在形式和原因加以研究和总结,确保你创新教育能够沿着健康的渠道发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同时却不能够忽视教师的地位和相应的知识积累。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实施的创新教育,提出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涂晓红 《科教文汇》2009,(5):184-185
中学教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是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语文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生活及前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很多学生对写作都抱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写作文,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必须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学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于对学生考试成绩或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作为地理教师,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探讨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初中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学习技能是初中学生逐渐培养的一种能力。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学习型社会并提倡终身受教育的理念,这与初中教育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卫生学校相当于高中学历,学生的层次有初中生、高中生以及社会再就业人员。起点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研究、总结、归纳和人文知识所呈现的内涵。人文知识的深浅决定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是否能在职业生涯中厚积薄发。人文知识丰富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前提,人文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语文的学习,语文教学就要与时俱进,改革教法。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与一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美、人物美以及识别文学作品中丑人丑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如果想要渗透人文教育理念,就要更好的理解好人文教育的内涵,并且要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确定,更好的实现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践,为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对于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精髓和根本,语言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语言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作用,把人文教育带到课堂上,使学生不仅掌握一门语言,而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真正的德才兼备。本文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学英语教学如何融入人文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向前 《科教文汇》2007,(3X):42-42
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熔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与一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美、人物美以及识别文学作品中丑人丑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