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刘学龙 《教师》2014,(30):72-7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科学地指导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寻求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了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获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现谈几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一、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具体怎幺操作,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觉得语文教学全部过程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等,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以培育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古玉凤 《学子》2013,(6):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培养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建议,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据此,笔者在近十年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始终以生为本,立言立人,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用自己的感受去和教师、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课堂学习过程的环节之首,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相似文献   

14.
徐江 《甘肃教育》2010,(7):23-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以探究发现为手段,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途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认为,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学会质疑和圈点批注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两大法宝。  相似文献   

17.
孙景东 《现代语文》2013,(8):104-10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是最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戴春慧 《广西教育》2013,(25):66-66,68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这是语文新课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的第一条就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