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从学科、学科制度、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等概念入手,通过从专业、学科和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来分析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的历史基础,同时从师范院校的变革来讨论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的现实基础,本文在此现实基础上对如何建设教师教育学科制度进行了构想,并得出结论,就是在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背景下,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非研究型高校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倾向,本文对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非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景色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是游客顺利完成乡村旅游的有效媒介。在考察了昆明市团结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环境解说系统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具有较长的时间,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特点。佐治亚州立大学、肯尼索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显示了它们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整体上的结构性。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既具有广博性,又具有选择性;专业教育课程把学科内容、教育心理理论和教学实习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具有整合性。各大学的课程设置都凸显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和接受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普者黑景区为例,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其旅游解说系统的设置现状、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解说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通过提高解说人员素质、对景区内的解说牌示进行完善、开发类型多样的印刷品、完善游客中心的功能等途径,使普者黑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教育使命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环境教育经历了从单纯的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渗透式课程到独立式课程、从绿色课程到绿色学校的发展历程。在肩负环境教育使命的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有着以下新的目标:一是满足为中学独立式环境教育培养专门师资的需要;二是为满足大学环境素质教育和中学渗透式环境教育需要积极建构绿色校选课程体系;三是通过加强围绕绿色课程改革和绿色科研厦其实践的地理科学重点专业建设,推动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使命和价值。自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恢复大学语文课程以来,此门学科在我国高校已有30年的历史。在全国的几百所高校中已成为必修课或是选修课。教育部高教司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专业教育领域"术科"与"学科"争辩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指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内部存在的明显问题,分析了"术科"与"学科"划分的理论缺陷,强调应明确"术科"与"学科"的本质属性,对术科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国高等师范、国立综合性大学、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中,由于各大学教育学科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培养目标等不同,教育学科的设置模式也不一样.四类不同性质大学的教育学科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的现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大学教育的展示设计专业日益萎缩,且渐已成为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附属课程.这样的客观现状既不符合现今市场发展和社会生活发展要求,也不符合该专业深度发展以及学科配置要求.造成困境的原因首先在于.大学展示专业教育中对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的定位失措.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旅游解说研究过于偏重"实证主义",用跨界学科视角进行旅游解说的研究非常少。叙事是人的一种本能,旅游解说实质上也是一种叙事媒介或叙事形式,旅游解说的叙事维度应得到重视。从修辞叙事学角度来说,旅游解说是多元叙事、全知叙事、聚焦叙事、在场叙事、审美叙事、宣导叙事。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共同方面在于对“人”的角色及其活动的更新和丰富。在他们那里,历史文本不再单单凸显“大人物”的卓越贡献及其活动的恢弘场面,还将传统史学遗弃的“小人物”由历史的他者还原为主体。但是,在对人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对历史创造者的认知、对人的活动范围及其影响的自然要素的涉及,以及对人的活动的记述或再现等方面,二者则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试论《百年孤独》对拉美文化身份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孤独》中孤独家族的一百年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在这一百年的历史追溯中维系着拉美民族身份迫切的探索。在作品中,历史叙述策略、寓意深刻的神话原型、马孔多人独特的魔幻意识等都体现了作者对被压抑被扭曲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解构与重建的迫切意识。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新闻在现代学科分类中属于互不相干的两门学科,历史叙事与新闻叙事似乎也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一旦新闻叙事的时效性消失便成为一种历史性叙事,严肃的新闻作品是面向历史的言说。范长江作为现代新闻叙事的一代宗师,从传统历史叙事中吸取营养,巧妙地将春秋笔法移植于新闻叙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担当和风格技巧。其新闻叙事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道德评判、微言大义、笔削褒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考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在对碎片般的历史的追述与审视中,他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叙述策略,打破了以往的说书传统,寻求多元话语的对话,激活并重建了小说与现实和历史的联系。在小说的讲述上,《花腔》打破了只有一个叙事主体的革命的叙事,采用了多元主体的伦理的叙事,展示出个人命运在历史中的无奈,对传统价值观念及个人生命的终极价值作出了尖锐的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旅游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理论界也开始对这个领域充满兴趣,但是国内对于健康旅游还缺乏基础性的研究。文章从健康旅游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几个层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理论界对健康旅游定义的争论和健康旅游不同的分类框架,总结了世界不同地区特别是亚洲的健康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中国和欧洲或美洲健康旅游产业的对比、选择健康旅游产品的消费者需求趋势预测、健康旅游设施或目的地研究等未来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作为当下北美华文文坛的新移民作家,其小说《扶桑》呈现出多元丰盈的叙事美感,如人称交叉的复合叙事、现代拼贴式叙事、时间化的叙事结构等特征,文章力图从叙事学角度深入解读《扶桑》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材料”,作为形式研究,语言之维在文体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文体史视野中的文本语言研究,是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结盟。语言、结构、叙述等文本语言的变迁还有那些破体之作的语言趋向,是其研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理论拆解了文学、历史与哲学之间的藩篱,从而将史学批评转向了对叙事活动本身的观察。在他看来,历史只能以叙事的方式存在,而叙事则是一种有目的的组织意义的过程。这便使得有关历史的研究具有一种文学叙事学研究的意味。这一理论创见,对于史学研究以及一切有关历史的文本化叙事活动的研究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土改”叙事中,农民的时间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是丁玲重点关注和论述的部分。她将主体的时间观念建构在厚积着传统文化记忆和纠集着复杂人伦网络的乡土宗法空间上。在一系列思想性较强的“成长仪式”中,主体的成长与历史的成长同构,从而导致历史革命化了。这种土改的时间境域、成长仪式的展示与文本生产一道构成了对“合法性”话语的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