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受寂寞     
孤独是寂寞。悲伤是寂寞。无人陪伴亦是寂寞。寂寞就是独处。独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管当时的心情怎样,或欢愉,或悲伤,或激动,或失落,独处的时候,你可  相似文献   

2.
幼儿的独处与社会交往能力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适度的独处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文章基于"独处"的内涵探讨了独处蕴含的教育价值:独处是对内的寻求,促进幼儿的自我建构;独处是对外的关注,促进幼儿的环境探索;独处是心灵的放空,促进幼儿的情绪平衡;独处是思绪的放飞,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独处教育可以通过转变错误的独处理念、提供充足的独处时空、探索多样的独处模式、减少过多的独处干预等方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3.
蓝雨 《现代语文》2005,(8):17-17
“独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由使人想起来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爱热闹,我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或许,人只有在离群索居时,才会思索,追求、创造。既然独处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就且受用这无边的世间之美吧!  相似文献   

4.
朱露露  刘琼芳 《文教资料》2012,(10):139-140
本文通过对独处的内涵探讨,指出独处与孤独的根本区别,论述了独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意义:大学生需要独处的实践和空间;独处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热闹的时代,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了忙碌,忙着吃饭.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应酬……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熙熙攘攘中,没时间沉静,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独处。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独处的充实》为我们在这热闹尘世中,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绿阴,让我们暂时摆脱尘世的杂乱与纷繁,回归自我,回归自己的灵魂,他教我们要学会独处。  相似文献   

6.
有钱人很重视独处的时间,穷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大声喧哗。为什么会这样?有钱人在独处时和自己对话,彻底研究充分发展自我的方法,把抱怨的精力转换成自我磨炼的动力。不管再怎么忙,如果无法挤出独处的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7.
补白     
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既不害怕独处,也不害怕人群、因为他们可以在独处时心中展开大千世界,也可以在人群中保持一份恬淡清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加剧,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一个问题,那就是“休闲”,如何去休闲?方式可能是多样的,从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那就是“独处”,独处与孤独不同,独处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生活方式,而孤独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心理体验。独处可能会有孤独感,但在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享受闲暇。独处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其内在特质在于独处更容易获得自由与自然,这也是休闲的要求。当然独处不是自闭,陶渊明的独处还提醒我们学会自娱与自我追问,在哲学和精神层次上,休闲与独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周国平 《成长》2007,(11):55-57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是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能独处也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闲适诗创作心态刍议张金亮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他当时已作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并解释闲适诗的涵义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作者不仅在分类的行文次序上将闲适诗列为第二,而且在下文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闲适诗...  相似文献   

11.
提高青少年独处道德的能力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文章依据独处道德的内涵,分析了提高青少年独处道德能力的现实意义.指明了强化青少年独处道德的途径,以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这一生中,你是否真心享受过独处的时光,独有一片静谧的空间,或干脆独自一人去远行?你自己跟自己做伴:你会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宇宙中央,地球和星河都绕着你旋转。  相似文献   

13.
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晨,岑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  相似文献   

14.
记得徐志摩曾说过:"有时这世间不值留恋。"是没错的,回过头来看自己轻轻浅浅十几年,不足在这世间刻下笔画,却是喧闹着、浮沉着。看万人如海,不如自己宁静。可越是知道这世间的纷杂就越想看清自己,如何看清?独处片刻。独处,只求一壶清甜花果茶或浓苦荞,一把摇晃起来吱呀作响的老藤椅,一本语言深沉至晦涩的书。待茶香氤氲覆满阳台,在晨曦微露或暖阳午后亦可是星空之下,轻阖双眼。独处时思想不受拘束,不曾会被打断。你可以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人都喜欢与人群在一起,与他人同享欢乐与忧愁。然而,有时我们并不能如愿以偿,而必须独立生活。现在就来看看你的独处能力如何,请回答“是”或“否”。问题(1)要是你得一个人打发整个下午或傍晚,你会感到惶恐吗?(2)当你独处时,总是想找些东西来吃或唱?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热闹的时代,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了忙碌,忙着吃饭,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应酬……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熙熙攘攘中,没时间沉静,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独处。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独处的充实》为我们在这热闹尘世中,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绿阴,让我们暂时摆脱尘世的杂乱与纷繁,回归自我,回归自己的灵魂,他教我们要学会独处。人为什么要学会独处呢?因为“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  相似文献   

17.
"独处"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独处"活动有助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有助于促进儿童经验的内化、协调与整合,有助于促进儿童独立性个性品格的形成.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独处"活动的价值,积极为儿童"独处"活动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独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独处会得到不同的看法。独处是成熟的标志,同时其对我们的身心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会独处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白水 《家庭教育》2007,(11S):44-44
作为家长应告诉孩子。人身上的隐私部位,只有医生或父母在正当检查时才可以看,除此之外,任何人是不能触摸的。女孩子对男教师过分的接近和关心要有所警觉,不要与男老师长时间地独处,不要在夜晚去男老师的单人宿舍或家里补习。若难以避免,要有人陪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华是个有点内向的孩子,但学习成绩很好,做事很认真。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觉得自己“最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不仅学习上学不进去,就连对自己最喜欢的篮球也提不起劲来。他还常常感到“高兴不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悲伤,同时又不愿意向同学倾吐,喜欢独处,但每每独处静坐的时候就越发感到。情绪低落、难过、苦闷,难以排解这样的情绪……。小华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