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兰 《大观周刊》2011,(6):40-40
①语言学习中强调交流;②父母所用的语言应该超过聋儿现有的水平;③应该鼓励聋儿交流并不断巩固,使聋儿语言能得到很好地发展;④父母应该首先对聋儿的交流做出回答,而不是着眼于语言结构,并应通过自然语言进程提供如模仿和扩充等新的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2.
手头是刚刚翻译成中文的《言语病理和听力学丛书》,闻着浓浓的墨香,作为一个从事聋儿康复工作已八年有余的康复工作者,我为该书在中国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情不自禁为之喝彩。在欣喜的同时,我想将这套丛书介绍给聋儿康复界正在苦苦探寻的同仁,希望他们也能从这套丛书中汲取营养,希望有了康复新理念武装的他们在探索聋儿康复的道路上走得更轻松、更稳健一些。相信从事聋儿康复的同仁都会和我有共同的体验:我们在聋儿康复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难!我们竭尽所能去探索有效的方法,但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我们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言语病…  相似文献   

3.
聋儿不能听、不能说,那是何等的痛苦啊!然而,有了李银环老师的创造性教学,使那些残疾、痴呆的儿童和不能开口说话的聋儿喊出了生平第一句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就是《李银环:让板结的土地开出鲜花》的感人通讯第一段中的话(见工人日报3月19日头版头条)。这篇通讯总计1200多字,写得感情充沛,现场气氛浓郁,很有吸引力。首先,开头不俗,是在如画的场景中展开的。记者张敏“踏进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大门时,被一阵阵哭喊声吓了一跳,走进教学楼,只见一个10来岁的男孩儿正躺在楼道的地上打滚儿……怎么了?孩子,是不是心里不舒服……一位…  相似文献   

4.
北京香山脚下,一栋小二楼办公室里,吴淑芝正与电话另一端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韩俊魁教授探讨聋儿抽样调查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5.
"妈妈都是为你好"孩子在院子里玩,妈妈走过去拉着孩子就回家,孩子很不情愿,妈妈就说:"妈妈都是为你好,和这些下岗工人的孩子在一起玩对你没什么好处。"孩子长大了,找了一个对象回来,妈妈不同意说:"他一工资低,二没户口,你找了他可是要受苦的,听妈的,妈妈都是为你好。"心好,出发点是好的,在这个庇  相似文献   

6.
一个男孩在求学路上屡遭失败和打击。在确认他不适合在校读书后,他母亲很伤心。她将孩子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这孩子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在妈妈眼中,这男孩是一个不长进的孩子,怎么教他,他都学不会。  相似文献   

7.
有个男子在孩子马上就要生出来的那一刻,三下五除二脱光了自己的衣服,在他看来,孩子是什么都没穿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他也应该赤裸裸地迎接孩子,和孩子“坦诚相见”。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选题,我们的图书策划,我们的一切想要卖给孩子的商品都要从孩子中来,从孩子的兴趣中来。这是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掉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当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们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  相似文献   

10.
今天,即使在偏远的乡村,没有一个父母会忽视为孩子补钙。大家都认为孩子体内缺钙,是一件不能轻视的紧急状况;但是你要问一个父母,你的孩子精神是否缺钙?很少有家长会认同自己的孩子精神缺钙。  相似文献   

11.
谷倩 《大观周刊》2012,(15):190-190
我们知道“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课改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吕军 《大观周刊》2012,(35):230-230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们,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萧泰 《中国编辑》2003,(3):40-41
少年儿童是少儿期刊的读者或者说“上帝”,因此,少儿期刊从内容到形式,从封面、开本到插图、版式,从栏目名称到文章(作品),都要切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喜欢看,看得懂,看后能受益。毫无疑问,少儿期刊是属于孩子的,它应该给孩子带来阅读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遐想的快乐,给孩子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它应该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为孩子说话。这,该是我们每一位少儿期刊编辑都应确立的儿童本位观。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两住女老师都是孩子的母亲.她们一定很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了让处于危险中的孩子能够继续享受母爱、让这些孩子的母亲能够继续爱自己的孩子,两住女老师义无返顾地选择成全孩子们的爱,放弃对自己孩子的爱,这是一种何等的大爱啊,她们又何尝不是爱之大神!  相似文献   

15.
今天,即使在偏远的乡村,没有一个父母会忽视为孩子补钙。大家都认为孩子体内缺钙,是一件不能轻视的紧急状况;但是你要问一个父母,你的孩子精神是否缺钙?很少有家长会认同自己的孩子精神缺钙。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中国的孩子与外国的孩子站在同一条阅读起跑线上,使中国的孩子能真正享受国际先进阅读水准;二是提升国际知名度,打造少儿读物版权贸易的真正的“国家队”。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看来,我们出书的标准就是要出优秀的青少年读物,优秀体现在创新的选题上,从作品、到编校、到印制都应该是一流的,因为是给孩子看的。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把最好的图书提供给孩子。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有些家长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目的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可能有效果,很多食物都不敢给孩子吃。在农村,上述做法更为多见。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无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9.
孩子生来充满好奇心,一刻不停地探究身边的一切事物,在我们眼中平淡无奇的物件对他们来说都妙不可言,把玩许久。好奇与探知是孩子最重要的本能之一,是心智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如何引导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从小接触科学知识,了解身边的世界,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是家长的一门必修课。好的科普读物应该具备这些要素:内容出自权威机构、顶尖科学家之  相似文献   

20.
这是我写关于孩子文章最难的一次,以前还有个范例,这次我们面对的是三个只有二岁半,长得一模一样的孩子,也是目前我们国家儿童剧中最低年龄段的电视剧,算是开个先河吧。拍摄前,剧作的未来什么样子我们都难以去想像,就连日本电影《我两岁》,大部分还是成人的东西,难怪几次剧本论证会上专家们都说:“儿童剧一是通过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