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一见到我,就小鸟般飞快地扑进了我的怀抱。 女儿用她的小嘴在我脸上狠狠地“啄”了一口,然后歪着脑袋淘气地对我说:“爸爸,我爱你20次!”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我爱你80次!”但是,很快她又改口了:“我爱你100次!”女儿是想借助她刚学会的知识来表达她的爱。对于一个才会数到20的孩子来说,恐怕100在她的认知中就是最大的数字了。  相似文献   

2.
昨天中午,高三(8)班小勋的母亲来校反映情况,我热情地接待了她。当时她心情很激动,说女儿受委屈了,教语文的鲍老师当着许多老师的面说她女儿“不要面孔”,老师的话语刺伤了她女儿的心,现在女儿萎靡不振,无心迎考了。我与她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谈话,最后她说:“非常感谢,您这样说,我就开心了,放心了。回去后我一定跟女儿好好交流一次。  相似文献   

3.
我的女儿婧婧,今年已经四岁,在家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可是,不管我要求她做什么事,爷爷奶奶总是百般护着她:“宝宝还小,我来,我来。”久而久之,孩子也自以为什么事都不应该她做,叫她干点事怎么也叫不动。对此,我十分焦虑,象这样下去,长大了怎能适应社会生活?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我决定好好对女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孩子爱听故事。我看到今年第五期,《幼儿教育》上刊登的“麦穗的故事”,觉得这是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就有声有色地讲给女儿听。她瞪起一双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听着。当讲到公鸡烤好饼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女儿一出生,我和妻子就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好好地培养她,并且跟她做个好朋友,让她的童年留下一道美丽的彩虹。等女儿刚满周岁,我们就买了许多婴儿画报和玩具回来。刚开始她见到新鲜东西还有兴趣,但没两天就不当回事了,甚至开始破坏起来。给她讲故事吧,发现她年龄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讲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于是,我和妻子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得力、女儿更喜欢的寓教于乐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舒林 《家长》2014,(10):47-48
正爱的付出马上就有了回报,沟通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我想下次我一定会做出又好看又好吃的包子。女儿上高中后似乎变了个人,一改以前母女俩的亲热样儿,逆反心理越来越明显。回家也不怎么搭理人,喜欢上网聊天、买衣服,远离了昔日勤奋好学的状态。我颇担心,三番五次想找她好好聊聊,可未等我开口,她就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碰了一鼻子灰,很是郁闷。  相似文献   

6.
5岁的女儿对什么事都很感兴趣,好奇心极强,特别爱收集各种“宝贝”,如一些小瓶、纸盒等,口袋里常常发现一些石子、糖纸……为这事,我很伤脑筋。不过我想,女儿爱收集是好事,为什么不可以好好引导呢?于是,我就和女儿商量,是否把这些废旧物品放进一个盒里,固定在某个地方,便于她拿放。商量结果决定做一个“百宝箱”专门放搜集来的东西。星期天,我和女儿找来一个大纸箱并精心“打扮”起  相似文献   

7.
父母对孩子的爱始终要建立在"思考"之上,行动于"体贴"、"引领"、"务实"之中。该呵护就呵护,该放飞就放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女儿有着深厚的爱。不用说,对于这样的"知道"女儿是第一人,夫人是第二人。我对女儿的爱,有时连夫人都"看不惯",时不时地提醒我:你这样护着她,哪一天离开了你,你让她怎样  相似文献   

8.
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已是一个小小旅游爱好者。她从小秉承了我爱自然、爱云游的天性,从4岁开始就跟着我天南地北地跑。尽管我们生活不富裕,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每到女儿放寒暑假的时候,我都会带她外出一两次,让她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呼吸一点外界的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9.
女儿快上幼儿园了,为了让她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不厌其烦地给她讲在幼儿园里怎样好好吃饭、睡觉,怎样上卫生间,怎样跟小朋友相处,有事就去找老师寻求帮助。每次问她:"记住了吗?"她都非常痛快地答应着。今天,我送她去幼儿园。  相似文献   

10.
女儿有些驼背,我无数次叮嘱她要注意姿势,养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良好习惯,但她还是一转身就忘记了。听朋友说学跳舞可以矫正孩子驼背,培养气质,我便征得女儿的同意,给她报了个民族舞培训班。自从给女儿报了这个培训班,每次接送她就成了我最烦心的事情。她每次都哭哭啼啼,不肯好好合作。我心烦意乱,尽管她哭得昏天黑地,但我还是把她交给老  相似文献   

11.
父爱的条件     
想有个女儿,就有了一个女儿,真觉得老天待我不薄。女儿健康、聪明、漂亮,再加上周围没有跟她同龄的孩子,她就自然而然成了她生活的中心。赞美之声铺天盖地,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她的爱。常常自以为即使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那也会是最好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女儿终于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女儿摆弄新书包的兴奋劲儿,作为母亲我也很高兴。可是,这种喜悦很快被烦恼所替代。开学刚一个星期,女儿在上课时就被老师“抓”到门外去了。放学后我去接她,她一看见我,“哇”地一声就哭了。我赶忙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今天老师把她拽到门外去了,当时她吓哭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很吃惊,因为孩子才到校学习不到10天,有什么错不能和孩子好好说呢?把一个对学校、对老师都充满新奇感的孩子拉到门外,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将是多么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可爱的女儿出生了。这份惊喜,虽说在十个月前就已预备,但当我听见她的第一声啼哭时,我还是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有女儿了。她是我的,我的女儿!“女儿,女儿,女儿!”我幸福地喊着。养育女儿的日子是累并快乐着,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女儿哭了,我急得团团转;女儿痛,我心如刀割;女儿的笑,是我快乐的生机。我很兴奋,我很疲惫。妈妈,我的妈妈总在我又累又急时,伸出双臂,说:“来,让妈妈来……”半夜,我的妈妈抱起我哭闹的女儿,说:“外婆抱,让妈妈好好休息。”寒风中,我的妈妈用身体挡住冷风,我和女儿在妈妈的身后享…  相似文献   

14.
家有小女怡然,近日才满四岁,伶俐可爱,时出令人啼笑之言,零拾一二,以示怀爱。离婚吾女睡前有吸吮手指习惯。一夏日,我在床边看护她入睡,旨在监督她改掉“恶习”,女儿深知我意,出语:“老爸,我们俩离○王艳明婚吧!”我愕然,问何缘故。女儿答日:“离婚就是分床睡。不要你在我旁边。”我转而明白,原为要支开我。改称呼为鼓励女儿有上好表现,妻和我不时夸她“然然长大了”。一日,我故技重演地夸耀她时,女儿认真地对我说:“我长大了就不叫你老爸了。”我问为何,女儿答:“我长大了,就叫你哥哥了。”我急忙拒绝:“这绝对不行…  相似文献   

15.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女儿有着深厚的爱.不用说,对于这样的"知道"女儿是第一人,夫人是第二人.我对女儿的爱,有时连夫人都"看不惯",时不时地提醒我:你这样护着她,哪一天离开了你,你让她怎样生活.然而,20年来,我从未觉得自己对女儿的爱有什么"过度",更不觉得太多.  相似文献   

16.
那天,刚吃过中午饭,我督促女儿复习功课,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乖女儿,好好读书,争取拿第一。”谁知女儿却淡淡而小声地回应了我一句:“妈妈,我不想拿第一。”这种出乎意料的回答,令我大失所望。面对这个胸无大志的女儿,我一时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反驳她。说真的,和天下所有的  相似文献   

17.
问:我女儿今年8岁,有件事令我烦恼不已,我发现她小小年纪竟有手淫的行为!初次发现时,女儿才5岁,独自玩耍中,会把小手伸进内裤触摸自己的外阴,脸上还显出很专注的神态。我严厉地阻止过几次,告诉女儿"那地方不能随便乱碰,否则会被别人耻笑"。她每次答应得好好的,可过不多久,我又发现她在偷偷地手淫。后来我终于忍无可忍地揍了她一顿。还用尺子敲打她的手背,希望通过惩罚,让她记住  相似文献   

18.
女儿四岁了,爱唱爱跳,活泼可爱,可不知从何时起,她的身上长了许多块黑斑,需吃中药。看着熬好的一小碗直泛苦味的黑黑的药水,我的心里就直犯怵,平时连吃一小片药片都要咧嘴的女儿能喝下中药吗?我把女儿叫来,对她说:“一诺,该喝药了。”她因不知是什么味道,端起来就喝,这一口下去苦得她打了个冷战,不住地摇着脑袋,赶快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就怎么也不肯再喝药了。我一看  相似文献   

19.
学会找东西     
女儿常常丢东西,我已算不清她丢过多少次了。只记得她刚上一年级时、不是丢笔就是橡皮,有次还将整盒的橡皮泥丢了。丢就丢了,她从不知道去找,有时被小朋友拾到交给教师就放在讲台上,她也不去领。见女儿这副样子,我真有点怒其不争的感觉。东西丢了不仅没有一点心疼和懊悔,更不知道去找,只知道再去买。长期下去,只能养成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坏习惯。一次,我为她整理书籍时,发现她的一本《安徒生童话》没有了,一向爱书如命的我决心借此机会教育女儿一顿,使她明白:东西丢了,你去找了,或者还能找回来;如果不闻不问,丢失的东西就永远丢了。我让女儿好好回忆书放哪儿了,女儿被我的神情吓住了,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流。她不明白,和蔼可亲的妈妈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坏”。  相似文献   

20.
第三条路呢?     
S君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下面的“我”为S君)。我的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有一天对我说,班里总有同学拿她的东西,不止一次了,她很生气。我说,别那么小气,拿就拿吧。我工作上忙得要命,哪里顾得上这些事,也就没太往心里去,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过了一个多月,女儿学校的老师突然找我说:“你的女儿拿别人的一个小本子,不还给人家,还振振有辞地说什么别人还拿她的东西呢。”我吃了一惊,顿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意识到,这回再忙也不能不管了。我必须和女儿好好谈谈了。可是,如何与女儿对话呢?在我多次的启发下,女儿仍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