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郁达夫的序跋体文学批评可分为两类,自序、为他人所作的序。他的自序一般以自我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以自我的情绪为旨归,生活之流和情绪之流交互流淌,经常向读者倾诉他的不幸、无奈。良友版新文学大系散文选集导言在评述作家作品时常用比较方法和精彩的比喻,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  相似文献   

2.
小说序跋作为古代小说的一部分,与小说之间存在或深或浅的微妙关系,文学价值较低的作品其序跋价值有时相对来说比较高,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其序跋价值有时相对来说比较低,艳情小说就是其中之一。明清艳情小说的序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序跋反映了小说的创作与接受;其次,序跋体现了为艳情小说辩护的形形色色的理由;最后,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3.
宋代重视文人文集之编纂与整理,雕版印刷的发展又使文集传播更为方便通畅。这样的文化环境与条件促成宋人文集序跋意识的自觉,文以序传得到集体认同。文集序跋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仅数量庞大,精品多见,而且出现了刊刻序跋、读后感式序跋等新形式的文集序跋,甚至在文人间还出现了序跋对话的独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文学序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序跋的写作和内容见证了作家间的文事交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序跋纪录了其思想变化的历程;作品的不同版本的序跋又是版本批评的重要依据;同时,序跋也能起到宣传作品的目的,是一种形式独特的广告。  相似文献   

5.
小说序跋感应着社会和文学嬗变的威力,呈现出文体内容与形式转变的脉动。晚清民初小说家的觉世立场,逐步解构了传统的序跋创作模式,小说序跋作者对文本的种种解读,适应了文人情趣张扬的需要,也切合了社会政治期待之于小说文本的主题设置,凸显了序跋的现代性色彩。序跋作者的理论预设,刺激了小说类型学的形成。各具特色的种种小说序跋变体,则超越了小说文本自身的限制,展示了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的文学进路。  相似文献   

6.
回顾学界对古代小说序跋的研究,主要为两方面:对序跋的整理汇编和理论研究。研究主要对小说序跋中涉及的小说理论范畴探究,而对小说序跋本体研究薄弱,而且研究较多的是明清两代小说序跋,古代小说序跋研究还有很大空白。  相似文献   

7.
老舍序跋包括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写的序和后记,为刊物写的发刊词,以及具有序跋性质的自评。它记录了老舍每篇作品的创作缘由以及其一生文学活动的脉络,是研究老舍其人其书的重要依据。此外,老舍序跋的写作艺术独具一格,以当今的序跋写作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序跋不但是郭沫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和记录了他整个人生历程;序跋中留下了其思想、文艺观变迁的印迹,是郭沫若思想史、艺术史和心灵史的写照;序跋内容涉及作品创作过程、出版经历以及作品的接受情况等,是全面理解其作品的必备文献。此外,他的序跋写作也有自己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以《战国策》历代序跋文为研究基点,将众多序跋在历时性环境中作线性梳理,考察这些序跋的文学艺术性及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指出序跋在《战国策》本身研究中对于版本考辨、传播接受、文本分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战国策》历代序跋文为研究基点,将众多序跋在历时性环境中作线性梳理,考察这些序跋的文学艺术性及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指出序跋在《战国策》本身研究中对于版本考辨、传播接受、文本分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伯远帖》是乾隆存放在"三希堂"里作品之一,它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自不待说,其后的题跋不但为我们研究《伯远帖》原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题跋自身也同样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前后为《伯远帖》题跋的有乾隆、董其昌、王肯堂等五人,对五人题跋进行整理和研究,能够阐述跋文所反映的王系书法和魏晋书风对历代的影响,王的家学渊源,并获得王书信以外的信息,同时也能进一步彰显题跋自身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戴良的诗学观点散见于其序、跋、记或书信中,涉及到诗之本体、功能、发展及创作路径等方面,粗成体系,可成一家。他既对元代诗文进行了总结、评价,又与宋濂、刘基等一起扮演了明初文坛开拓者的角色,在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著名学者陈澧,所作《东塾读书记》享誉海内,对近代广东学术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今人一般将陈澧视为经学家、思想家,对其文学思想则较少关注。陈澧虽无专门的文论著作,但在大量的札记、书信、文评、序跋中,他的文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陈澧在经学上持汉宋调和的立场,其文学思想"本之于经"对当时文坛上的各种矛盾基本上持调和折中的立场。对陈澧的文章家当"学、识、才"兼长、沟通骈散和反对时文的文学思想进行剖析,认为陈澧的文学思想在近代文论转型过程中留下的烙印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4.
清代重要笔记文集《扬州画舫录》面世以后,文士纷纷序跋题咏,一时曾“洛阳纸贵”。除李斗自序、和诗,计刊有袁枚等四序与阮元二跋,四十五家赋诗题词。《扬州画舫录》中的序跋和题词,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今天仍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宋文的研究中,批评文体的分析和探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即使60年代开始的对宋文体式有了专门性的研究,但数量颇少,且研究的不够深入,藉以此,本文选取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作为切入口,贴合其具体诗文作品对其批评文体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诗文可以归类为序跋体、书信体、墓志铭体等,通过对这些批评文体的分类解析,欧阳修对宋代文体的独特贡献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序跋文本(古籍序跋除外)展示了鲁讯广阅的世界文化视野。从其序跋文本可以解读鲁迅翻译介绍外国作家作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独特贡献。鲁迅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他接受外国文化影响。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鲁迅为介绍外国艺术家及其美术作品所写的序跋,是鲁迅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鲁迅引来外国文化艺术火种,点燃现代中国美术之火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