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均衡进步,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技能、提升学生美学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各项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养成阶段,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基础,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善于运用绘本素材,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引导策略来引导幼儿进行美术知识学习,通过幼儿的实践探究来丰富他们的美术感知,提升他们的美术素质。  相似文献   

2.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非常重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创作能力的提升。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却是摆在小学美术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行重点探讨,以期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代清 《华章》2012,(33)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美术课程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培养学生色彩及美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美术素养培养的基础.通过初中美术色彩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色彩感觉以及鉴赏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初中美术色彩教学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初升的太阳,我们未来的希望,幼儿园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的摇篮,当前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注重孩子们的愉快成长,也更加关注对孩子们素质教育的培养,德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也称作幼稚园,它是学龄前教育的基地,幼稚园教育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主,通过以玩中学为手段,培养孩子们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舞蹈、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素养。美术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学科之一,当前的教学以"依样画葫芦"为主,本文通过美术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美术教学的创意活动与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美术学科在这个阶段需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不需要过分注重学生高超创作能力的掌握,为了能够使学生的眼界得以拓展,让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魅力和乐趣进行更加真切的体验,教师有必要对拓展课程在小学美术课堂内外的延伸进行重视,由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郭芙琴 《考试周刊》2011,(89):12-14
《园林美术》是园林绿化和园林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美术知识和造型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意识,进一步提高欣赏和创造园林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乃至相互融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241-242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因而我们在工作中要对这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认识、理解能力,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孩子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美术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更具有灵活性。从这一程度上讲,愉悦活动法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兴趣活动中逐步地渗透理解知识,以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美术知识,打下一定的美术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8.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点,幼儿园教师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这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有着很好地帮助。可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认知能力较差很难理解美术活动的深层含义,这就给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幼儿园美术活动生活化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在生活化环境中就可以快速从美术活动中获益。文章以幼儿园美术活动为中心,对生活即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活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古代美术技法和文化内涵入手,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将美术的技艺教学与文化内涵融合,突出学生的心灵感悟。通过线条、色调、造型、色彩关系、构图、临摹、创作等教学实践与人文素养,生活品味建立关联,通过在教学中的美学应用来加强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色彩观察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提高美术鉴赏与审美能力,提升职高美术专业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0.
美术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每周都有的活动,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孩子们的区域活动,抑或是涂鸦墙,孩子们都对美工活动非常感兴趣。而创意美术是基于美术活动基础上的一种创意活动,不单单只是用画笔来创作,可以利用我们身边各种不同的物件,如毛线、瓶盖、吸管等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创意美术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开发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篆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承载了丰富的美学知识,是进行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载体。在小学阶段开展现代篆刻教学,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新途径,特别有助于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艺术兴趣的培养和艺术实践的起步。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美术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进行创造性造型艺术的一项活动。在该阶段,孩子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将自己的想象、愿望等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但是,在有限的美术认知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下,孩子们的美术创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着其想象力的发挥。游戏作为幼儿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其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将游戏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5):156-157
为保证幼儿园学生喜欢美术的天性,保证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效性,幼儿美术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综合素养,运用各种创新的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园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优化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幼儿园美术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教师通过示范启示幼儿园学生或者通过鼓励的办法,同时结合现实中生活的情境或者借鉴网络上的资料等等,来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提高幼儿园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园学生的参与度,这样不但保证了幼儿园学生喜欢美术的天性,还提升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为幼儿园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具有审美感知能力、美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美术素养高的人,作者通过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引用写作构思、借用语文隐喻、巧用语文元素、运用语文诵读诱发美术创作灵感、引导鉴赏美术作品、诠释美术图形含义、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学习期待有趣味性,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满足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落实美术学科综合素养,我们把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之间的交互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带领社团学生一起,结合水墨画的特殊肌理效果,表现描绘儿童身边趣事,在充满儿童想象力世界里,尝试墨趣的新探索,师生齐动手创作水墨绘本的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美术是幼儿园阶段必须开展的教学科目之一。孩子们通过美术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以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荆淳涛 《幼儿教育》2001,(11):16-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逐渐形成。一些幼儿园(特别是郊县农村幼儿园)常常忽略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而热衷于购买昂贵的美术材料,创设高档的美术活动室,追求城市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对这种缺乏生活源泉的美术活动往往缺乏热情。近年来我园在因地制宜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幼儿美术创造能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1.走进大自然,激发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丁莉 《教师》2009,(12)
幼儿园美术活动不光是培养孩子的美术技能.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孩子进行美术创作的相关因素,提出应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关注。高中阶段是学生迈向更高教育门槛的关键转折点,应加倍重视美学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上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和开展科学的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水墨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展水墨画教学,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美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水墨画欣赏能力,加强水墨画的绘画指导,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这样可以丰富水墨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升学生的水墨画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