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要充满吸引力,语文老师就必须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突破口,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巧设疑问,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导控情感,拨动心弦;二是蓄势待发,推波助澜;三是巧设疑问,激发欲望。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交织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但以往的语文教学却片面强调认知因素,忽视了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要使语文课堂充满吸引力,语文老师就必须以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并以此为突破口,或用深刻而丰富的情感煽起学生的热情,或巧设疑问激发其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生成一种获取新知的欲望,并将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细读寻味,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之情趣著名教育家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因为学生学习每篇课文都是与智者灵魂的对话,学生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碰撞,所以池田大作说,"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心",由此可见,语文是多有情味啊.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目前,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依然普遍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刘增杰教授在一次专访中就特别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召唤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回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能对人的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方式方法肯定有很多,而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情感因素,"以情激趣"。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来激发学习兴趣;三是通过有意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来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懂得:英语教学中渗入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情感的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上课时的语态,谈心时的话语,对学生表现做出的评价,以及老师本人的人格情操,都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优化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又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职教语文教学必须从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教材与教学语言三方面开发情感资源,激发学生逐渐丧失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学生作文过程的催化剂,应如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呢?我在实践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调动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情感;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加强阅读丰富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积累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相似文献   

10.
姚红阳 《教师》2012,(19):62-62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学习者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使其得以迁移和深化。这种学习上的欲望和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效果,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要注重情感因素与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在认知探究、认知深化和认知运用中。教师应创设诱发积极情感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以摧生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范明 《文教资料》2006,(16):17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构建理想课堂的关键。一、良好的开头——激活学习兴趣点良好的导入如同一种华彩乐章的“引子”或“序曲”,一部精彩话剧的序幕,一处风景胜地的前门通道。它会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教师艺术地处理“导入”环节,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学习氛围,就能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聪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马捷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246-246
在新课标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图像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而且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激发兴趣对提升课堂效益非常重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最佳学习氛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验成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鹏 《陕西教育》2009,(12):55-55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迁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一切学习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适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堂中必要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七年级上册《行道树》,我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心设计生动的、富有情趣吸引力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积极探索、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态度主要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因素,它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促进求知,激发想象和创新,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培养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情感目标是英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将情感教学策略贯穿始终,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去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对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