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高度重视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力军,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使命。作为教育者,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养成。只有抓好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促使他们时时、处处、事事身体力行,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去影响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抓好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抓好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抓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要紧跟新时代步伐,创新教育形式。在中国故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重要叙事内容的背景下,以故事叙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载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叙事应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情感与理性相兼容、杰出与平凡相结合、文字与图像相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协同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践把体会归结为:把认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把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和保证,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把激励学生努力成为四有新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归宿。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是国家和人民寄予我们的厚望。因此,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在数学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在历史、地理、政治、语文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相比,确有难度。但根据教材中不同阶段的知识内容,找好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样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特定内涵的教育,同样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功能和时代特征,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爱国主义教育一般目标对具体目标具有规约和引导作用,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一般目标的具体体现,并为其服务。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目标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者 ,邓小平对爱国主义理论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将当代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振兴中华民族。他认为 ,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联系中国历史 ,并且把青少年作为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一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学校本身职能及其所肩负任务的要求。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党的基本路线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录生动的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险“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2、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的必修课,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所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和任务,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而初中历史作为中学阶段的主要教学课程,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基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和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同常教育中,除了有计划进行升国旗、爱国主义讲座和参观文化古迹等活动外,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是卓有成效的途径。怎样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作为语文教师,想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文章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实践和吸引力缺乏、内容单一、重主体轻客体等主要问题,探索出优化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旨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掌握当前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采取建设性的举措来提升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发挥其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各有关部门在师生员工中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是国主义教育同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就是要把爱国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凝聚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为此,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根本指针,把邓小平理论融入  相似文献   

14.
师范院校的学生一方面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他们作为未来的园丁自身肩负着对下一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神圣使命,所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师范生身上具有潜在的共时性。师范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也就是他们从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转化过程,因此,从爱国主义教育角度看,师范生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具有双重的目的性,即一方面应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爱国者;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在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国家热爱和忠诚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是一个国家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作为公民教育的重点,贯穿于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当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程度还不尽如人意,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文从爱国主义的内涵出发,针对其具体涵盖的内容及当代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由表及里,对症下药,寻找出教育与实施的欠缺点与重难点。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汲取传统的爱国主义传统资源,通过在校园文化中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不断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形成牢固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的忠诚和热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应该紧密结合爱国主义,对大学生进行赤子之心、爱国之情的培养。新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提出科学的实现途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爱国主义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三者的统一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三方面教育的统一。由于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各具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遵循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的规律并结合爱国主义自身的特点去进行。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亘古不变的时代话题,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长期的过程,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担任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爱国信念的重要责任,同时,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大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既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们实现 2 1世纪的宏伟目标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迫切要求。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并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