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邱友益 《网球》2012,(1):98-101
李娜法网夺冠,中国青少年网球成为直接的受益者。2012年,中国举办的青少年赛事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通过以下六个关键词,网管中心竞赛部主任张东文为我们详细解读2012年中国青少年网球比赛赛程。  相似文献   

2.
神仙岭国际网球中心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坦率说,这里距市区以及周边城市并不近,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可因为国内第三项WTA赛事的落户,特别是中国网球一姐李娜的到来,这点儿距离对于珠三角一带的球迷俨然构不成阻碍。一周的激烈厮杀之后,李娜众望所归的收获了女单的冠军,而中华台北的姐妹组合詹咏然/詹皓睛则收获了女双的桂冠,将各自的名字刻在了赛事元年的履历簿上。  相似文献   

3.
邱友益 《网球》2012,(11):87-87
1 作为亚洲级别最高的综合性网球赛事,2012年中网汇聚德约科维奇、莎拉波娃、阿扎伦卡、李娜等巨星.在九天时间为球迷上演精彩纷呈的网球盛宴。10月6日,李娜和莎拉波娃的半决赛引爆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座无虚席。相比赛场内的人声鼎沸.钻石球场西广场同样是人潮涌动.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让广大球迷们流连忘返。其中,2012中国网球啦啦队官方选拔邀请赛更是众多活动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网球天地》2011,(12):121-122
12月17-18日,李娜将在家乡武汉领衔参加为期两天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武汉国际网球精英赛。在今年温网逆转击败李娜的竞争对手利斯基,以及拥有1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桑普拉斯和前法网男单冠军莫亚都将共同参加此项赛事。  相似文献   

5.
邱友益 《网球》2012,(11):87
1作为亚洲级别最高的综合性网球赛事,2012年中网汇聚德约科维奇、莎拉波娃、阿扎伦卡、李娜等巨星,在九天时间为球迷上演精彩纷呈的网球盛宴。10月6日,李娜和莎拉波娃的半决赛引爆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座无虚席。相比赛场内的人声鼎沸,钻石球场西广场同样是人潮涌动,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让广大球迷们流连忘返。其中,2012中国网球啦啦队官方选拔邀请赛更是众多活动中的焦点。啦啦队选拔邀请赛的参赛选手来自全  相似文献   

6.
吴立啸  李玫 《网球天地》2023,(12):92-100
人们把网球运动作为娱乐及交往的社会手段,不仅自身会积极参与到网球运动中,还会不断提高对网球赛事呈现的观赏要求,无论是现场观赛还是在电视机、随身终端上都能看到自己关注的比赛,因此,大型网球赛事现场的制作呈现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大型网球赛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赛事的现场制作呈现有着非凡的意义,专业的现场制作能给网球运动员带来更好的竞赛氛围,观众得到更好的观赛体验,赛事赞助商得到满意的商业回报。同时,大型网球赛事举办地的场馆硬件和现场制作呈现有着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关系,适合场馆的制作呈现使得赛事和场馆两者相得益彰。可见,大型网球赛事现场制作呈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朱茜  陈功 《网球》2011,(12):67-73
2011年,李娜为中国职业网球取得历史性突破,而业余网球的激情也被进一步点燃。  相似文献   

8.
在罗兰·加洛斯夺冠后,李娜成为亚洲首位获得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的选手。李娜也被誉为继姚明、刘翔之后的又一张中国体育“名片”,将为网球经济带来多米诺效应。  相似文献   

9.
因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国内上半年网球赛事都推迟压缩在下半年举行,致使大部分赛事的时间和地点有变,更新的赛事安排如下,请欲参赛者多加注意。详情请咨询国家网管中心竞赛部(电话01 0—671 63472).国内赛事更新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业余网球俱乐部赛事体系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赛事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各级业余网球俱乐部纷纷举办各类赛事,如季度赛、月度赛、邀请赛等,丰富了北京市业余网球赛事体系。同时,赛事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参赛选手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弥补。对此,本文首先分析北京市业余网球俱乐部赛事体系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北京市业余网球俱乐部赛事体系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客观了解职业网球赛事体系的结构特征,并为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年度选赛提供决策参考,在梳理职业网球赛事体系发展进程的同时,进一步分析职业网球赛事体系的基本类型与其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网球赛事体系在地域结构方面,呈现欧、亚、美三足鼎立的特征;在时间结构方面,呈现"相对集中,突出核心"的特征;在级别结构方面,呈现"低级别赛事数量多、分布广,高级别赛事数量少且聚集在欧洲和北美洲"的特征。呈现这些特征主要是因为地域间的经济水平、气候条件、网球人口和网球文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11,(8):134-134
在为亚洲赢得首个大满贯单打桂冠一个月后,李娜正式确定将于2011年12月17至18日在家乡武汉领衔参加为期两天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武汉国际网球精英赛比赛计划。拥有1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头衔的桑普拉斯、温网逆转击败李娜的德国选手利斯基。以及西班牙网坛传奇莫亚,都将共同参加此项赛事。  相似文献   

13.
《网球天地》2009,(7):132-133
2009年赛事改革后.原本在赛季末举行的马德里大师赛提前到了法网之前,并由室内硬地赛变为室外红土赛,男女赛事合二为一,成为法网前最后一站重要热身赛。赛事的新场馆坐落在”魔力盒”网球中心.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网球比赛场馆之一.共拥有27块球场.包括11个室内场和16个室外场.3个主要比赛场馆均拥有可伸缩顶棚.让比赛免于雨水侵扰。  相似文献   

14.
邢超  张玉宁 《体育世界》2011,(10):117-117
以体育美学理论为基础,从网球赛事的形式美特点入手,对网球赛事美的本质及其形式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球赛事的形式美包括外形式美(色彩美、形状美、声音关)和内形式美(节奏韵律美、对称平衡美、主从重点美、数据对比美)构成。  相似文献   

15.
苏雄 《体育学刊》2012,(2):69-71
对我国近10多年兴起的业余网球赛事进行研究后发现:网球赛事已从"贵族赛事"到"白领赛事"再向"平民赛事"过渡,赛事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奖金越来越高,赛事种类、组别、参与的城市都越来越多。提出要发展我国网球业余赛事必须壮大众多的网球爱好者队伍,赛事设计尽量大众化、人性化并与国际接轨,城市站点的设立要有全国性统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三大国际网球组织ITF、ATP、WTA举办的职业赛事进行归纳和梳理,分析认为三大组织赛事特征为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金字塔形",且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符合现代国际职业网球运动发展需求之体系。文章进一步结合中国网球职业化赛事发展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赛事结构布局,提出构建以中国网球竞技水平提升为核心理念,创新举国体制下市场化职业网球赛事模式,兼顾多重社会效应的职业赛事体系,并就该体系的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整体竞技水平偏低、赛事赞助与组织规范化的欠缺、媒介传播的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突出的发展弊病.建议我国职业网球赛事的发展应当从制度创新、文化构建、媒介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职业网球赛事的整体环境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校园足球》2011,(1):16-17
【正】历时14天的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落下了帷幕。作为每年四大满贯赛事的第一枪,各国好手纷纷出场,给网球爱好者来带了一场场视觉盛宴。让中国球迷激动的自然是武汉姑娘李娜的出色表现。此役,她过关斩将,挺进决赛,收获亚军,创造了个人澳网最好战绩,同时也成为了亚洲女选手中成绩最好的一位。李娜,成为了中...  相似文献   

19.
历时14天的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落下了帷幕。作为每年四大满贯赛事的第一枪,各国好手纷纷出场,给网球爱好者来带了一场场视觉盛宴。让中国球迷激动的自然是武汉姑娘李娜的出色表现。此役,她过关斩将,挺进决赛,收获亚军,创造了个人澳网最好战绩,同时也成为了亚洲女选手中成绩最好的一位。李娜,成为了中国女子网球新的标志。"娜样风采",从中国逐渐蔓延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网球公开赛已经进入了世界网球大赛的系列。虽然还没有美网、澳网、温网、法网等大赛那样世界闻名,然而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赛事价值还是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