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清末最后三年,载沣采取集权政策,将中央和地方权力收归到自己及其亲信手中,从而引发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这场政争的性质不是单纯的满汉之争,而是对清末预备立宪领导权的争夺,是预备立宪的缓进和急进之争。政争对清末宪政运动的进程和清朝的灭亡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不同意那种把清末预备立宪视为旨在“消弥革命”的“欺骗性”的“假立宪”的传统观点。本文从清末政局着眼,并通过日俄战争的分析和中西政体比较,尤其深入地分析了清廷立宪派的阶级本质及其同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分歧、争斗,进而深入地阐明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宗旨、目的及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3.
预备立宪就是正式立宪前的准备。清末预备立宪指的是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1906年“预备仿行立宪”,开始了预备立宪的进程。1908年8月预定9年内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并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及附属法《议院法选举法要领》;1910年在立宪派的要求下将预备立宪期限提前三年;1911年设内阁,这就是“皇族内阁”。10月辛亥革命爆发,预备立宪也最终随清王朝的灭亡而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4.
官报是推动清末立宪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清政府派遣五大臣考察宪政和宣布预备立宪之后,清廷实行立宪的信息通过官报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向外界传达,对立宪思潮走向高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官报的传播不仅有利于立宪思想的延伸,也补充着立宪报刊传播的地域和阶层盲区。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6,(9):F0002-F0002
郑大华,男,1956年8月30日生.湖南永顺县人,199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7年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尤其是清末立宪运动研究.先后发表《重评〈钦定宪法大纲〉》、《论清求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派》、《关于清末预备立宠几个问题的商榷》等系列文章,在学术界较早提出.清末的立宪之争不是传统所说的“真假立宪”之争,而是立宪的性质之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清末立宪思潮与清政府预备立宪活动的历史背景出发,认为立宪思潮及清政府预备立宪活动是地方自治思潮得以高涨的重要条件。揭示了当时地方自治思潮高涨的诸多表现;概括了地方自治思潮高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清末地方自治的种瓜与得豆——《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管窥晓丹作为“立宪之根本”的清末地方自治曾一度成为清政府的一项重要国策普遍推行于全国各地。那么统治者的出发点何在?按照史学界流行的传统解释,清政府打出包括地方自治内容在内的“预备立宪”旗帜,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清末的“预备立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6年到1911年期间,清朝政府扮演了一场“预备立宪”的丑剧。这场丑剧是清朝统治者在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抵制革命,挽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而玩弄的政治骗局。当时一个奏请“立宪”的满族贵族大员端方在密奏中说:“窃以为今日中国,大患直在腹心。……奴才窃计善后之策,不出两途:一日用严峻之法,摧锄逆氛;二曰行公溥之政,潜消戾气。”所谓“行公溥之政,潜消戾气”,就是“俯从多数希望立宪之人心,以弭少数鼓动排满之乱党”。这就清楚地说明,清末的“预备立宪”,实质上是清朝统治者反革命两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下的落后的东方大国,其民主进程的起点以什么方案最为恰当,清政府九年预备立宪方案在当时有无可能实现,是不是一场骗局,这只能从清末社会国情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民主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须以民智、民力为基础.在清末,九年预各立宪并非骗局.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起点以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较为适合国情.  相似文献   

10.
《宪志》日刊是清末立宪运动高潮时期由预备立宪公会创办的一份立宪刊物。《宪志》日刊的宣传内容有对立宪理论问题的探讨,但更多的是结合时局对清政府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及时报道和评价。从该刊物的宣传内容与特点,可以看出清末立宪派的政治态度及其表现方式,以及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目标上的相异。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2.
清末预备立宪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已被打破,清政府着手改革专制制度,逐步向君主立宪制过渡。经过立宪,清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开端。从法制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清末宪政改革在国家制度和政治法律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实效。由于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和财政极端困难,再加上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具有近代知识的人才缺乏,使得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在蒙古地区好象无多大价值。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对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词汇中,没有“宪政”这个词。戊戌变法前,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把立宪的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主张实现君主立宪。虽然变法失败了,但实行宪政的思想却得以传播。在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中,预备立宪迈出了近代中国宪政艰难的第一步。屈指算来,  相似文献   

14.
清末立宪思潮的具体主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由缓行到激进的发展轨迹,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范围更大的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不仅促成了清廷预备立宪,而且还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袁世凯在直隶试行立宪政治与改革,实际上是配合中央的宪政改革而进行的,其目的是为地方仿行立宪作出表率.尤其地方自治的实行,为接受新式教育的绅商活跃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地方和基层权力结构,使地方政治体制逐渐发生转型,朝着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清廷成立宪政编查馆,为的是仿行宪政,统筹整个立宪改革,但该馆在立宪过程中却无法逾越如何在巩固君权的同时、又能对君权进行制度化约束并能维护君主权威的困境,这样的困境使得清末立宪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而这种困境的无解则可以从清廷对立宪与君权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传统中国君权的维系模式中去探求答案。  相似文献   

17.
从1906年开始,清末统治者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对于这场宪政改革,传统的观点皆以“骗局”二字加以认定而对其影响认识不足。其实,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清末预备立宪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给国人以深刻的民主宪政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8.
清末海防大讨论是清廷一次关于防务的讨论,这次讨论中,清廷的各个大员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对中国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地影响,体现了清廷的一种开放的言论姿态,但很遗憾的是里面充满了封建社会固有的权势、派系之争,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在此次讨论中主张放弃新疆等地,趁机对左宗棠为首的湘系进行挤压,清廷对此进行了平息,并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军及军事建设。在取得短暂的军事“优势”后,他们关于防务的防俄、防日梦也因固有的权势、派系之争而彻底破碎。  相似文献   

19.
清末预备立宪基本国策的确立,及其实行宪政的模式的选择,与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五大臣”之一的法部尚书、军机大臣戴鸿慈在清末预备立宪发动初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清末资政院的建立和院章的制定,以及民选议员的组构并通过提交和议决议案,是清末国民参政的重要手段。清末国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实践,反映了清末“宪政”的自身特征。资政院是清廷模仿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模式而又经过改塑而出现的中央议事机构;资政院院章及选举章程反映出资政院与立宪国议院不同的特点;资政院议员推出和议决议案是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资政院由民选议员和钦选议员组成,两者比照,民选议员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