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从19世纪末第一份报纸文艺副刊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报纸文艺传播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报纸的文艺副刊已经从最初的附属地位发展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纸文艺的创作门槛也得以降低,大大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虽然报纸文艺传播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台湾报纸第二文艺副刊的产生源于向大众靠拢,加上近年来报业处境艰难,为求生存而迎合市场需求。因此,副刊编辑倾向刊登与大多数读者生活相关的资讯和文章,选择话题性及趣味性强的主题,并大量向读者征稿,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提升阅报率。《联合报》双副刊——《联合副刊》持续为纯文学的推广而努力,《缤纷》则定性为"生活化的文艺副刊";《中国时报·浮世绘》不断延伸《人间》"怀抱社会,关怀土地"的触角;《自由时报·花编》逐步分担了第一副刊《自由副刊》所背负的市场扩编功能。实践证明,双副刊模式是台湾报纸文艺副刊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3.
浅谈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纸副刊与现代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全面系统地探讨二者的嬗变轨迹和整合状态,厘清副刊对现代文学生态格局分布的影响和作用,将有助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并开启新的研究空间。本文认为副刊与现代文学的整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既关涉到副刊本身的特性,也关涉到作者和读者以及时代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从副刊与文艺运动、文艺批评、文学语言、文学体裁以及作者--副刊--读者的审美供求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副刊与现代文学整合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校报副刊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时代,报纸文艺副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多家报纸纷纷改版,只给文艺副刊版极小的空间,甚至有些报家已取消文艺副刊,这一潮流也影响到高校校报的文艺副刊。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报的文艺副刊出路的问题,即如何做出正确的文化定位以适应当今的文化形势。  相似文献   

5.
报业竞争的激烈化,促使报纸在打造特色上下力气.从追求独家新闻报道到新闻的深度报道,各家报纸首先将着力点放在新闻上,报纸对于新闻素材的深度挖掘,一定程度地弥补了纸媒时效性相对滞后的不足;新闻评论是报纸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又一记重拳,在重大事件的新闻大战中,新闻言论是否独到精彩,成为报纸比拼实力的又一考量点;各种类型的专刊取代文艺副刊在市场走俏,成为报纸招徕读者的又一看点,相较于文艺副刊,这些专刊更加娱乐化,更具市井气息,更像是文化快餐.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企业必然要与外面大社会发生关系,进行交流,这就要求企业报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社会性。为此,就要采取“立足企业,面向社会”的办报方针,使企业报成为联系内外的桥梁,成为沟通各类信息的窗口,而文艺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与其他版面一样,体现出办报的方针和宗旨,因此,副刊也要“立足企业,面向社会”,办得开放一些,为报纸走向社会,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副刊如何才能既立足企业,又办得开放一些呢?我们认为,主要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既要体现新闻性,又要突出文学性。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虽然属于文艺,但有别于专业文艺刊物。副刊发表的文章在指导思想、内容选材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到新闻报纸的要求,以报纸的需要为需要,其本质上受着报纸的新闻性特征所制约。这就要求企业报副刊的作  相似文献   

7.
周毅 《新读写》2013,(10):50-50
(本刊讯)文汇报笔会副刊,是目前全国报纸副刊中历史最长、且仍保持高品格、高质量的副刊,是上海市优秀媒体品牌。近期,笔会利用微信这一渠道,推出“文汇笔会”微信,既通过这一方式发布笔会文章,也开通了一个和读者更方便交流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报纸副刊这种特殊的传媒形式和文艺载体曾经起过传播革命理念、号召民众觉醒的作用。文章简要梳理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副刊的大致概况,并对其历史意义进行了概况。与此同时,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历史局限,并总结了其对于后来报纸副刊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受众是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副刊)的终极目标。从受众角度分析报纸副刊可读性,报纸副刊应考虑不同阶层人群的阅读需求,应考虑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对报纸副刊阅读水平的影响,应努力培养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阶层获取信息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贴近性、新闻与冲突性、服务性,以培养受众关注率。  相似文献   

10.
副刊初探     
一、关于副刊概念的异议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日“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的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  相似文献   

11.
王进珊认为报纸文艺副刊与新闻和时评并重 ,编辑应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 ,认真的工作态度 ,充分尊重作者和读者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他所编的刊物具有质精品高、图文并茂、注重方式、讲究时效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闻创新是报纸进步的灵魂,也是报纸赢得读者的需要。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必须面对新闻创新这个现实问题。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评论等是党报"拳头产品",在内容创新上要做到角度新、视野广、思考深,在形式创新上要做到语言活、手法多、版面靓。  相似文献   

13.
版面是一份报纸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报纸竞相在版面设计上"花大力气,做大文章",通过别出心裁的版面策划,诸如:一、头版"网站主页",视窗化编排;二、张扬个性,破格处理;三、连续专版,系列报道;四、新闻集群,强势出击;五、旧闻翻新,后发制人;六、编排模块状,集纳式报道等来提升报纸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着报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本土文化报道上发挥优势,是目前地市报副刊展示实力的突破口。要做好本地文化报道,就要深入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敏锐洞察文化现象,以开放的视角立足本土,切中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契合点。在处理好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关系的同时,紧扣时代特征,坚持内容为王,以量取势,以质夺势,在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上,力求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报纸副刊与新闻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关系进行研究,考察了报纸副刊的转型对新闻文学的影响,分析了报纸副刊的出路和新闻文学的处境,提出了只有坚守先进文化的阵地不动摇,高举新闻文学的大旗不动摇,才能确保报纸副刊与新闻文学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要办好报纸 ,必须正确认识受体的主体性作用 ,要能及时传播新闻 ,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种种重大问题 ,帮助受众提高思想水平和生活质量。消息传播要快 ,内容要新 ,文章要短 ,要有活力 ,有生气 ,信息量要多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要 ,才可能被广大受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17.
衡阳地方报纸所处的媒体环境及自身的缺陷使其新闻报道的必读性、可读性较差,通过新闻大众化提升报纸的可读性,依仗地方特色构筑报纸的必读性,在心理上与受众做到心有灵犀,是走出困境的一条路径。同时,衡阳地方报纸的地缘优势、独立的生态位以及报纸本身的发展意识,给新闻大众化与地方特色融合提供了可能。要实现这种融合,内容上贴近本地受众,关注本土讯息;新闻编排注重"易读"性,报纸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塑造本地传媒品牌,提高读者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源于网络的“新闻链接”亦被报纸所运用,并且比网络的“超链接”更丰富、更简约、更直观。新闻链接的应用要紧紧围绕报道主题或新闻事件来展开,背景材料要真实客观、准确简明,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