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整体感知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 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 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 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分数概念是小学数学中较复杂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教学时必须紧紧抓住单位“1”这个核心进行教学,在学生头脑里建立单位“1”的概念,并培养他们在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正确判断单位“1”,这不仅是认识分数意义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今后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下面就如何抓住分数意义中的核心进行教学,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直观演示,使概念形象化。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概念,这样学生不感到陌生,学起来有趣,根据儿童这一认知特点,教学时首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第一组插图及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个图形的意思,让学生理解一个圆、一块糕点、一条线段分别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一份用分数表示为1/2,1/3,1/5。也就是说:这三个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相似文献   

4.
宜芝玲 《陕西教育》2001,(10):30-30
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观察问题的角度不能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模式,如果观察问题单一,往往会造成学生思路单一,思维僵化,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使学生思路开阔,必须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突破常规,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时,如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阴影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几分之几。这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这样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2/3。紧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下图,并求出阴影部分是多少。如图: 让学生观察,依据左图,阴影部 分为5/3,又可根据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观察两例图中的阴影部分得出,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圆,还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整体,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两个圆作为整体,看作单位“1”,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这样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5/6。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认识问  相似文献   

5.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教材的教学,是在第六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八册“数的整除”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声。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的教学 本单元及每一节内容都有各自的重点,教师应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上来。  相似文献   

6.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部分内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题的揭示 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我首先将原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准备题,制成复合片投影出示: 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捕鱼  相似文献   

7.
<正>"分数的简单应用"是人教版数学(2014)新增的学习素材,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后的内容。用两个课时完成此内容的教学:第一课时是通过剪、涂、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1份或几份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明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课时是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在操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认识分数、体会分数意义的重点,也是今后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多重比较、举一反  相似文献   

10.
钱晓丹  顾英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53-56+142
<正>“分数的意义”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苏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分两次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其中,第一次侧重引导学生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第二次侧重引导学生把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数的意义”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基于上述知识经验,抽象出分数的基本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浙教版新思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思考】许多教师试图从分数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假分数,发现学生对假分数的含义难以理解。即使知道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但还是心存疑虑:怎么可能分子比分母大?因为前期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是这样表述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它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部分是不可能超过整体的,只能小于或等于整体。所以想从分数意义的角度突破这一教学难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与过程在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与运算”这一领域的教学中,常常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后,学习“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内容。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由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为此,笔者与杭州崇文实验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对运用两个差异较大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基本过程是选择两个教学班,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前测和个别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程度和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分别对这两个班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  相似文献   

13.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继续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其中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贯穿于分数教学的全过程.这部分知识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不易弄懂.下面就自己多年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从分数的意义出发,讲清单位“1”的概念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在讲清分数意义的同时,要注意将单位“1”的概念交待清楚.如: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这里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相比较,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要求:围绕分数的意义这一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让学生看到分数是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取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能够对具体的分数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为系统学习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84—8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及观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教学媒体:液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学具准备:每组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蛋糕图一幅,木制米尺一把,苹果图一份(4个),熊猫图一份(6个)。学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理解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分数,并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实例引入。教师贴出4个苹果,让一个学生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2个;另一个学生将它重新分成4份,每份得1个。分完后,教师提问:“如果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该怎么分?每份  相似文献   

17.
秦琴 《教学与管理》2012,(20):52-53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端。通过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  相似文献   

18.
“一个数乘以分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理解比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比;熟记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地求比值;理解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转化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二、教学设想为了较好地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我在这节课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打好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1.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之前,教材先简单说明了分数的产生,使学生知道分数是为了适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