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现代史上,每当社会出现重大转折时青春文学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通过对文学传统的颠覆或补充来影响和推动所在社会文化的变革转型。通过把五四文学与当代青春文学加以比照,发现当代青春文学虽然没有像五四文学一样担负济世救国、启蒙载道的重任,却以与主流文坛平分秋色的创作实绩改变了传统文学资源配置体系,为经济兴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二者有着变革创新的同质性;五四文学改写了中国社会和文学历史,当代青春文学是对五四文学的续写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当下网络传播的加速度时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资本被商业化了。当代青春文学描写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他们的困境、无奈、内心反叛和期望,这无疑吸引了80、90后这一庞大的社会消费群体。当代青春文学呈现出强烈的商业化色彩,这种商业化色彩有着复杂的社会和人文因素。只有规范青春文学的传播渠道,提升青春文学作家的素养才能使当代青春文学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3.
钟琳 《文教资料》2009,(24):5-7
与当下青春文学相关的学术论著,大都将青春文学或者"80后"文学的讨论重点放在时单一的创作主体的讨论,或者是就文化市场的商业运作以及大众传媒作用展开论述,而对于青春文学的文本本质则较少关注.所以,本文对青春文学的解读将从更为细微的角度入手,主要以文本为依据,着重对青春文学中最为典型的文本类型--青春主题文学及其文本符号进行剖析,关注其所引起的阅读消费中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传媒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青春文学女作家的作品因视角独特、风格温柔细腻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本文围绕文学活动四要素,以一名普通大学生的视角,从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方面比对、分析了青春文学女作家及其作品对校园文学活动和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有着其他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不具备的无限开放与永远在场的"当代性"特质。将青春文学纳入到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来是打破教学陈规、体现其"当代性"的新举措,教学过程中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原则点线结合选择教学文本,以研究性学习、讨论式教学实现方法论革新,能够有效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的思维转换。青春文学进课堂有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春文学因拥有大量的青少年读者,倍受争议,而成为当代文坛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也正是从这一现象入手研究青春文学的文本和其与青少年读者的关系,认为青春文学的文本与青少年读者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文本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了可能和想象空间,读者在文本的规范下,通过个性化解读重构文本审美世界,使得文本审美世界进入读者的审美视域。最终,在对这个审美世界的审视中,文本意义得以完整和丰富,读者能够受到审美情感的滋润。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80后"青春文学现象异军突起,发展持续繁荣,成为当代中国文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文学现象。习近平在2015年文艺座谈会中强调,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对"80后"青春文学现象的道德取向的反思研究,有助于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对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文学的消费中,青春文学较为流行,甚至有泛滥趋势,在青春文学娱乐大众的同时,在青春文学捧出一代青春作家的同时,人们对于青春文学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本文将立足目前的消费语境,对当前的青春文学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与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化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Eduardo de Fuente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的一篇献综述中对此进行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概述。他介绍了当代西方社会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最  相似文献   

11.
当下在中国出现的青春文学快速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是市场的导向,另一方面是作者对消费意识的迎合心态导致了青春文学写作的类型化问题。"80后"作家韩寒作为80后青春文学的代言人,其作品不断复制自我的青春体验,主题、人物、情节都呈现出类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在当代,民族音乐学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族音乐学对于我我国当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我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思考,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3.
“青春文学”这个概念正在悄然兴起,顾名思义,“青春文学”就是一大批青少年作家写同龄人生活、感情的“青春读物”,其读者大多是青少年。令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些“青春文学”迅速地畅销起来。《我为歌狂》系列狂销百万册,《梦里花落知多少》卖得热火朝天,《爱的魔咒》在上市两个月内加印四次,其他标榜青春文学的作品《草样年华》《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等书也均销售不俗。写出这些青春文学作品的年轻作家们更是一夜间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为什么青春文学会得到这么多青少年读者的热烈追捧,作者们到底在青春文学中掺加了什么元素,配合了什…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关于情感教育的相关课程。相对于"唯智教育"",情感教育"更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问题以及心理状态。本论文在加强大学生分析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春健康向上,生活充满阳光,抒写美好心灵,理应是青春文学的永恒的主题。新世纪的方兴未艾的青春文学、校园文学,大踏步地走进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充满青春活力与个性的佳作源源不断地出现,激发了大家的读书欲望,提升了读者的精神境界,构建了他们心灵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青春,是一个阶段,一种状态,一个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青春文学便是记录这一成长过程的一种载体,是成长的证明。"80"后的刘同和"90"后的卢思浩,两位青春文学作家以他们独特和自信的姿态向人们展示了当代青年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迷茫、适应、珍惜、坚持等生活体验。正因为他们共同表现的真切的成长主题让读者从中既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也收获不少心灵的慰藉,才导致青春文学备受广大青年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生态逆补”是自然界生态平衡和人类文化生活调节的重要手段。作者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精神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态逆补就以良性居多,反之,其所寻索的文学逆补就容易陷入“恶补”的泥淖。当代青春文学创作中“以病为美”、“以悲为美”的倾向正是这种生态“恶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逆补"是自然界生态平衡和人类文化生活调节的重要手段.作者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精神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态逆补就以良性居多,反之,其所寻索的文学逆补就容易陷入"恶补"的泥淖.当代青春文学创作中"以病为美"、"以悲为美"的倾向正是这种生态"恶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种新的教育形态-素质教育正在兴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对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当代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与生活同在,媒体时代对语文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世界里学生喜欢的“火星文”、市场经济下的“青春文学”、各种娱乐媒体以及电子读物的阅读方式等都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影响。对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并正确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