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业锋 《学周刊C版》2010,(11):113-113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以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的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体态语言可分为:眼神、表情、手势、距离、举止风度等五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五个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体态语言.也称身体语言(bodylanguage),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一般包括手势语、姿势语、神态语。行为科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无声的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体态语言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的特点。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又该如何有效使用课堂语态呢?  相似文献   

4.
徐建新 《考试周刊》2010,(52):184-184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态,是语言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柳志伟 《成才之路》2011,(25):59-59
《教师的体态语言》一书中指出:"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非言语的特点身体态势。""这种特定身体姿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姿势。身体动作,人人会做;面部表情,人人都有。但人人会做的动作及人人都有的表情与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并不完全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其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摹仿。因...  相似文献   

7.
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有声语言外 ,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 ,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 ,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 ,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关于教师体态语言的分类 ,各家说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教师体态语言可分为 :眼神、表情、手势、距离、举止风度等五个方面。行为科学告诉我们 :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 ,即体态语言都可能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 ,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使教师的体态语言能更好地辅助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body language),顾名思义是指人借身体的动作和表情、姿态来表达某种信息的系统,是一种无声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动态有形的体态语言和静态无形的体态语言,前者主要指头语、面语、眼语、手语、身姿语,这些在传递信息、影响学生方面具  相似文献   

9.
杜燕 《现代教育》2003,(22):38-38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特定的身体态势,例如:举止、表情、姿势、服饰等都属于体态语言的范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着敏感心灵的青少年儿童,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教师应当运用言语的或体态的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对自己“师表”形象地塑造,来开展传知育能,陶冶心灵的教育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播信息的手段主要由口头讲述。板书和体态语言等构成。体态语言是历史教师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特定的身体姿态,包括手势、眼神、表情、体姿等。它可以强化口头语言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强口头表述的效果。体态语言的分类与运用教师常用的体态语言可以分为手势语言、面部语言和空间语言三大类。一、手势语言。我们这里所说的手势语言实指上肢语言,包括指势语和掌势、臂…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教学体态语言是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表示情感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这种态势有很强的暗示性,有助于言语行为,特定的环境下甚至可以替代语言行为。教师恰当的教学体态语言能彰显课堂教学的魅力,对课堂教学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师体态语言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音的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用身体各部位表达的语言,也叫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等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是人在交往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行为,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运用语言讲授课外 ,还使用了另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所谓体态语言 ,就是用动作、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它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的功能。体态语言与平常用声音交流信息的语言有所不同 ,它立体形象的表达效果是语言所达不到的。在体育教学中 ,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是教学中师生双方传递信息的载体 ,是联系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纽带。系统地分析、研究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 ,并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14.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的身体态势。如面部表情的变化、手势的运用,一定的身体姿势等等。这些特定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某些情感和态度。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优秀教师陈晓梅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传输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成功地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表达,也称无声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它包括眼神、手势、头语、体态、表情等。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课堂教学表达只是口头语言表达。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在现代教学中,口头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日益显露。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特殊“语言”,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的功能。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准确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言对优化课堂心理气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感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阐述体态语言的概念以及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为提高健美操教学水平和健美操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冯爽 《宣武教育》2007,(6):13-15
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体态语言育人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进行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所谓“体态语言育人”,是指教师借助体态语言来进行教育的方法。交往中的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称身势语(kinesics)、态势语、形体语言,是人们用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习惯性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借助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头语、脸语、眼语、手语、身姿等几个方面。教师的体态语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体态语言可以弥补听觉、视觉系统的不足,增强立体效应,这样可以引起和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金礼 《宁夏教育》2009,(10):48-49
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行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特定身体态势,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无声语言,它比有声语言更具有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可以化繁琐为简洁,化平淡为神奇,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言是教师常用的特殊语言,是言语行为以外的用以传递信息的无声表达形式。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言语行为不可替代的巧妙传递信息、丰富语言情感、促进牢固记忆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教师除要努力培养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外,还要学会运用体态语言来丰富教学行为。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表情、动作,会使教学活动更精彩,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讲课时如果面孔僵硬,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