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文章以T球(TeeBall)初学者为对象,分析了T球运动中的击球与跑垒进攻技术动作。强调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击球与跑垒基本的技术要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现和开发个性特点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荷球运动特征及其社会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荷球运动的特征入手,分析了荷球运动的体育文化内涵及其潜在的社会价值.认为荷球运动可以提高生活品味、塑造参与者的道德品行和绅士风度、架起异性间沟通的桥梁、培养改革精神;它有助于拓展民众的健身空间、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和健心价值,有助于在不同人群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香火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流行于广西壮族同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源于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古元坡村村民张元亨与其母艰苦生活的美丽传说。香火球运动极富地方民族特色,活动规则类似于现今的羽毛球,区别在于用手代替球拍击球。香火球运动延续了广西壮族同胞对火、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表现出坚韧与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以及明显的地域边缘文化色彩。香火球运动的传播应充分考虑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保留和发挥香火球文化中传统的精华部分,使香火球这一独特的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日久常新。  相似文献   

4.
《时尚球类》2005,(4):27-28
2005年是中国掷球如沐春风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掷球收获颇丰。其中最大的惊喜是,2006年5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大会中金属地掷球将首次以正式身份亮相。自1984年塑质地掷球引进中国以来。从鲜为人知到蓬勃发展;从1986年第一届全国地掷球比赛(男子)的7个单位参赛.到2005年的47个参赛队。2003年中国掷球运动专业杂志《地掷球运动》诞生.发展为《掷球运动》到如今的《时尚球类》。我们看到掷球运动就像燎原的星火.在华夏大地点燃人们的热情.激起人们对于健康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有奖问答     
地掷球运动——是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三项运动的统称。  相似文献   

6.
《时尚球类》2005,(4):4-5
金属地掷球挺进全国体育大会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掷球运动项目成为2006年全国体育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的为两个大项、五个小项,包括金属地掷球:连续抛击,准确抛击和双人接力的男、女项目;小金属地掷球:团体三人和双人的男、女项目。2006年全国体育大会为掷球项目设置了10枚金牌,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掷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地掷球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了,现在我国已经发展开来,但是在高校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校对地掷球运动的开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地掷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意义和可行性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分析了高校地掷球运动滞后的原因和地掷球运动带来的意义。最后分析地掷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可行性,为我国了解地掷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实际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掷球有塑质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金属地掷球、桌掷球、草地掷球和国人发明的指弹球6个分支项目。学校比较适宜开展的是塑质地掷球和小金属地掷球。数年来,我校坚持开展这项运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吴立春,一个老地掷球工作者对中国地掷球运动有着难解的情怀,地掷球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挚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多球训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运动训练学原理对羽毛球的多球训练进行分析,得出羽毛球多球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且也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同时,羽毛球多球训练中,其球数、组合、运动时间与间歇时间不同,训练的目的性也不同。最后从生物化学角度简单分析了多球训练对运动在速度及速度耐力方面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天下理念"和"全球化观念"进行对比的背景下,讨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不应过分美化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第二,"天下理念"比之"全球化观念"具有更大的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此更加适合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第三,中国经典文化思想中的"天下理念"需要在当代以西方"自民族中心主义"为主流价值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心理疾病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了。通过分析大量抑郁症患者案例,并且参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太极拳由于其松、静、圆、缓、柔的独特运动方式,以及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医学等于一体的,阴阳辩证、自然和谐的认知方式对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可以从健身和健心两方面同时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争战的制胜艺术,而且对武术学科理论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孙子兵法》与明代武术经典论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孙子兵法对武术理论的影响与同源关系。只要悉心研读,就能明其理而善其技,悟其道而灵其心,对于武术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整体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文化互构网的概念,并在此概念基础上对体育文化元性质的思考方法进行探讨。对体育文化元性质的思考,可以使我们明晰体育文化理念,从而明确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诸如竞技对体育的影响、体育人才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等问题都可以在对体育文化元性质的讨论中获得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易学的视野出发,对形意拳理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厘清形意拳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形意拳习练者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武术中“劲”的内涵,正确认识力与劲的关系,以及劲的形成过程、要求与分类和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践测试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武术中劲力的形成及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力是可以转化成劲的,而劲是力的高级形式,其产生的效果是十分可怕的,倡议在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交流中,展现中国武术中劲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田云飞  董继 《精武》2012,(35):94-95
文章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8所国连胜级体育传统校的管理现状进行的调查,分别从学校的项目开展、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山西省国家叙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大多属于优势项目型,应当结合当地条件、地城优势突出酋己的特色。在运营模式上存在两种;在外部管理上主管部门协调性较差,在内部管理上学校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纳西族东巴文化具有神灵性,有着浓郁的神灵色彩,作为东巴文化因子的纳西族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神灵性的烙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地域文化理论,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对纳西族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纳西族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表现神灵观念的主要手段。其形成的基础是纳西族的尚武传统,而频繁的战事是纳西族神灵性武术文化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对江苏省高校学生健美需求和健美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10所高校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的健美需求与健美教学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省大学生的形体健美意识较强,但高校健美教学开展的情况与大学生的健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健美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