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现在有些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嚣张,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礼貌,犯错误时有恃无恐,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老师和父母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我班三年级下学期转来一个男生,他没来之前,班里没有骂人打架的现象,可他来了之后,受他的影响,班里的学生开始骂人,甚至和外班学生打架。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谈过很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和他的家长多次沟通,可是他却丝毫没有改变.甚至在四年级时还变本加厉,和外班的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他还经常在班里说谁和谁好了,谁喜欢谁了,弄得班里乌烟瘴气,他自己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和家长接触中,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把孩子学习上出错的原因归为粗心大意。也听到不少教师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真的只是“粗心”吗?在它的背后,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为此,我留心观察学生做作业及考试时的表现,深入分析他们出错的原因,必要时还找来学生,请他们重新解答并说出解题的思路。通过两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了“粗心”背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于丽 《黑龙江教育》2000,(12):15-15
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群体中,总会有一定数量相对“差”的学生。这里的“差”我理解为“差距”的“差”。这是说,这些学生与其他同学在某些方面有差距。他们或因家庭不幸缺乏平静的心态,心理失衡;或因智力缺陷学习吃力,产生自卑感;或因阶段性心理逆反出现厌学情绪;或因优越的家庭环境不看重学习的需要,甚至放纵自己等等。如何转化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学校和家长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在转化“差生”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感到采用优先竹原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立华 《中国培训》1999,(10):49-49
技校生,常被认为是“萝底橙”———挑剩的;技工教育,也常被认为是“次等教育”。作为技校班主任,我不能让学生背上这个包袱,不能让学生自认为低人一等,应以朋友之情,父母之心对待他们,引导他们……一、理解技校生“差”,并非差在智力上,而是差在文化基础知识上,差在自我管理约束上。他们既自尊,又自卑,很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却又很难管住自己。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天才。”基于这种观点,我总是以积极的态度,热情的语言去鼓励他们,赞扬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把对学生的爱告诉他们:爱他们的纯洁…  相似文献   

5.
“双差生”是指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只有研究和掌握“双差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有可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双差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括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成分,品德不良的中学生,其心理特点也一定会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双差生”由于品德不良和学习成绩低下,经常遭到家长的责备打骂、老师的批评训斥、同学和邻居的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伤.由此他们讨厌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不要管他.可是家长和老师又恨铁不成钢,往往管得过严、过急,方法过于生硬,所以“双差生”与家长、老师之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例如.有的学生顶撞老师说:“我一不偷二不抢,你拿我怎么样?”家长骂他他不理,打他他就跑,甚至以死来威吓父母.“双差生”做坏事以后,往往感到心虚,怕家长、怕老师,见到这些人往往采取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如果触犯他们,还会采取粗暴无礼的行动.他们异常敏感,有时老师一个眼神或动作.人们无意中说的一句话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冲动或忌恨.他们错误地认为家长的教育是嫌弃他们,老师的教育是有意找麻烦,同学的帮助是打击报复.  相似文献   

6.
提起“后进生”,做班主任的也许会皱眉,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却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四年“普通班”班主任工作,我曾有过困惑、焦虑、烦恼甚至流泪,但内心始终洋溢着一股耕耘激情和“换得新绿为千重”后的喜悦。我深深懂得“后进生”和优秀学生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也有自尊心和荣誉感,他们并不愚笨,他们也有理想、也有激情,他们更需要理解和帮助,我认真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和老同志的工作方法,从沟通思想着手,实施多层次全方位教育,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一、更新观念。架设“理解”桥梁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性差、爱惹  相似文献   

7.
一、品格弱势这一类学生表现为较早地沾惹上了许多不良习惯,而且是屡教不改,抽烟、上网、打架、旷课等违纪现象经常发生。有时还用故意违纪的形式来“显示”自己的个性,用故意“顶撞”老师的方法“炫耀自己”。家长教师对他们失去教育的“耐心”,他们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表面“潇洒”的背后隐藏着孤独、自卑和无奈,他们是班级中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弗洛伊德说过:“人人渴望伟大。”没有哪一个人天生是恶人,也没有哪一个人想成为坏人,追求高尚是人的天性。造成这些学生“品…  相似文献   

8.
叶老提倡多写,他认为,“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巴金也说过这样的话:“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有个学生的家长说:“我听小孩回来说,他最害怕的是作文,常常在家为写不好作文急得哭,甚至对上学读书也没有兴趣了。”我查看了这个学生的作文,这个学生作文实在差;还有几个学生也有类似情况,文章写得乱又短,干巴巴几句。我思忖了几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找这些孩子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哪些困难,鼓励他们说心里话,有一讲一,不要怕。起初,他们不愿意说,我开导说:“我在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看到《北京教育》上新开设的《对话》专栏,我们感到好像找到了许多朋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栏目互相交流经验、感受,互相支持、帮助。我愿把我的烦恼告诉大家,请同行帮我出出主意。我是一个中学教师,工作时间不算长,但也有六七年的教龄了。应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经验。但是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工作。从教以来我一直在当班主任,在工作中我也试图与学生保持密切的关系,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我感觉在知识方面他们比我丰富得多,对问题的看法上他们比我开放得多,对社会的理解也比我世故得多。有时候,他们的观点真是让人吓一跳。我不知道,是我自己太过时了,还是现在的学生太早熟了。有时候学生拿我当傻瓜,甚至耍我,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一个“老土”。我对他们的教育也很无力。我很想知道,我该怎么做?我很想当一个好老师,当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小雨  相似文献   

10.
当我看到《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上的《家长才是“上帝”》(以上简称“前文”)一文时,我不知道文章作者是我仰慕已久的卢志文校长,虽然我当时并不同意此文的观点,也懒得去理会,心想着反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当我在这份杂志2004年第12期上看到卢校长的文章《教育服务:谁是“上帝”?》(以下简称“后文)后,便忍不住想向卢校长请教了。卢校长认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本来我对这种提法表示怀疑,先姑且认为是对的——笔者注),享受这个服务的是学生,购买这个服务的则是家长和国家,所以,家长是‘上帝’,国家也是‘上帝’,而学生不是‘…  相似文献   

11.
将军与教育     
将军与教育吴凤华我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教过的学生不少,由于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接触过的学生家长人约也有一两千人,有些家长给我留卜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对教师的关怀,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使我感动不己,以至终身难忘。以下记述的仅仅是其中的三位,他们足张国华同...  相似文献   

12.
我在高等学校工作多年,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学教师。教书之余,我喜欢同青年学生接触,不管是我教过的还是没有教过的,我都愿意同他们交往。也有一些从未认识的学生,找上门来同我谈生活、谈学习、谈思想、谈工作,甚至要我给予一些什么帮助,我总是热情相待,尽力为之。由于我和青年学生联系较多,就容易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他们的思想脉膊。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管教管导,一种教育者的责任感促使我很自然地去向青年学生做点思想工作。当然,我是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很想在自己亲身的教育实践中,探索一下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现在,部分教师还是爱在学生的作业上批一个“阅”字,且美其名曰“高效率改法”。结果,就算教师改得如何认真细致,作业发回去也没几个学生看。记得有次家访,一位家长举着儿子的作业本问我,“我儿子的作业是好还是差?”我一看,家长所示的作业本上批的全是“阅”字。对此我不敢妄下结论,因为不是我改的,但实感尴尬。家长最后说,“这样的老师,学生做对是‘阅’,做错也是‘阅’,我都会写……”他甚至向我提出要调走那个老师。我为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 ,担任过23年班主任。我所带的每一个班几乎都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我也曾荣获县级嘉奖和省级优秀教师奖。回顾过去的工作 ,我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让家长填写对自己孩子的评定卡 (如下表 )。评定卡 (一 )在家学习、完成作业情况将评定卡复印数十份 ,分发给学生 ,让家长填写后带回交班主任。评定卡 (一 )让家长每天一填 ,填写自己的孩子在家学习和完成作业情况、班主任每天一收。为减轻家长负担 ,“姓名”、“日期”和表中“科目”、“学习或作业内容”两栏可由学生自己在教师布置作业时填好 ,也避免了个别学生忘记作业现象 ,家…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当前,在千百万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有一定数量的令人忧虑的学困生,这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以及行为表现都比较差,他们的表现常常令家长和老师大为头疼。教育和转化一个学困生,其价值不亚于甚至胜于培养一个优等生,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必须做到有爱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学前教育》2004,(1):34-34
我曾经在家长园地中搞过一个热门话题“交流家中育儿的好经验”,请每位家长写一份教育子女的经验。可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三个星期过去了,家长一份经验也没有交来。而且平日与家长沟通时,他们也没有提起这件事。面对“热门话题”不热门的尴尬,我很无奈。家长们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是不理解热门  相似文献   

17.
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接受的各种教育已经够多了,如果我们也总将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施教者的位置上,必然会拉远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他们在接受我们的帮助与教育时,相对比较困难。但如果是朋友,那就不一样了!因而,工作中我总是坚持“先与孩子们做朋友,再做老师”这一理念,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愿意和我做朋友,也愿意和我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个班里总是有品学较差的学生.也就是所谓“后进生”.他们人数虽不多,但影响很大.搞好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么如何搞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下面谈一下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有关做法和体会.同优等学生有缺点一样,“后进生”也有优点.在“后进生”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明显.落后的思想,不良的言行,常常掩盖了他们的优点,如果简单化处理,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转化工作就无从下手.对“后进生”,应该是从其长处入手,也就是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运用他们自身的有利条件促进其转化.前几年我接的一个班,有一个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他不光无心学习,破坏纪律,而且还经常纠集校内外的一些人偷摸、闹事、考试成绩一、二十分.家长对他也无办法,甚至撒手不管了,至多有时狠狠打骂一顿.怎样才能打开这把生了锈的“锁”呢?我就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这个学生.我发现、虽然他身上毛病很多,但在每次劳动中却总是积极肯干,并且不怕脏,干活也有“门道”.有一次,我班值日打扫厕所.我见他一会儿挥锨,一会儿提水,一刻也不闲,累得浑身是汗.最后把厕所打扫得干于净净.相反,个别平时的“好学生”却有怕脏怕臭的举动.任务完成后,我便在班里表扬了那个往日的“差生”.这个表扬对一个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家长的过于溺爱,造成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态度不端正,回家不完成作业。为了有效地转化这部分学生,我开展了如下工作。一、师爱感化法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这些学困生,我不讽刺、挖苦、歧视他们,而是用父亲般深情去关怀他们,照顾他们。例如,教过的L,母亲是精神病患者,爸爸是个老实的农民,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青岛一中学教师的文章:“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少的是管教。”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学生欠管教”的讨论。文中所列举的种种情况我也遇到过,我也曾有过迷茫。但有1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更多的是在寻找对策:一是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教育方式要适应变化的情况;二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希望学生成才,他们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当社会试图用同一种激励、赏识的模式来规范学校教育,而学校按照这一模式实施后发现不见效,想严格管教学生又得不到理解,尤其是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时,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