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12日,长篇通讯《植根在人民中间——追记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在《人民日报》第五版整版刊发后,报社领导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要说这篇文章取得了一点荣誉和成绩,这荣誉和成绩应该归功于人民日报,因为有了《人民日报》这块阵地,才有了这篇文章的采访和刊出,同时还应该感谢报社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和任务。接受任务是在2005年7月21日,我既兴奋,又有压力。国内政治部的同事说:“马利主任对采访和文字都要求很严,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我听了,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要努力,为人民日报争光。去西藏前,马主任给了我一大…  相似文献   

2.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是在今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继宋鱼水、张云泉、祁爱群之后,涌现出的又一个重大人物典型。《人民日报》的一组报道(3篇通讯、1篇评论员文章)见报后,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专门引用了报道的相关论述。主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倾注着邓小平同志的心血和智慧。不论是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还是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都始终关心着《人民日报》的发展;不论是《人民日报》宣传报道的大政方针,还是《人民日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他都给予明确的指示;不论是《人民日报》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还是《人民日报》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他给予的都是信任、帮助和殷切期望。《人民日报》的同志怀念他,怀念的不仅是党的领袖,也是一位党的新闻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人民日报》一位可亲可敬的导师和朋友。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13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通讯共11000字,分《重任》、《真情》、《砥柱》、《考验》、《家风》和《呼唤》6部分,用平实细腻的语言,生动具体的故事,展示了郑培民同志作为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与品格,读后感人至深,又令人肃然起敬。人民日报配发的评论称,郑培民是一位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下旬,一位叫孙来法的读者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写信,就《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一消息中有关“台湾间谍被判4年”中的“间谍”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此用“台湾特务”表述更准确。张研农同志接到来信后就读者提出的问题和报社有关同志进行了讨论,同时把这封信转给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南振中同志接到信件后非常重视,马上组织新华社相关部门核实求证。经过向权威部门及有关专家咨询,确认上述报道中用“间谍”一词是正确的,并致信答复孙来法同志。本刊现将两位总编辑处理这位普通读者来信的过程实录刊出。《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是我国两家重要的新闻媒体,两位总编辑对一位普通读者的来信如此重视,及时处理,这种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6.
一字之差     
一九六三年八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劳动和革命》,今年一月三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将军和儿子》。这两篇通讯都是人民日报转载别的报纸的。前一篇的原  相似文献   

7.
刚刚结束的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三篇作品获通讯类一等奖。它们分别是《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作者朱玉、张东波、冯春梅、责编马利,《人民日报》2006年1月3日)、《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记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好军医、北京军区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上篇)》(作者武天敏、王士彬、刘明京、郭建跃、雏维荣,责编刘明京、武天敏,《解放军报》2006年7月13日)、《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作者付海厚,责编郑勇,《工人日报》2006年1月24日)。  相似文献   

8.
如果不是我坚信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也许我会把它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我宁肯相信人民日报编辑同志的处理标准,因为他们把这篇作品发表在新闻版而不是发表在副刊或文学作品专页上,这就使我确信不疑地把这篇作品看作是属于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而且我认为这是一篇其魅力不亚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新闻通讯。我指的是发表在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的一篇通讯,题目是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新闻     
新闻单位合力宣传孔繁森 4月上旬以来,我国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合力宣传原中共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西藏日报记者、大众日报记者合写的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通讯新华社播发后,全国各地报纸普遍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新华社接着连续播发几十篇消息、通讯。报道孔繁森事迹和各地开展学习孔繁森活动。人民日报4月上半月连续发表社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和5篇评论员文章《今天仍有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同志,曾因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两篇著名的长篇通讯里成功地塑造了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和原山西省的全国著名植棉模范吴吉昌朴实感人的形象而影响乃至感动了亿万读者与听众。如今,当又读到穆老和陈大斌同志共同采写的长篇通讯《老书记与北干渠的故事》(新华社1999年6月28日电)时,我也只能用“朴实”和“感人”这两个词来表述它。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所说,今年已 78岁高龄的郑永和虽然是又一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是新时期老干部的楷模,但穆老与“老书记”郑永…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我们和郑州大学新闻系康继民、李季韩采写的《一位锐意改革厂长的遭遇》通讯,并配了评论员文章《宋北方为什么被免职?》和本报记者调查附记,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封封赞扬信从四面八方飞来,人民日报两次辟专栏选登。河南省企业家协会理事长、郑州发电设备厂厂长雷振科深情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年九月到十一月,南方日报先后发表了二十七篇评论当前工作的通讯。这批通讯的总题叫《随行纪谈》。人民日报在今年一月间转载了其中的六篇,取名为《粤西行》。这二十七篇通讯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汇编成册,两个月内重印了三次。在出版第三版的时候,书名改成了《西行纪谈》。这批通讯是跟随陶铸同志下乡考察工作的同志,根据考察中同各级干部和群众议论的意见写成的,通讯一发表,立刻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注意。陶铸同志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西行纪谈》的写作,在“三个方面”作了“试验”。这“三个方面。当中的一个方面,是“在新闻报道上的试验”。他和同志们一起去搞《西行纪谈》,目的就是要搞一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89年第6期发表的黄秉荣同志写的《妙手著文章绿丛红一点》一文,引用《人民日报》1984年2月21日刊登的通讯《夕阳无限好黄花晚节香—记空军济南医院优秀离休干部周超》,认为这个标题用以赞扬周超的高尚情操“十分形象贴切”,唤起了读者对这种高尚情操的“景慕和向往”。我认为这个引例不妥。名噪一时的周超,经查证是个流氓,他的事迹平平,因为他不择手段沽名钓誉,宣传单位出于种种原因“避恶扬善”,人为拔高,以致把他捧成全党全军的先进典型。就在《人民日报》这篇通讯发表的  相似文献   

14.
《老台胞寻女奇遇记》在3月10日见报的当天下午,南京电影制片厂就打来电话,决定拍电影。几天后,北影也表示了同样的意向。然而捷足先登,北影的两位女同志急得流泪,只好改拍电视剧。与此同时,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与上海的《报刊文摘》相继转载了此稿。一篇通讯,讯即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反响,在《新华日报》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她之所以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缘于此石重千斤。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日报记者赵红、通讯员滕四波写的通讯《应该发生的故事》,得到了读者的好评.此文五月二日在《北京日报》发表后,很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评论.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很高兴.他说,这篇通讯内容和文字都很好,希望报纸今后多抓一些这类报道. 这篇两千七百字左右的通讯,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它有哪些特点呢?我以为,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平凡中见深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中组部有关同志在审阅孟西安等采写的《用生命播洒阳光———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好支书郭秀明》通讯时批示:“这是人民日报两位记者写的通讯稿,许多故事和细节是新挖掘的,十分感人。”原来这两位记者是随中央10家新闻单位组成的采访团到郭秀明的家乡惠家沟,晚上记者们回铜川市宾馆食宿,而孟西安等却不回城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聊天,又到郭秀明昏倒的地点查看,从而挖到了别人所没有挖到的感人细节。人民日报阅评小组在评点该报记者蔡小伟采写的《县委书记刹“三风”》(见2001年6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一文时认为:“…  相似文献   

17.
40年前,范长江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任社长,负责《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仅仅两年多,就离开了《人民日报》。可是他的办报思想和工作作风,深深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现在,追亿长江同志,爰择一二,以志永念。1949年B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许多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家都在摸索之中,以求努力适应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要求;并且希望有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好同志来加强报纸的领导工作。12月间,长江来到报社,向我们进行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8.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创刊之际,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把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人民日报的办报宗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邓小平同志题词  相似文献   

19.
言有尽而意无穷︽太行山上著巨篇︾评析孟扬河北农大坚持“太行山道路”的长篇通讯《太行山上著巨篇》以及评论《乐把知识献人民》,是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李新彦采写的。这两篇文章在1996年9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委员、国家...  相似文献   

20.
四月四日和四月九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传“绝招”》、《两粒滚珠》两篇千把字的短稿,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传“绝招”》是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史越峨写的。这篇短通讯发表十几天之内,新华社、人民日报连续收到广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十九个省市写来的九十八封读者来信。所有来信都热情地赞扬了老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