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发现特殊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存在着种种差异,一是因为他们的个体差异性特别大;二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差异性也较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抚养和教育好孩子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今后的生存能力。教育好孩子不光是老师的责任,只有家庭和学校校共同教育特殊儿童才能取得特殊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一天平的两翼,只有双方的通力合作,天平才有可能达到平衡,也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孩子的和谐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冉绍国 《考试周刊》2012,(7):188-18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住校生一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交流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父母更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可是有的父母完全依赖学校教育,这其实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一、榜样力量无穷多年师长经历,领悟了人生真谛——育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才家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如何才能让子女成龙成风呢?一是认同学校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等,全面配合和全力支持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二是用自己的榜样言行展现人活着的意义是自信、奋斗和理解,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所有的人活得满意,自己活着才会美好。教育孩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既不酗酒,也不赌博;自觉遵纪守法,诚信社交;活泼开朗,奋力拼搏;理智反省,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人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认识、情感、学习能力等,都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入学时,儿童已经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继续影响着孩子。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本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素质,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是孩子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人生关键的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9):25-2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可见,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本人针对学生家长、老师就如何构建家校共同体,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原样重复,也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因此,良好的家校联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艾玲 《家长》2022,(1):25-26
<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呵护和引导,而爱心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人常说,合作才能共赢,这话用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上同样适用。因为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最了解,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和深化。如果家长与老师,特别是与班主任多沟通、交流,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北教育》2014,(5):25-25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时间最早、内容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教育,学校与家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成为每个校长都应重视的工作。本期邀请几位校长,就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张志芬 《中国教师》2009,(Z2):352-353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2.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面对全新的环境,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点不适应.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上了一年级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读书了.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对于老师来说,最不愿意教一年级,因为有太多的琐碎之事让人心力交瘁.但是老师深知,只要一年级教好了,带上去就会轻松很多.那么,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上好一年级呢? 一、和孩子一起上一年级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家长对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农村小学家校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家校携手共育,朝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标,乘着新教育的翅膀,让孩子们在家校共育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庭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一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中起着主要的引导和影响地位,学校在学生教育中起着次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在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相似文献   

16.
王杰  郭莉莉 《山东教育》2021,(10):19-19
马卡连柯说院“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学校和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扬所,而家校共育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多数农村学校,家校共育的效果远不如城里学校。细细思忖,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即学校。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和谐的家校沟通网络,以此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对于每所学校来说都应该成为重要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的育人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无不影响着孩子的点滴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家校路路通     
马卡连柯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从理想的角度我们都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但问题恰恰在于,教师和家长作为有着不同“蓝图”的雕塑家,他们并不总是能够协调一致进行“教育孩子”这项人类生活中最为重大的工作。一方面,学校和教师根据社会要求的理想模型来雕塑孩子,另一方面,家长在不反对这一理想的同时,可能有更为现实更为功利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数十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有不少家长不是要求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反而对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这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也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缺失的一个方面。孝心教育缺失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1.家庭方面的影响。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溺爱孩子,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的坏习惯;有些家长态度粗暴,动则辱骂或抡起棍棒,使孩子望而生畏,缺少对父母的亲情;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或流离失所,缺乏应有的父爱或母爱。其中一部分孩子学习、品德都较差,个别孩子甚至对父母怀有敌意。2.学校教育方面。对传统美德的教育缺少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