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阅读     
正【梦草斋】学生时代的冰心,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寇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苦茶庵】周作人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原名"苦雨斋",后改为"苦茶庵",小小的一幅横额是沈尹默写的。书房里面一间是他读书写作之处,几净窗明,一尘不染。外面两间是书库,约有十个书架立在中间,书籍数量很大。  相似文献   

2.
名流大家情趣各异,往往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别致的名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著名收藏家丁辅之藏有"西泠八家"之首丁敬所刻印章七十二枚,故题其斋为"七十二丁庵"。  相似文献   

3.
古时不少文人墨客的名、字、号与“居室”有关。如:1.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斋:屋子,常用作书房等。)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学者、理学家。(庵:小草屋。)4.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共阅读的服务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书房"是当前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均等化与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城市书房"的实践特点、"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构建图书管理制度,保证"城市书房"正常运行;创新公共图书馆内涵,推动"城市书房"发展等几方面重要举措。希望在人们思想文化意识不断提升的作用下,各个城市能够积极建设"城市书房",为人们今后图书阅读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普庵是两宋时代生活于赣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的著名禅师。他主要通过以普庵咒、普庵实录、普庵符箓法术、慈化寺为内容的文化形态,对后世宗教与社会产生影响。《普庵家宝》是普庵对自己的禅学思想进行直接阐述的韵文。对《普庵家宝》的笺注,有助于更好把握普庵的禅学思想。普庵禅学思想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斥"凡夫颠倒"、迷失佛性的现状;劝导凡夫"离诸名相","回向十善";高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探究佛教的"本来面"。  相似文献   

6.
刘凌 《教师博览》2005,(5):42-42
施蛰存先生笔耕80余年,纵横驰骋坛,又出入史,为广大读开辟四窗,家藏中外典籍万余卷,他的书房先后有蘋华室、红禅室、无相庵、北山楼四个室名。  相似文献   

7.
"书房"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模拟题。首先是它与学生的关系密切,每个学生都有"书房",或大或小,或专用或兼用;其次是它与学习生活直接有关,可以写在书房中的学习体会,可以写书房中发生的各种趣事,还可以由此联想开去,写与书房有关的种种思想、故事。  相似文献   

8.
燕南芝庵的《唱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元人最早提及宫调理论的著作,他在书中说:大凡声音,有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本文从元代"宫调"理论应用概况、元杂剧宫调应用与燕南芝庵宫调理论的一致性、元杂剧对燕南芝庵宫调理论的发展等三方面对芝庵宫调理论与元杂剧中宫调应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能透过形式而窥其本质,寻求芝庵宫调理论的合理内核,提示人们对音乐艺术规律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书房"是一种新型阅读模式与阅读场所,致力于满足个性阅读,更加讲究定向服务于不同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人群。高校具有建设"城市书房"的优越土壤,"城市书房"将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专业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雯 《教学随笔》2013,(6):93-95
胡先骕先生所著的《忏庵诗》集不仅充分汲取了我国古代诗歌韵律的精髓,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充分表现出诗歌的美感和情韵。他虽然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在植物学界成绩斐然,著有论著十余部,尤其是发现了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但他在教育界和文学界也同时造诣颇深。作为诗人,他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捍卫者,这部《忏庵诗》就是他的代表作。该诗集所著诗歌以律诗为主,其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从诗歌中押韵的运用、词语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来分析,向读者展现诗歌中语言的声音美、意义美、均衡美及联系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书房在某种意义上就像读书人的一面镜子,或一张名片,很容易折射出主人的形象与内涵。周作人说:"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这话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书房的确不该开放。"我是周作人文章不折不扣的拥趸,在不宜开放书房这一点上更可谓是异代"同道"。我一向不愿意向人展示自己的书房,倒不是怕被别人看穿了自己藏书的简陋与寒碜,或者怕被人翻到不宜示人的"秘籍"。我的原因要简单得多,就是书房大多时候总是一派乱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对"书话"的兴趣日渐浓郁,翻箱倒柜找出久违的《晦庵书话》(唐著,三联书店1980年9月版),读之痴迷,一卷在手,轻松翻览,其乐无穷,深为此等好书被我束之高阁而羞惭。《晦庵书话》包括《书话》、《读余书杂》、《诗海一勺》、《译书过眼录》、《书城八记》。其中《书话》于1962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印行。内容多是谈论新文学时期的书人书事,重在对于材料的记录和掌故的追忆。唐发表书话,最早是在1945年6月号的《万象》杂志上,署名"晦庵"。之所以用这个笔名,是因为他曾在上海化名"王晦庵"。李广宇先生撰文称:"如果说阿英是书话的…  相似文献   

13.
书房的变迁     
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它或大或小,总能承载读书人的梦想。我家书房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1年来时代变迁的缩影。祖父的书房陈设很简单,除了一本老皇历,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书了。父亲那时尚小,对书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祖父不让他随便进那间所谓的书房时,曾随口反问过祖父:"你说那是书房,书呢?"  相似文献   

14.
<正>大凡读书人,都有一个书房情怀。读书人在此或以文明志,或以文寄情,或以文自勉。对作家而言,人生的一半在看书,另一半在写书,书房既是面子也是里子,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算是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书房之好,在于明、静、雅、趣,乐在其中。书房所承载的,与其说读书人的梦想,倒不如说寄托了读书人的种种生活状态。季羡林先生曾是北大的"藏书状元"。他的书房是相当大的,大小房间,加上过厅、厨房,还有封了顶的阳台,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单元。藏书册数从来没有统计过,总有几万册吧。在北大教授  相似文献   

15.
尺墨轩志     
徐青 《同学少年》2008,(1):48-48
尺墨轩是我的书房,门口挂着书有"尺墨轩"三个大字的匾额,落款为"徐少华"——康熙年间我们家族的一个大官。字写得很传神,纸有点儿发黄,檀香木的边框泛着古色古香的棕红。这块匾额一直是我们家族比较尊贵的物件,爸爸把它挂在我的书房门口。书房里,有一组祖传的桌椅书柜,还有一张过年时添置的床。  相似文献   

16.
普庵教于宋代发源于江西,其信仰范围覆盖闽、赣等中国南方诸省,影响十分广泛。文章通过介绍普庵禅师的来历和传说,着重阐述了普庵信仰在福建民间的流播,及其普庵咒、符、传说故事等具有明显的宗教世俗化特征;探讨佛、道兼融的普庵教教派形态和闽地普庵信仰的民间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渐丰富。许多人读书藏书,随之产生为自己的藏书室命名的想法。书斋有书房、书屋、庵、堂、观、居、轩、馆等别称,而书斋的取名更是丰富多彩,大概不外如下几类: 以书斋所在地的物来为书斋命名。明代学者杨仪的读书处庭内有桧树七棵,其书斋就叫“七桧山房”;清代学者惠周惕的庭院有红豆树一株,颇珍爱之,便以“红豆书庄”作为斋名,其子惠士奇也据此将自己的书斋叫做“小红豆斋”;清代陈介祺书房有古钟十口,自珍自爱,名书斋为“十钟山房”。其他还有“竹深堂”、“万卷楼”、…  相似文献   

18.
写给九月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个别致的雅号,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如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张溥的“七录斋”及沈从文的“小小窄而霉斋”.饶有趣味。耕耘乡村教坛教十载,我也附庸风雅.给书房命名“听月斋”.旨在表明自己亲月、嗜月的心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书屋趣话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陋室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老学庵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聊斋相传,清…  相似文献   

20.
《散花庵词》是黄昇的代表词作。与《花庵词选》相比,人们对《散花庵词》的关注相对较少。论文从黄昇《散花庵词》中的三类代表词作和词作特色等方面对《散花庵词》进行了分析,以期人们对黄昇的《散花庵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推进对黄昇词学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