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从创新投入、创新绩效、支持创新的制度方面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了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情况.从创新能力的视角揭示了河南省创新能力与现代服务业配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服务化与河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河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已经制约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制造业服务化促进河南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全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出发点评了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现状,其次,采用DEA模型从时间序列与横向比较两个方面量化分析了河南省与其他省市服务业的发展状态,特别是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的评价结果为我们深刻认识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本文还分析了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为全面推进河南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面临挑战,因此,能否在某些地区或省份进行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接,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然后结合相关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分析河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河南省,目前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都比较落后,在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上存在着明显的比较劣势.最后提出应加强自主创新,实行技术战略,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龙朝晖 《内江科技》2009,30(8):128-129
通过分析河南在服务业上的表现,得出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发展的方向。阻碍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政府对相当广泛的现代服务业限制严格,垄断严重,缺乏竞争,导致效益低下,观念落后,同时缺乏吸引现代服务业人才的良好机制。河南只有建立特色服务才能在全球化中获得良好收益。比如,采取建立品牌连锁专业化售后服务方式、提供融合式服务、建立“三网融合”等战略,发展现代物流、传统文化、会展、现代金融、主动到海外承接新型服务项目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是显示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客观描述了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得出了中国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公共因子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以及三大地区内部的省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及特征为依据,简要分析了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分类及范畴,并就如何测度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搭建指标体系,从行业发展规模、从业人员素质、科学技术水平、行业规范程度、服务形态多元化和客户满意度等6个方面选取核心指标,构建了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务业是依靠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西省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得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江西逐渐转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开始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在江西省的经济地位日益改善。但江西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江西现代服务业现状的探索,并对近几年江西省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开放条件下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贸易 和投资也逐渐向现代服务业倾斜。 山东省现代服务业总体来说发展较 慢,但其对山东经济如就业的贡献 日益增大,同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省 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总量较大, 但发展力度不够。有鉴于此,本文从 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角度出发, 建议山东省服务业循序渐进开放, 加强与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结合, 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运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统计数据,对河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河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为主,行业总体规模呈扩大趋势,从业人数逐年增多。为此,提出了促进河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服务业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耦合协调有助于推动辽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发展量、行业前景、服务能力程度、产业集聚水平四个方面对辽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辽宁服务业发展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在辽宁经济发展进程中,传统服务业由主导型转变为滞后型,而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主要驱动力,并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内在协调,二者耦合度趋于良好。最后,为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两者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政府政策、产品研发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四个因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清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规律,将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苏州服务业经济的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苏州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苏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分析了苏州服务业经济发展态势及薄弱环节,剖析了制约苏州服务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苏州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向知识经济河南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玉国 《情报杂志》2001,20(11):33-35
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是时代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河南省信息服务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分析河南省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途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科技服务业为出发点,对河南第三产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科技服务业是推动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一个二级指标,对全区的服务业发展情况,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呼伦贝尔市服务业经济的总体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尽管呼伦贝尔市服务业发展较好,担就城镇化水平进程和城市的配套设施不足等方面,使呼伦贝尔市服务业发展空间狭小,客观上制约了呼伦贝尔市现代服务业总量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是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有效途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西安市实际提出了加快西安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服务业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焦点,文章对现代服务业与21世纪发展、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先根据2005—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利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个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然后以计算出来的农业生产效率为因变量,分别以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6个细分行业为自变量,以财政支农和城镇化水平为控制变量,运用Tobit模型从总体和细分行业方面分析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整体来说,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还没有显现,现阶段还不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细分行业中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态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服务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现代服务业开始形成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剖析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和动因,接着通过现代服务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服务发展两条线索来分析现代服务业的动态演进过程,最后给出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