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麻袋馒头     
那年,我在豫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个太康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人隔三差五地来看望时,十分羡慕,于是便往家里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可是,半年过去了,他的家人还是没有来,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写了一封绝交信。  相似文献   

2.
一袋父母心     
那年,我在苏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个灶河的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属都是隔三岔五地来看望,非常羡慕。于是便一封又一封地向家中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全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了。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家里也没人来看他。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发了一封“绝交信”。  相似文献   

3.
一袋父母心     
马相才 《阅读与鉴赏》2010,(6):22-23,55
那年.我在苏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一个灶河的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属都是隔三差五地来看望.非常羡慕。于是便一封又一封地向家中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全都用在了买信封和邮票上了。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家里也没有人来看他.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发了一封“绝交信”。  相似文献   

4.
一袋父母心     
那年,我在苏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个灶河的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属都是隔三岔五地来看望,非常羡慕。于是便一封又一封地向家中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全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了。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家里也没人来看他。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发了一封“绝交信”。  相似文献   

5.
一袋父母心     
那年,我在苏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一次送来个灶河的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属都是隔三岔五地来看望,非常羡慕。于是便一封又一封地向家中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全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了。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家里也没人来看他。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发了一封“绝交信”。  相似文献   

6.
一袋父母心     
那年,我在苏北的一个劳改农场服刑。农场有个来自灶河的犯人。这个灶河犯人看到别人的家属都是隔三差五地来看望,非常羡慕,于是便一封又一封地给家里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全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了。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家里也没人来看他。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发了一封“绝交信”。他爹娘就他这一个娃儿,其实早就想来看他,只因家中实在太穷了,几十元的路费都凑不齐。当接到娃儿的“绝交信”时,老两口再也坐不住了,经过一番认真考虑和准备,他们决定去看儿子。他们把自家的架子车弄了出来,仔细检查轮胎有没有漏气。感…  相似文献   

7.
真实案例:小豪,中学生。家人发现他最近一年来有些反常:放学后不出家门,很少和同学来往,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而且老是拼命洗澡、洗内裤。父母反复问他原因,小豪诉说他感觉身上有臭味,特别是下半身。  相似文献   

8.
真实案例:小豪,中学生。家人发现他最近一年来有些反常:放学后不出家门,很少和同学来往,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而且老是拼命洗澡、洗内裤。父母反复问他原因,小豪诉说他感觉身上有臭味,特别是下半身。只要身边有人,就会这样,感觉自己身上有臭味,就害怕,就紧张。所以,他不敢与人交往。当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才没  相似文献   

9.
董纯才寒假回到了汉口的家里,他把能带回来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回家后,并将自己今后的打算也告诉了家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2012,(Z4):24-25
1983年,黄碧海出生在武昌车辆厂一个小平房里,三口之家虽称不上富有却也其乐融融。但1997年的一个遭遇,彻底改变了这家人的命运。当时他爸爸借口要做生意,带走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并且向身边的同事借了很多钱,不料这一走却再也没回来。正准备参加中考的黄碧海,开始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顶梁柱主要经济来源没有了,债主也经常来家里  相似文献   

11.
杨宁远 《河南教育》2011,(10):30-31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王军.是家里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到家庭的特殊关爱。他性格倔强,急躁易怒,缺乏自控能力,处事从不为他人着想,总是一意孤行。有一次,因向家人要钱家人没有给他.他竟然拿凳子去砸奶奶。在学校稍有不顺心之事,他就和老师顶撞。家长和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2.
董纯才寒假回到了汉口的家里,他把能带回来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回家后,并将自己今后的打算也告诉了家人。遵父嘱,董纯才先回了趟乡下老家,一是向亲友们拜年;二来向至亲的家人说明自己家的近况;三来向乡亲们告知下学年及以后去南京读书工作的打  相似文献   

13.
北方某省会城市。市长李高成自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回到该市后,赫然发现自己面前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杨诚。虽然杨诚来了才半年,但省委却已任命他主持市委工作,这个位置本来似乎是为李高成准备的。 生活中的李高成,有一个温馨的家,贤淑的妻子吴蔼珍和一个当作宝贝一样的女儿。只是女儿天生弱智,妻子便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家里。   好不容易与家人团聚,一只电话却将他从床头惊起,原来,李高成曾经工作过的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正在厂区聚集,准备到市府请愿……   中纺厂是李高成永远割舍不了的情结。6年前,他就是该厂…  相似文献   

14.
赶猫     
家里跑来了一只野猫,它几乎每天都在干坏事。奶奶买来做菜的鱼和家里母鸡下的蛋都被它偷吃了。家人都很讨厌它。  相似文献   

15.
被狐狸骗走那块肉的那天晚上,乌鸦一夜都没睡觉,他在想着对付狐狸的办法。想呀想呀,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早上,乌鸦悄悄地飞出去,叼了一块肉给他的孩子作早餐。然后,乌鸦又飞出去叼了两块像肉的木块回到家里。“嗯,一切都准备好了。”乌鸦心想。这天,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乌鸦和家人用过早饭后,出来一看:“这么热的鬼天气,狐狸肯定要睡到中午才出来觅食。”于是,他叼着木块在洞口观察。果然不出乌鸦所料,中午,狐狸出洞去看看哪些东西能做他和家人的早饭———其实已经是午饭了。狐狸的鼻子刚一伸出洞,乌鸦便迅…  相似文献   

16.
张莉 《学前教育》2010,(9):11-12
天天(匿名)是一个6岁的男孩。在家里,他是个倍受关注的“小王子”,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其各种要求,无论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天天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哭闹和发脾气就是他的回应。家人对他众星捧月般的关爱,使天天成为幼儿园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7.
22年前,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海岩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就不看电视了,准时回到自己的小屋。家人都以为他是去睡觉了,其实他在偷偷摸摸地写一部长篇小说。当时家里还没有空调,小屋里非常热,但他天天坚持写到深夜。写完多少,他就往壁柜里藏多少。  相似文献   

18.
名人之家     
<正>从前,有一个人出了名,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家里都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正常生活。于是,他和家人躲了起来,搬到另外的地方居住。名人躲藏起来以后,人们还是不断地到他家里去,参观他的房子以及他用过的东西,搜集他曾经说过的话和他的经历。由于寻访他家的人太多,他的家里渐渐有了看门的人,卖票的人,卖书的人;后来  相似文献   

19.
杰西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孩子,就连遭遇的烦恼也是那样普通:他住在小镇最偏远的地方,在同学的眼中,只有乡巴佬才会住在那儿;他热爱跑步,可是贫穷的家庭不能给他买一双新的跑鞋;杰西在学校常常被欺负、被戏弄,因为自卑他只是以忍气吞声来应对,回到家里,除了做家务时会被家人想起,杰西也很难从四个姐妹身上赢取父母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2)
张贤亮是知名作家,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牧马人》曾轰动一时。如今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圈内盛传的中国作家“首富”。张贤亮当过“右派”,在宁夏劳改22年。狱中,他把惟一能读的《资本论》读了又读,悟透资本运用之道。劳改释放时来到一个叫镇北堡的地方,此处一片苍凉,莽莽荒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