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为卫星业务正常运行提供着可靠支撑,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异常发现和处理的时效性,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现有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运维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2.
太阳电池阵是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关键设备之一,卫星入轨后太阳电池阵从收扰状态展开成工作状态,成为卫星的发电厂。太阳电池阵展开时的运动特性参数,不仅会影响展开的成败,而且也会影响到卫星的姿态控制,为此在地面测试中测量太阳电池阵展开运动特性参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测量太阳电池阵展开运动特性参数的原理与方法,并在三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中使用过,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1.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地面对人脚的静摩擦力对人做功吗?人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地面对人脚的静摩擦力方向与人的行走方向相同,但人脚没有在静摩擦力方向上发生位移,所以这个静摩擦力对人不做功.  相似文献   

4.
莫非 《少年读者》2008,(7):48-49
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人打比方说:这是土地公公在地面下打喷嚏,喷嚏震得地面抖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为卫星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支撑,为保证该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需安排值班人员值班。为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自动化程度,在现有值班安排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值班软件的设计需求,然后对该值班软件的各组成模块进行详细的功能设计,并给出了相关值班表的显示页面和显示内容,最后针对各模块的具体功能,介绍了该软件利用“APP式”移动办公模式进行开发的优势,以及开发工具包选择与界面设计。  相似文献   

6.
林瑞汉 《物理教师》2011,32(6):46-47
问题.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在一水平地面上运动,若自行车以速度v转过半径为R的弯道,自行车的倾角应为多大?自行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相似文献   

7.
假设有一根绳子正好能绕地球赤道一周,如果把这根绳子加长30米,还绕赤道一周,并使绳子与地面的距离相等,那么地面到绳子之间的高度能通过一列火车吗?  相似文献   

8.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翘翘板吧?一条长长的板子,两边一样多的小朋友,忽儿你高高跃起,忽儿我飞离地面,我们的个头也在不断地翘一翘中长高了。  相似文献   

9.
水的秘密     
设计意图:自由活动时,班上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跑进卫生间玩水,把地上弄得湿湿的、滑滑的.可是,开窗通风后,孩子们会发现地面上的水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地面上的水去哪儿了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仔细查阅资料后,发现绘本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刚好能解开孩子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发射的气象卫星越来越多,在轨的气象卫星个数不断增加,地面站的接收任务也不断增加,在地面站接收卫星数据时,可能出现数据混乱即某颗卫星对应的原始数据中存放其它卫星数据的情况,以及轨道冲突时卫星接收数据缺失的情况,在现有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这两种情况均会造成卫星各级产品的缺失。针对这两种情况,在现有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基础上,以风三卫星原始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技术,以提高异常的发现时效和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11年第2期有一篇题为《拉物滑动的省力分析》的文章.文中讨论的问题如下. 如图1,当我们用力F在地面上拉动一质量为m的物体进行相同状态的运动时,究竟是拉力F与地面所成夹角θ越小越省力,还是越大越省力?  相似文献   

12.
四月的一天,下了一夜的雨,地面淋得透湿。直到清早雨停了,我看到院子里有三十多条蚯蚓在水泥地面上慢慢的蠕动,我很是好奇。当我中午放学回家再一看,这些蚯蚓已变成“蚯蚓干”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出太阳后,这么多的蚯蚓不往土里钻而集体“自杀”呢?  相似文献   

13.
例1从地面以速率v1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由于空气的阻力,小球落回地面时的速率减为v2.若空气阻力f与小球速率v成正比,则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所经历的时间多长?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的质量是百年大计的关键,而水泥地面的质量是建筑施工诸多环节中的一环。本文指出水泥地面质量的两大通病,一是地面起砂,二是地面空鼓。作者分析这两大通病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预防措施和治理办法,这些举措无疑会对建筑施工特别是对水泥地面施工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知道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且通常情况下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地面上的物体肯定会受到地球施加的万有引力,但能说地面上的物体肯定受重力吗?  相似文献   

16.
自1960年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问世以来,世界上已经发射了200多颗气象卫星。这些卫星遨游太空,俯瞰地球,日夜不断地观测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把过去从地面单点观测转为从空间全面监测,使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进入现代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学生经常会问:人走路时是怎样前进的?对这个问题,高中物理课本中是这样解释的: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而有些资料上讲得更加明确:地面给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向前运动。但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人走路时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果是静摩擦力,与地面没有相对位移,人又是怎样前进的?  相似文献   

18.
小镇夜景     
晚饭后我们干点什么呢?什么干的也没有,只好摸黑打篮球。 后来,我们发现离篮球场不远的门房处来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她看起来有点急迫,正和门房刘师傅在说着什么。应该是听到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了,所以她边急迫地说,边不断向球场这边看。不过我们能确定的是,她什么也看不到。  相似文献   

19.
完美矩形     
同学们对装修都不陌生吧,看着客厅里铺设的各种花样的地砖.看着由一个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砖组成的整齐划一、光洁鲜亮的地面,同学们一定会啧啧称赞.不知同学们想过没.若客厅里的矩形地面上铺设的正方形地砖大小各不相同,砖与砖之间、砖与墙之间没有空隙,并且能使每块正方形地砖都保持完整.那岂不是更新颖别致?其实,这种新颖别致的图案,就组成了一个完美矩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每天,电视里的气象卫星图都会把变幻莫测的天气形势准确生动地传递给人们。然而有谁知道,这样及时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呢? 寻求答案还要上溯到40多年前。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使气象卫星及其应运而生的卫星气象学得了迅速发展。国际上使用的气象卫星有两种:一种叫极轨气象卫星,距地面高度为800-1000公里。沿南北方向经两极附绕行。一种叫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相对静止于赤道某地上空3.6万公里处,可以观测到全球近1/3范围。我国是从70年代初开始利用自己研制的设备来接收美国极轨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