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头和结尾是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他们在这方面也多有论述。明人谢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可见章的开头结尾之重要。  相似文献   

2.
开头和结尾由于在文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着特殊的功用,所以历来被作家所重视。古人就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明代的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些都强调了开头和结尾在文章结构中的地位。下面,笔者就自己平常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关于开头结尾的一些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古人常用“凤头”、“豹尾”来形容一篇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篇文章,开头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小觑结尾。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余风不畅。比《周易》所谓‘臀无肤,其行次且’也。”可见,只有好的开头不够,还需附之以好的结尾,这样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头难起,尾难收”,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千万不可轻视的。“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尾结得好,能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正如明朝许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我谈谈关于记叙文的几种结尾方式,以供同学们在作文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诗词收束如同文章结尾,无固定程式,但都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我们从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古代诗词中,可看出结句的不同方式。一,以反问作结。反诘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加强所肯定的意思。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反问更强调了诗人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显示了李白反抗的性格。又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说明诗人壮志不已,深刻地抒发了作者以廉颇自况而不为重用的愤慨之情。二,以设问作结。诗词收尾,以设问增强跌宕起伏,留下深思的伏笔。如白居易《琵琶行》结尾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从侧面表现诗人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能抹煞中间内容的70%的效果。难怪人们常将开头和结尾称为“黄金位置”。明代文人谢榛曾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写文章开头要出语不凡,震人心弦;结尾要清亮激越,余音绕梁。教师课堂教学的开头和结尾,是其教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增强设计意识,以使其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精彩迷人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笔者针对考生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临场作文结尾的技法较系统地进行了强化训练。具体做法是: 首先,让学生懂得临场作文结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它。一般而言,临场作文必须有个结尾,用来照应开头,强化中心。而评卷者快速扫瞄时很注意的就是标题、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肯定被评卷者重扣。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终篇之际,当以媚摄魂,使之执卷  相似文献   

8.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  相似文献   

9.
本刊去年第九期我写了一篇《写好开头和结尾》,谈了应试作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我说“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之重要怎么估价也不会过高”。但究竟怎样开好头结好尾,我没有具体谈,后来有位朋友读了我的文章说:“你这不是博士买驴吗?既在做识途的老马,何不试试看?”我想朋友的话说得对,何不试试看?记得在上一次那篇文章里我曾引了清人李渔(笠翁)《闲情偶寄》里的一段话,其中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云云。其实在这段话之前,李渔还说过几句更明白易晓的话,他说:“场中阅卷,看至第二、三行而始觉其好者,即是可取可弃之文;开卷之初能将试官眼睛一把拿…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开头和结尾的艺术要求合理设计课堂的导语和结语,充分体现首尾呼应,使课堂结构更加完整和精巧。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讲的就是文章的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如果把语文整堂课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导语就是序幕,序幕表演精彩,  相似文献   

11.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他的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响亮,如爆竹炸开,使人为之一震;而结尾要有韵味,如巨钟撞响,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语文教学如同写作,固然要重视课文  相似文献   

12.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堂教学也需如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清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对新课导人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3.
明代文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振;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导人,有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主体探究,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写作文 ,往往为开不了头而苦恼 ,即使开了头 ,不是离题太远 ,就是过于突然。结尾时 ,又往往是画蛇添足或是生搬硬套 ,空喊口号。为此 ,我在阅读教学中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落实开头 ,训练结尾。重点训练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1)开门见山。如四年级上册中《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 :“我的故乡在江南 ,我爱故乡的杨梅。”指导学生抓住总起一句 ,点明题眼 ,定下全文的写作支柱。根据这种的开头方法 ,教师可出这样的作文题 :《我的好朋友》、《我爱家乡的柑桔》、《我的家乡》 ,让学生按照“开门见山”的方法写好以上题目的开…  相似文献   

15.
钟明 《语文学习》2020,(3):32-33
师:在诗词中,全篇的最后一句被称为结句,又称尾句、落句、末句等。词人写词,词评家评词,都十分重视结句。清代韵学家沈谦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着一实语,败矣。”对于《沁园春·长沙》的结句,我们也可以根据沈谦的见解来鉴赏。如果本词的结句是“着一实语”,也就是直白的表达,应该写的是什么内容呢?生:回答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明确指出主宰国家命运的是“同学少年”。  相似文献   

16.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堂教学也需如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清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新课导入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7.
一、抓重点句 重点句指的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中心的句子,它对全文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海底世界》中的“海底世界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和《寄菜刀》中“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就属这类句子。前两个位于课文的结尾,是总结句,后一个位于文章的开头,是总述句。它们都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体现了全文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诗人对于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相当重视的。自居易有言:“首句标其日,卒章显其志,诗三百篇之义也。”乔吉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日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旧谢榛更具体提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要求。相比之下,有人更直接认为:“一篇全在句尾,如截奔马。”“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正是由于历代诗人的刻意追求,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的结尾变化多端,成为诗歌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刘禹锡诗歌的结尾尤为出色,往往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尽在情理之中,从而形成“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头难起,尾难收”,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千万不可轻视的。“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尾结得好,能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正如明朝许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我谈谈关于记叙文的几种结尾方式,以供同学们在作文时参考。一、巧合式。文章结尾处不是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来安排人物的最终命运或事件的最后结局,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带…  相似文献   

20.
结句收尾,这是诗文谋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学者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结尾犹如人晚年的节操,何等关键!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以点睛。”写文章也是如此:“头难起,尾难收。”怎样收尾?什么尾好?元人乔梦符认为结句当如“豹尾”:结实、有力。明人谢榛以巧妙妥帖的比喻说得更为形象:“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钟一敲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何等动听!其实,尾无定法,变化多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04年部分满分作文的精彩结尾:精炼简洁,蕴含哲理文尾收束,干净利落,精炼简洁,语言含蓄,言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