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仅以知识"够用"、能力"过硬"的标准来培养学生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软实力的培育。软资源、资源的柔性运用是软实力必备的基本要素。高职学生拥有相应的软实力基本素养,对他们就业、生存、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除了掌握职业技能外,高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软实力"对其实现全面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不断创新的高职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对学生"软实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增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质量,就要从教学理念、采用模式、课程设计等高职教学改革方面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丰富。提升高职学生软实力,必须构建牢固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培育体系,包括目标管理的组织体系、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社会实践的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的项目体系等。同时必须对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进行质量检测和效能评估,制定和实施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具有专业技能已经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样的趋势给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高级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即"软实力"的提升方面,高职语文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促进高职教育致力于学生软实力的提升,构建能力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管理类学生"四种能力"培育过程中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广西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加强高职管理类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为核心,提出了开展高职管理类学生"四种能力"培育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高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回应企业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诉求,高职院校理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树立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关注高职学生的技能水平,更要聚焦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从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其社会能力形成、发展的心理成长过程等纵向角度,构建高职学生社会能力模型。对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结构进行三个层次的纵向剖析,分解为九个维度和十七个要素,为高职学生社会能力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胡卫东 《教育与职业》2012,(30):125-127
高等职业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有可能摆脱"只见改革项目,不见职业能力提升"的"高等职业课程改革陷阱"。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育的广西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目标与内容,形成有利于职业能力培育的课程体系,这对我国及广西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课程开发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芮明珠 《职教论坛》2017,(29):42-45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围绕"素质"与"能力"两个中心,提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通过对我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与分析,并结合学生特点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设计与实践,力图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全国就业形势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只有努力增强高职学生就业资本,增强其服务力,才有助于拜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本文以医学生为例,从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储备、技能提升与转化力,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认知及管理沟通软实力等综合素养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只有处理好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较少课时与较多内容、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高职数学教学要求与学生水平差异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为专业服务的功能和素质培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把"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分析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现状和成因,加强领导,准确定位,把握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教育的发展方向;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方法,把职业能力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活动载体,协同育人,营造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育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开始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质,许多高职院校选择与企业合作,建设"校企共同体",虽然很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其社会能力却有待加强,"校企共同体"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能力的培养,力求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贡献出他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容乐观,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偏少,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稳定率不高,综合职业素养亟需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工匠人"的目标,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工匠文化的培育,将专业建设与工匠文化有机结合,通过"产教融合"助推学生工匠品质的形成,以"双师"素质引领高职学子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全方位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学生职业"软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软能力"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熏陶、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可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去实现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的现状调查,了解到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以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并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终极目标。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功能、开放式管理模式及其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实践证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致用性"特色及"向全院开放、向全员开放、向全时段开放"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积极发挥实训基地功能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确实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总结与反思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四种能力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四种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职业能力是衡量高职学生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至关重要。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能力评价存在着高职特色不明显、评价人员成分单一、评价功能简单、评价体系内涵贫乏、现实性与发展性缺失等问题,根据职业能力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色,科学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