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社会有一种玩世界新潮,什么都是“真好玩”,但仔细一想觉得生活其实不是玩出来的。现代体育比赛要是在原始人的眼里,肯定觉得可笑。任何一个原始人绝对比现代体育明星穿着跑鞋跑得快。原始人每天后面被野兽追,或饿着肚子追野兽,能跑不快吗?现在的青年人已经没有20世纪中国人的尚勇之气了,肌肉都是在健身房里而不是在大自然中,  相似文献   

2.
忽然想到,朋友中或熟人中一些当初堪称模范的婚姻,现在几乎硕果无存了.我不由为之唏嘘,恍然觉得普天下的婚姻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婚姻如何能长久,实在是令现代人大伤脑筋的难题.当然,长久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可是,长久终究是婚姻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只是浪漫一场,不想长久,就完全没有必要结婚.结婚意味着两个人不但相爱,而且决心天长地久地相爱下去,永不分离.在这意义上,婚姻就不只是一纸法律证书,更是一个神圣的誓约.  相似文献   

3.
我对婚姻的看法是:婚姻是有责任的,感情不是所向披靡的。我觉得,现在社会的价值观还没有到让人悲哀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段从学:我觉得我们的对话陷入了一个陷阱,一开始就把阿来先生定位为一个藏族作家,在用汉语写作这些现成的概念,现在好像一路在解构这些概念,体制人类学、文化人类学都不支持这种想象.我倒是觉得阿来先生一开始谈的有点意思,《尘埃落定》你不是放在汉藏之间,而是放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所有的问题,母语和新的语言当中,转换到个人身上,你已经熟悉的东西,可能也有没有熟悉、未知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文字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怀疑这一点,想象原始人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所经历的痛苦绘画过程,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字的发明所带来的信息交流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从最初的一个图画的时代进入到一个文字的时代,然后现在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又有回归图画时代的趋势,不过这里的这个图画已经在很大意义上不是原始时期我们所指的图画了。  相似文献   

6.
忽然想到,朋友中或熟人中一些当初堪称模范的婚姻,现在几乎硕果无存了。我不由为之唏嘘,恍然觉得普天下的婚姻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婚姻如何能长久,实在是令现代人大伤脑筋的难题。当然,长久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可是,长久终究是婚姻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只是浪漫一场,不想长久,就完全没有必要结婚。结婚意味着两个人不但相爱,而且决心天长地久地相爱下去,永不分离。在这意义上,婚姻就不只是一纸法律证书,更是—个神圣的誓约。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既不是心胸狭窄,也不是意志薄弱,更不是品质恶劣。它和感冒一样,是一种疾病“社会上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我的领导,他们都觉得没有这种病,总认为抑  相似文献   

8.
我常常对文学很不自信了,因为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对文学都没有兴趣了,年青人对唱歌呀,更小的人对漫画呀,成年人对挣钱呀这方面的兴趣可能更浓一点,而文学自从进入九十年代后,大家已经不是那么热爱了,或者说是对有一些作品,一些像我这样的人写的作品没有多大兴趣了。所以我经常会有点不自信。但其实做过一些讲座后,我觉得还是可以慢熳找回一些自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在摆脱现在,逃离让他不满意的东西.他要奔向哪里?不知道.只是无时无刻不在移动,没有根基地悬浮在这个社会之中.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悬浮社会".这种普遍失根的焦虑心态不止发生在中国,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多数普通人,都在经历着期望与现实的断裂而造成的焦虑和身份迷失.  相似文献   

10.
(二)比喻要通俗.新闻是写给广大读者阅读的,所以新闻中用的比喻也应注意通俗易懂.现在,有些新闻中的比喻,有意追求神平其神,使人们读后不是一目了然,而是越看越糊涂,这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和作用.有的同志举出一例:报道英雄人物时,常用“冰山上的雪莲”之类的比喻.其实,见过冰山上雪莲的人虽然不能说没有,毕竟是极少的.新闻中用这样的比喻,只能使大多数读者看后感到茫茫然而已.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肯定是掠夺.而且这一天如果到来的话,对传统书业将是灾难性的.这一天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到来?我觉得是因为还有两个技术瓶颈没有解决.而这两个技术瓶颈书业的人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2.
巴楚  何文  昕彤 《出版参考》2009,(3):42-42
贵州有个作家叫何文,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有点不可理喻。一个作家,按说其生活方式应该是和时代合拍的,但在这方面何文可说是个落伍分子。他的这个落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BB机流行的时候,他从没有带过这玩意儿;二是在城市手机普及甚至频繁更换的今天,他至今也没玩这人与人之间方便联系的现代工具;三是现在写作的人,连比他老很多的老作家们都改手写为电脑写作了,可他还是顽固不化地用那只手吭哧吭哧地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听过"哲学史",面对哲学史,想必内心都是五味杂陈.有人觉得,这是吃饱没事干才值得关心的;也有人觉得,这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碰触的.有人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初步了解的;也有人认为,这是哲学科班生才需要研读的.  相似文献   

14.
赵:郝总编,您好! 有个传媒界的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段子,说现在的传媒业就好比是在过一条河,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过到一半很多人觉得这条路很艰难,过河的人又多,竞争太激烈,于是想掉转回头.回头发现更可怕的是,又有一大批人正卷起裤脚向这边走来.这个段子很真实地反映了现在不少传媒人的生存状态和对自己职业的一种心态一一爱恨交加、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有很多人在说Web2.0,最近批判Web2.0的声音也比较高,我觉得夸大和批判都是不对的,实际上Web2.0或者说第二代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的进入到我们的网络当中.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实际是一个双层的互联网络,大多数的用户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连到他想要访问的网站,这是我们现在网络主要的服务方式,它是以Web网站为中心的.最近我看了一份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有很大的启发,互联网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体现,报告中举了一个芙蓉姐姐的例子,芙蓉姐姐从她诞生到家喻户晓所用的时间和成本比起一个同样的影视明星来说都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网络具有非常强的传播力量,这一点我们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五一放假,每天晚上九点都盯着看中央电视台2频道播出的《资本市场》。我周围的人都有点奇怪,我也觉得奇怪:我一不是股民,二没有从事与金融有关的职业,为什么晚上会惦记着看这个节目?是因为在这节目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9,(3):8-8
关于如何办好《新闻与写作》这样的新闻理论刊物,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要研究,就是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的新闻理论建设是我们现在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新闻理论吗?我很怀疑。中国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我觉得还没有建立起来。现在,我们搞的新闻学不是西方的,就是传统的,而传统的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是前苏联的。传媒当下沦为了一种经营手段,再进一步说就是产业化的营利工具。那么,传媒本质的社会功能到底是什么?许多人没有弄清楚。  相似文献   

18.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萧袤的短篇童话集《波波熊的故事》今年出版了。这本近似方形的小儿书一拿来我就一口气读了数章,只觉得我与波波熊似曾相识。也许是自己心理发育迟,"内模仿作用"比别人强烈一点,形象思维退化慢一点,直到中学还是个孩子。后来上大学,现在的大学也是个现代社会,一切纯洁的心灵都会蒙上尘垢--所以我说是似曾相识,而不免还是隔膜,难怪读着读着有点昏花,不为里面的奇思妙想所动,终于还是暂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社会新闻,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耳朵”,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的一定的心理需求。我认为,在目前大量的新闻节目类型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有力武器,但是即便是反映百姓身边事的社会新闻,有时候也不是总让人觉得那么贴心,甚至有些新闻因为报道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受众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受众的逆反心理,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理解受众心理,对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