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宏俊 《新课程研究》2010,(6):173-173,181
为了强化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试图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提高挫折排解能力。挫折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和积极评价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植健康心态,激发学习潜能等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表现手足无措,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挫折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增强其意志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体育长跑项目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之一,通过体育教学的开展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从挫折教育研究、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意义、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教学体现了实践性、群集性以及互动性,这些特点使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当代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学校里的体育教学通过挫折情景设置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使其树立坚毅的品格。所以,体育教学在学生养成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沈军明 《生活教育》2012,(16):69-70
体育教学开展挫折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无法代替的效果。为此我们开展了体育教学对提高初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此实验研究,通过体育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学生性格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创建良好挫折情境,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注重建立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确保挫折教育效果。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挫折教学的措施,并探讨了抗挫折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能够对于人们的身心进行一个很好的挫折考验,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挫折教育,对于中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以挫折教育内涵作为研究基础,分析挫折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原因,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出几点有关建议,主要就是希望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依据“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在田径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初步探讨了在体育田径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探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一些实施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何为挫折教育,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孩子受到困苦的磨练,经历挫折和失败的体验,以培养其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和奋发进取精神,其任务是提高人的挫折和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device that counselors may use as a reference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unseling theory and technique.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a single transaction between counselor and client. The acronyms FACTS and CRACKS suggest the structural dynamics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client's cognitive field as the counselor performs in two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ounse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19.
20.
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ondon Associ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s a subject group that was founded in 1947 to ‘provide a live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o undertake the practical study of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he early history of this Association,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edagogy and practice is the subject of my current PhD research. Within this work are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ubject English, the curriculum, and the ways in which members of a subject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to effect change.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backgroun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and begins to point towards some potenti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subject and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 After two decades of top down, centralise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round English pedag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se questions are worth addr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