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没有正向思维也就没有逆向思维,它们相辅相成。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  相似文献   

2.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没有正向思维也就没有逆向思维,它们相辅相成。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12)
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常规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相辅相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很多数学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很难获得解决,如果改变一下思维方式,采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就可以使问题很方便地解决,甚至可以得出一些创新的解法,获得一些创新的成果。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4.
陈宝仓 《甘肃教育》2007,(11S):43-43
数学思维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正向思维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解题时,往往偏重于正向思维,而不善于逆向思维。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尤为重要,数学中的正向运算与逆向运算,就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将其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互逆关系,如:互逆定理、互逆公式、互逆运算、互逆变换、互逆对应等等。教材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知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春光 《新职教》2000,(8):41-41
心理学把从对立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叫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力是指从正向思维序列到逆向思维序列的转换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是思维的创造性和独创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可逆知识的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从中学数学教学这个层面来思考,创新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有新的发现,在思维层次上有新的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按照思维过程的指向性来划分,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逆向思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由此寻求出解…  相似文献   

8.
正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来分,思维分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按思维过程的指向性(方向)来分,思维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它们有各自侧重的思考方法,也有交叉或重叠的部分,如,逆向思维就属于发散思维的范畴。无论是何种思维方式,都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一、逆向思维的价值数学中的逆向思维有两个特征:(1)可逆性。即反过来思考,如,逆题目结论,逆推理方法,逆序转化等。(2)双向性。即正反交叉思考,解题时将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过程来讲,思维方向有两个序列,正向思维序列和逆向思维序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书本概念、定律、公式等,正向运动,而忽视逆向思维.正向思维容易培养和形成,也容易被人们所注意,而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不如正向思维那么顺利、迅速.一个思维在  相似文献   

10.
可逆关系是数量关系的基本内容,对这种数量关系的认识能力,表现为可逆思维能力。可逆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高低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需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可逆思维能力培养。利用知识的可逆关系,培养可逆思维能力思维的方向有两个序列:正向思维序列和逆向思维序列。思维的可逆性,意味着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在  相似文献   

11.
逆向思维是发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它与创造性发明和发现的思考方法紧密相关,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逆向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会运用逆向思维的学生很难学好数学,而善于交替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学数学,则是学生思维成熟的标志。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正向思维的训练,从而导致了正向思维的习惯抑制了逆向思维的发展。为了促使学生学好数学,进而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数学教师切不可忽视逆向思维的训练。我在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把从对立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叫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是指从正向思维序列到逆向思维序列的转换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是思维的创造性和独创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可逆知识间的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褚小兰 《甘肃教育》2005,(10):44-44
数学思维分正向和逆向两种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正向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数学中的正运算与逆运算、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函数与反函数、综合法与分析法以及分式的正反使用、等价命题的充分必要性等等都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把这两种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整式的运算”中如何巧用逆向思维解题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常习惯于正向思维,而忽视逆向思维的运用.然而数学知识本身充满着正反两个方向的转化,如运算与逆运算、全集与其补集、映射与逆映射、函数与反函数、相等与不相等、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互斥事件的概率等.为了优化学生思维的各种品质、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诸多方面,可以细化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获取和信息评价等能力,信息检索课正是基于上述培养体系,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并通过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系统完整和突出重点、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几种关系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在对信息进行重组的基础上形式信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而善于交替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学习数学,则是学生思维成熟的标志.为了促使学生学好数学,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数学教师应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重视发散思维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过份强调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忽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教学,这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因此,教学中强化发散思维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正>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而善于交替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学习数学,则是学生思维成熟的标志.为了促使学生学好数学,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数学教师应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1逆向思维受阻的原因在自己长期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造成在解题及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田静云 《教师》2013,(28):69-69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在作文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即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有了创新思维,学生就有了创作的兴趣,创作的激情;如果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再具有创新思维就如同给自己增添一双翅膀,就可以写出富有新意的佳作来。  相似文献   

20.
殷志平 《科学教育》2004,10(2):12-13
反向教学是遵循逆向思维形式,采用“否定”、“排除”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授课方法。反向教学与正向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打破学生习惯于正向思维的定势,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是正向教学与反向教学交叉、互补、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