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的社会主义者,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者,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进一步回答好"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性重大课题,首先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一个半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一、马恩经典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主张公有制,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特征在于:(1)它所要消灭的不是一般的私有制,而是资产阶级的私有制;(2)它所主张的公有制不是一般财产的"共有共享",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有过重建"个人所有制"之说,恩格斯指出:它是"以自由劳动者的协作以及他们对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为基础的"。这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是指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析了我国家庭财产制迄今已经历了一个由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共同共有制与约定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并存时代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财产按份公有制是我国当今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家庭财产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家庭财产制应当采取和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我国当今家庭财产制形式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公有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方向性的预测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然而,社会主义各国建设实践说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共有制吸纳了私有制和公有制的精华,把私有制那种清晰的产权和公有制的共同占有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与公有制是否兼容,一直是理论界争论颇大的重要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以公有制来否定商品经济的观点。近年来,又冒出了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由来否定公有制的主张。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主张实际上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商品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毫不相容。然而,问题不在于人们对此看法如何,更重要的是这个观点一直被人们反复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这样一来,即使认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能够兼容的人,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时,也只能要么遵循这种思路去寻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私有制“痕迹”,要么就是脱离  相似文献   

5.
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但消灭私有制的方式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以竞争方式消灭私有制,其前提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平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孵化器是股份制企业,其关键是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经典论述和不同的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基础上,探讨竞争与消灭私有制的关系,评析布哈林的经济"排挤"思想。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以往对史前社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化晚年马克思特别是其《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思路,写作了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研究著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前社会理论,完善了唯物史观。在这些研究中,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史前社会历史分期的方法论原则;依据两种生产理论阐明了史前社会的结构;系统地阐明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通过对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原始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比较,证明了东方农村公社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从所有制角度研究、认识历史,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事实上,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所有制的两次大转变,即两次否定问题。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包括奴隶制、封建制)的过渡,即实现、完成了第一次否定;从资本私有制这个私有制最高形式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迈进,则实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否定。由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公有制,人类完成两次否定过程,达到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实现人类社会一个圆满的结局,即黑格尔所谓的“圆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晚年倾心研究“上古历史”一方面是要弄清楚第一次否定过程,另一方面要为第二次否定寻找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财产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它几乎存在于他们各个阶段的作品中。受着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直接指向私有财产所有制,与此相应,提出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共产主义的财产公有制取代财产私有制的针对性方案。然而从德文词汇上来看,与私有制相对而言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可以用"公有"、"共有"、"公共所有"和"社会所有"等不同方式来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提出了"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概念。对此,我们尝试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本为阅读基础,在不同表达方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上进行关联性认识,并通过这样的认识进一步获得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准确理解,进而对事物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职工的双重主人地位李光远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过程中被支配被使用的对象即客体变为生产的主体,雇佣奴隶变成公有制财产和生产的主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职工...  相似文献   

10.
一、小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结论是非常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学说的重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把商品经济当作与私有制相联系、与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念,认为马克思是把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条件;在私有制产生之前和私有制被消灭之后,都不存在商品生产,产品并不表现为商品,因而也不存在商品交换,存在的只有产品交换。近些年来,在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漫话质数     
质数也叫素数,是指除了1和本身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质数在自然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每个大于1的自然数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质数的乘积.关于质数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结论,因而在这个领域里充满了问题与猜测。这些问题吸引着人们,其中有些问题已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解决,也有不少问题至今仍知之甚少。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研究质数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的文明时期.公元前500年左右由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领导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研究过质数.而公元前300  相似文献   

12.
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是恩格斯研究远古人类社会的名著,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光辉范本。虽然读起来似觉枯燥,但却是治史者的必读教材。它不仅揭示了原始公有制社会产生发展以及家庭、阶级、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所有权的提出是对传统所有制及其《物权法》的突破。公司尤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社会化企业,突破了传统私有制和公有制的束缚,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所有制。它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克服了传统私有制的不足,而且也解决了传统公有制的缺陷,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明显稳定性”及其强劲发展势头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未预料到的。对于后发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应当重走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阶段,也不应当重走前苏联东欧国家等后共产党经济中所出现的非法的和半合法的私有化,否则我们永远滞后于人并重演历史悲剧。公司作为社会化企业,足以让我们对传统的私有制和公有制进行反思,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这里所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与我国解放前依附于私有制的个体经济有质的区别,也不同于三大改造完成前的个体经济,而是在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个体经济.从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和劳动产品由劳动者支配来看,它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某些特征,但它的生产资料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和产品的销售又得依附于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说明它跟公有制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起来说,这种个体经济应属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它包括个人经营的小手工业,零售商业,服务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1995·2期刊登了四川西昌师专徐品方同志的《绝对值概念的争论》一文,他谈到了有关绝对值的定义,绝对值定义争论的历史回顾以及他自己的定义改革设想。对于前二者,我毫无异议,但对他给绝对值下的定义,不敢苟同,略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上认识公有制市场经济的建立余金成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体制的选择,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简称公有制市场经济)开始建立。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次革命。迄今为止,历史上只存在过私有制的或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17.
一、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科学预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全面系统、精细深刻地解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特征和历史必然性,而且还对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了科学预见。他明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消灭以后,摆脱了被剥削和被奴役地位的、在人身上和经济关系上都自由的劳动者将组成“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其主要经济特征有:第一,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同上)因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为社会所公有;第二,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社会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劳动者“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鲁宾逊的  相似文献   

18.
从所有制运动规律看 ,生产资料所有制可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两种类型及其单一私有制、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四种结构。所有制的内在矛盾主要是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中所有制构成表现为上述四种结构 ,其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矛盾的结构形式成为现代社会所有制运行中的主要活力形式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不同的是 ,资本主义推崇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推崇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从而标明了它们的不同社会性质。我国属后一种结构形式 ,对我国当前的这种所有制结构的理解 ,应坚持矛盾论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19.
从所有制运动规律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可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两种类型及其单一私有制、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四种结构。所有制的内在矛盾主要是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中所有制构成表现为上述四种结构,其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矛盾的结构形式成为现代社会所有制运行中的主要活力形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不同的是,资本主义推崇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推崇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从而标明了它们的不同社会性质。我国属后一种结构形式,对我国当前的这种所有制结构的理解,应坚持矛盾论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20.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贯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我们长期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必要条件。据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辨证统一关系,并依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