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韩愈现存的三百余首诗歌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诗歌具有悲凉意味,然而韩诗雄奇与谐谑的外表掩盖了悲凉的内蕴,故学术界较少论及韩诗悲凉一面.韩诗中的悲凉之作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四类,即对亲友的哀痛相思之作、仕宦不顺、处境困顿之作、贬谪之作、忧讥伤时、咏景感怀之作.在每一类中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都灌注了韩愈悲凉的情感,深藏着一种悲凉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历代诗人咏华山的作品中,我喜欢唐代的篇什;出于偏爱,特别欣赏杜甫的《望岳》一诗,对于韩愈的《古意》也很喜欢。我觉得这首诗虽不算韩愈的代表作,却已体现出韩诗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探险入幽、以文为诗的别开生面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显然是从杜甫那里继承下来加以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朝鲜李瀷在《星湖僿说》中对韩愈的诗歌进行了批评,批评的内容涉及到韩诗的师承渊源、韩诗的风格、创作手法以及韩愈的《南山》诗,给爱好韩诗和研究韩诗的人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  相似文献   

4.
吴振华  时伟 《宜春师专学报》2011,(1):122-125,157
除韩愈散文外,欧阳修对韩诗也同样推崇备至。从欧阳修对韩愈《听颖师弹琴》的看法以及在《六一诗话》中对韩诗的评论,可以窥见其艺术旨趣与诗学鉴赏的侧重点,这对于我们了解欧诗与韩诗之间的接受传承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朝鲜诗家李溪在《星湖僖说》中对韩愈的诗歌进行了审美批评,批评的内容涉及韩愈诗歌的本质、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意境等,给爱好韩诗和研究韩诗的人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和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6.
朝鲜诗家李瀷在《星湖僿说》中对韩愈的诗歌进行了审美批评,批评的内容涉及韩愈诗歌的本质、诗歌的风格、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意境等,给爱好韩诗和研究韩诗的人提供了域外的诗评视角和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考察历代对韩愈诗歌的评论,认为:苏轼对韩诗的独特的、高度的评价主要是他充分肯定韩诗在诗史上的变革意义,这种评论与他所处的时代学术氛围和自身的文艺观、豪爽气质、艺术趣尚有密切联系,这对后来的韩诗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韩愈的名作《听颖师弹琴》历来有听琴与听琵琶的争论,从宋到清,大致由乐器乐音的争论发展到琴心乐理的挖掘。文章从韩愈此诗的创作时间、背景、心态特征及创作方法等方面考察,认为韩诗所写一定是琴音,这说明了韩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他的复古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韩愈诗歌雄奇瑰伟,在中唐诗坛别具风采,对后代影响深远,但在接受过程中受到"非诗"之讥,被认为是"押韵之文".从韩愈诗歌刻画景物、人物的生动逼真、"以文为诗"的具体内涵等方面,论述了韩诗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是货真价实的"诗".韩愈的"以文为诗"实际上是诗文交融的必然结果,在诗歌流变史上,是文体变革内驱力作用下普遍性规律起作用的体现,具有永恒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郭隽杰《韩诗臆说》是本颇有影响的著作,虽仅两万余字,薄薄一小册,而研究韩愈诗歌的人,大都拿来作参考。该书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初版,翌年2月再版,列为王云王主编的“国学小丛书”之一,著作者署名程学恂。但此书全系...  相似文献   

11.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无数骚人墨客歌之咏之。在诗人眼中,最能代表春天的花卉恐怕要首推桃和杏了。桃花入诗,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夭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后,历代对桃花多有题咏。  相似文献   

12.
韩愈诗歌里的情惑意蕴,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首先,韩诗反映了韩愈一贯倡导的"舒忧娱悲"、"不平则鸣"的诗歌理论 韩诗情思广厚,韩诗抒情运用了借古人抒情、托物咏怀、写景言情、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韩愈诗歌思想情感大气磅礴,韩诗诗旨情感基调为昂扬.  相似文献   

13.
韩愈是唐代一位勇于创新、别开生面的诗人.他的诗歌被后人评价为"唐诗之一大变".在宋诗独特风貌形成的过程中,韩愈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宋诗大家,都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韩愈为师法对象?文章从宋诗接受韩诗的背景分析入手,展开对这一学术课题的理论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东阳及所著《怀麓堂诗话》绍承杨士弘《唐音》及高棅《唐诗品汇》崇唐理路,续探审音辨体,并开启明格调论诗学。在韩诗接受上,借由汉魏"简古"诗格到经杜、韩、苏一衍再衍的"渐粗"诗格,窥探到流动的诗史,使其辨诗、文二体之分别的尊体论具有变通的破体论色彩;通过分析杜、韩、苏诗的声调韵律差异来甄别其不同的格调特征,从而辨识韩诗风格,其格调论更具实践性品格。杜、韩、苏的诗歌创作成就是玉成李东阳格调论的最终渊源,而李氏又以其诗学眼光肯定了韩诗大变唐诗的若干"通变"因素,不同于《唐诗品汇》的韩诗"正变"观。  相似文献   

15.
谐谑为诗     
徐文长、三袁谐谑为诗,间杂俚语,讽时刺世,可备诗家一格。文长《咏降龙画》:"首下尻高来自东,不偕箕帚独飞雄。物情自古浑宜假,莫向人间恼叶公。"《掏耳图》:"做哑装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和疼。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中郎令吴及游历吴越诸作,谑语居十之七,《初度戏题》:"千眄得一官,万眄得微禄。谁知徼五斗,妻子转枵腹。颜色低上官,肝肠枯案牍。举止动得过,憎恚苦相触。"《荒园独步》:"花燃  相似文献   

16.
1.评价韩愈的文学作品,一般说来,我们以“气盛言宜”来概括韩文的主要美学特征,以“奇险”、“以文为诗”来概括韩诗的主要美学特征。前者如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后者如赵翼认为韩诗把杜甫诗的奇险发展到高峰。陈后山则批评韩愈“以文为诗…故不工尔”(《后山诗话》)。但笔者在研读韩愈作品时却感受到其诗文另一种美学风格——幽默。这一点尚未引起研究者重视,或许注意到而不屑予以总结。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受儒家正统文学观念的影响,认为这种诙谐幽默之  相似文献   

17.
除韩愈散文外,欧阳修对韩诗也同样推崇备至.从欧阳修对韩愈<听颖师弹琴>的看法以及在<六一诗话>中对韩诗的评论,可以窥见其艺术旨趣与诗学鉴赏的侧重点,这对于我们了解欧诗与韩诗之间的接受传承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对后人影响深远;对韩愈诗文的整理、研究也源远流长,宋代即有五百家注韩之说,但由于各种原因,也留下不少问题。今由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屈守元教授及其助手常思春先生共同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愈全集校注》对历代韩集校注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对现存韩诗韩文编年做了新的考订,校勘精审,注释准确,解决了不少前人未及发现或未曾解决的疑难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迄今为止韩集的最佳文本,为韩愈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不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计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等称号!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也为此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19.
韩愈“以文为诗”的研究可谓精深析透。韩诗这一特征不仅对宋诗的议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推动宋代其他文学样式间的互相渗透,特别对苏轼及其后世词坛的革新有文体借鉴之功。文章在对韩愈诗作进行文本分析和归类比较后认为,韩愈“以文为诗”与苏轼“以文为词”存在文体间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20.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6):I0001-I0004
韩愈研究五《原》的创作与道统的确立———兼论韩愈阳山之贬与文风之……变刘真伦(1.1)韩愈先祖占籍迁徙流变与韩愈里籍考………张清华(1.7)“是”与“异”:韩愈文论的核心………………刘振娅(1.12)先生伟绩传青史万古民怀逐鳄恩———也谈韩愈寓潮功…………………绩杨子怡(1.16)试论韩孟联句诗………………………吴在庆,赵现平(3.1)韩愈散文分期意义之探讨……………………王基伦(3.6)从《听颖师弹琴》的争论看韩诗的复古文化内涵……………………………………………吴振华(3.15)韩愈“古文”中的“骈文成分”………………付琼(3.20)韩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