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需要从具体的动词上面做更全面更细致的考察分析。对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截取的23个动词(含26个义项)仔细分析后得出了以下认识:连动结构动词表现复合行为,影响动词重叠使用;动词的概念意义对动词能否重叠起重要作用;动词的语体风格影响动词重叠的实现;动宾结构动词的部分重叠形式具有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需要从具体的动词上面作更全面更细致的考察分析。对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截取的19个动词(含21个义项)仔细分析后得出了以下认识:动宾结构与其他类型的构词方式比较起来,重叠使用的比率明显高得多,基本上都表现为部分重叠,即前一语素重叠,而后一语素不重叠;并列结构关系的复合动词大都有动词重叠形式,表示恳求的语气;专业性强、公文体或语体风格庄重严肃的动词一般都没有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动词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而且也是语法研究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标志体意义的一种特定的形式。近二十年来,以动词重叠为课题进行研究的很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动词可以重叠,什么情况下又是不可以重叠使用的呢?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动词重叠范围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关于哪些动词能重叠,哪些不能,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一些基本动词的重叠式,他们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本文将以大家公认的能重叠的单音节动词为例,根据动词重叠的意义及把字句的特点,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同一个动词为什么和不同的名词组合时有的可以重叠,有的则不可以,其制约因素是什么?2,能进入把+N+VV的光杆动词一定是重叠的,但并非能重叠的动词一定能进入把字句,那么这其中对名词有什么限制,对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又有什么要求呢?  相似文献   

5.
姚文 《现代语文》2015,(4):77-79
"看看"是宋元时期一个非常典型的重叠动词,从唐代产生以后一直沿用至今,其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均发生了变化。它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代表短时体重叠动词的形成过程。本文试图从语法史的角度对其发展变化进行描写、分析和比较,以了解重叠动词"看看"的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其动词能否重叠并不完全取决于句中的核心动词,也会受句式和其他成分的制约。从整体看,把字句动词重叠后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核心动词表现出较强的劳作性,其宾语为受事宾语,该句式中的动词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7.
祁东位于湖南偏南部,属湘语永全片。在祁东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即动词的重叠形式。本文拟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具体的方言实例对祁东方言中"VV"式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力求能够全面体现出祁东方言中"VV"式动词重叠这一特殊方言现象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8.
刘楚群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72-73,78
贺卫国《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是一部做得较扎实的学术专著,主要价值有三:第一,全面梳理了动词重叠的历史源流;第二,探究了动词重叠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第三,发掘了大量新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9.
很多学者都认为自主的持续性动词可以重叠,非自主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非自主动词以重叠的形式出现。本文对非自主动词重叠的条件及重叠后的语法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长阳方言属西南官话。长阳方言没有表短时和尝试的动词重叠“VV”和“V一V”,因为动词重叠式“VV”在该方言中用以构成表持续状态的“VV生”格式。长阳方言中,动词的AABB式重叠全为无基式重叠。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英语中也存在着与古汉语的使动用法类似的词的使动用法,并分析了这些使动词的词根,得出了英语中的使动词的词根多数是由动词、形容词及名词构成,而这与古汉语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的重要结论。还对英语中的这些使动词在英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结论更加可靠。另外也比较了英汉使动用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的“-につぃて”“-にぉぃて”“-につれて”“-にしたがつて”等由动词转换而来的表达形式.通常被称为“复合辞”“复合助词”“后置词”等。该文选择“复合助词”的说法,考察源自动词的这一表达形式的语法化情况。主要参考汉语中相关介词方面的研究,分析日语动词语法化的诱因、前提条件,考察动词语法化的复合助词与原动词的关联。结果表明,在意义用法方面,复合助词与汉语的介词基本呈对应的情况,但在词义范围和细节表达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相对于汉语的动介兼类词的概念,日语中也有必要对兼具复合助词功能的动词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3.
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不是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但部分动词却能受“很“修饰。在现代汉语著作中,大多认为受“很”修饰的动词主要是心理活动动词。据统计,受“很”修饰的动词中,心理活动动词并不是最主要类型,非心理活动动词占了六成多的比例。受“很”修饰的动词类型还有:动词与形动兼类词、自由动词与粘着动词、离合词与非离合词、主观动词和客观动词。这些动词在语法功能及语义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能与动量词搭配的动词总是“有界动词”,从动作所占时间段是可重复的角度,能得出动词与动量词各次类之间的对应搭配规律;动词过程结构三要素(起点、终点、续断)的强度差异最终决定了其后能否带动量词。能带动量短语的动词一定是双限动词,并且其续段强度必须达到4;部分“有界动词”后无动量词,则是因为信息缺省等机制的内在作用所造成。  相似文献   

15.
毕节方言中,重叠词语众多,形式复杂。毕节人说普通话,常常会使用重叠形式的词语,因而容易导致使用方言词语讲普通话的错误。从构成方式入手,以名词、形容词、动词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毕节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中重叠形式的异同,为毕节人讲好普通话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泛义动词很多,文章撷取其中比较典型的高频词“打”和“搞”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方面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作为泛义动词的共性与个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尽管各个泛义动词泛化路径不同,但作为泛化基础的“基动词”的语义特征是引申至各义项的基础;泛义动词的泛化路径是围绕“基动词”的原型义展开的,是纵向引中与横向兼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A+V+O结构层次的分析,不应该孤立地就A+V+O的结构论A十V+O结构,而应该把它放在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句子里来考察。对状语性质的认识,是正确分析A+V+0结构层次的关键。状语是修饰、限制述语及其连带成分宾语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A+V+O结构层次作A+(V+O)切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即助动词作状语,单音节词在单音节动词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作状语和单音节形容词作述语者除外),动词述语与宾语之间有逗号或冒号隔开时,A+V+O结构层次才作(A+V)+O切分。  相似文献   

18.
动词描述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这个过程由起点、续段、终点三个要素构成。汉语研究中,根据动词具备三个要素的情况和动词在特定结构中表达的意义,动词过程结构共分为五大类型。依据动词过程结构的特点,对俄语动词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9.
动量词的语义分类及组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量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但人们普遍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名量词的使用和研究上,动量词的使用和研究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动量词虽然数量有限,结构也不是特别复杂,但在句法语义分析中起到的重要的标志性作用以及与动词的语义搭配关系,是很值得我们作一番探究的。本文正是在共时的平面上,从认知和语义角度对动量词和动词的类别进行了划分,以寻找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理据和语义的选择关系,探寻动量词和动词的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