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本文选用活的、具有代表性的方言材料,采用从分不从合的原则,通过比较研究归纳出一个"最小公倍数",作为现代汉语方言的共同音系,以反映现今方言的音类分合。汉语方言共同音系的构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切韵》音类为基础,系统地去除现代汉语方言没有的音类和特征,重新整理音系的分类,使之与现代汉语方言音类相一致;二是立足现代方言,通过比较进行回溯式归纳和构建。罗杰瑞《汉语方言通音》采用第一种方法,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理论上,两种方法应该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本文比较《通音》与我们构拟的共同音系,分析不同途径构拟的音系的异同,并对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土地广袤,经济落后,各地人民很少有机会相互交流,方言区极多,系统记载各地方言的韵书几乎没有,即使有韵书,也是零散。方言是语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足够的方言史构拟汉语语音史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方言材料和中外对音材料,再次对汉语儿音在北方地区的演变进行了探究。不仅考察了儿音演变的性质,而且对儿音在韵母发展中的音值进行了构拟,文中也论及了其他日母字的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音学家根据上古见系、照三系宇互谐现象构拟了一组*Krj-式复辅音.据此,*Krj-在理论上应当有三种可能的演变方向:*K-、*Ts-、*K-/*Ts-.上古时代的齐鲁吴越方言群代表了*Ts-的演变方向,荆楚南方方言群代表了*K-的演变方向,中原方言群代表了*K-/*Ts-分流的演变方向.按照上古*Krj-三分的语音演变规律,可以正确地解释上古汉语一部分疑难词汇以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洪君曾对获嘉方言Z变韵的形成进行了构拟,其方案2简洁有效,表面上不规则的Z变韵可能是在更早期的单字韵基础上形成的。除了描写上的差异外,几十年间获嘉和济源方言的Z变韵都在发生由长音节向正常音节的变化。获嘉方言中,部分Z变韵由撮口呼变读齐齿呼,部分Z变词产生特殊音变;而济源方言中,Z变韵现象处于萎缩状态,个别Z变韵由于韵律和重音的关系发生了长音特征移位现象。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连-介词"伽"是苏州郊区(原吴县)方言的特征词。我们根据实地调查发现的语音、语法变化情况,指出连-介词"伽"的来源是表示"加上"义的动词"加"。基于语法化理论和语义地图模型,我们构拟了"伽"的语义演变路径,并重点讨论了与邻近方言连-介词"哒"的关系及竞争情况。  相似文献   

7.
木雅语不仅是整个木雅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以其复杂的语言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兴趣。在现有的木雅语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未来应对木雅语东、西部方言的共时类型学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以及两个方言点之间及与临近语言间的类型学角度的比较,最终对木雅语两个方言点的语法特征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为原始木雅语的构拟提供部分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论库车话的底层调类及调值--兼谈其调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库车话的单字调和连读调进行综合分析,构拟出库车话的底层调类及调值,并找到和库车话同属的中原官话南疆片其他三个方言点以及关中话做为旁证,证实了这种构拟的可靠性与合理性,然后根据以上分析推测了库车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教授(湖北省语言学会荣誉会员)杨福绵先生应邀于6月3日至7日访问了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工学院,并作了学术报告。杨先生懂得多种语言,在几个国家任过教。近年在美国主要研究汉语方言和汉语古音构拟问题,并搜集了大量汉语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彭启峰编译的五经富客话罗马字《新约全书》系统记录了20世纪初叶揭西五经富的客家方言。在对此历史方言文献及揭西现代客家方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五经富客话罗马字《新约全书》的声韵调系统进行了构拟,并对揭西五经富一带客家方言百年来的语音演变及其成因作描写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 ,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 ad r a(~ at 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 ,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 ,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明(微)、泥(娘)、疑三母来探讨莆仙话方音史上的鼻冠塞音现象,以及它们的历史演变。构拟它们的发展过程.指明了莆仙话和闽南话的鼻冠塞音各自所处的不同演变阶段,以及演变次序的先后。最后论证了该方言的鼻冠塞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州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李方桂构拟的上古汉语复声母主要包括“基本辅音+介音”与“s-词头的复声母”两种类型,我们通过对李方桂复声母体系的全面考察,认为李方桂对上古汉语复声母的构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音变规则不一致、构拟结果存在冲突、对谐声关系的考察不全面、-rj-复合介音的设立不合音理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历史语言学中两种构拟古音的方法,从理论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比较,以期为古音构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音韵学界通常认为高本汉以来对汉语古音的构拟方法是把产生于印欧语的历史比较法成功运用到汉语历史音韵研究的范例。但是本文在确认了运用历史比较法构拟古音的标准模式之后 ,指出高本汉等几位先生对汉语古音元音系统的拟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比较法 ,可以叫做投影法 ,或称作类型构拟法。本文继而探讨了几位学者使用这种拟测古汉语元音系统方法的步骤与结论。  相似文献   

19.
综观汉语古音学的发展脉络,音系构拟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清代古音学缘于顾炎武等人发明的理论方法而走向鼎盛,又缘于理论方法及材料的极致利用而走向衰微。高本汉带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及他的古音构拟是汉语古音学再次走向发达无法拒绝的选择。清儒只能模糊描述上古音,却从未放弃"精确"。高本汉之后的古音学家,力求精确构拟上古音,却无法回避"模糊"。难以调和的分歧、极为有限的共识,越来越精确的构拟却似乎在走向越来越模糊的另一端。分歧是难免的,但必须积极寻求共识。于中西文化碰撞的视阈中反思汉语古音学的理论与方法,定会给语言研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董同龢、李荣对《切韵》音系蟹、咸二摄一二等重韵的构拟中出现了前、央后/a/对立现象,从音韵类型学角度来看,前、央、后/a/是不能共现于一个音系中的。这一构拟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