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Bernoulli方程的一种新解法,这种解法比常见解法简单,且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只是这种解法的特例,更加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2.
邓焕迎 《高中生》2014,(6):32-33
小结 本题从10个不同的角度入手.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继而生成10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解法1中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解法2中的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解法3中的平面向量基底的选取。解法4中的三角形中线的向量公式,解法4和解法5中的平面向量的各种运算.解法6中的平面向量的平行关系,解法7中的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解法8和解法9中的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解法10中的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等,几乎包括了平面向量的所有知识.  相似文献   

3.
解法1是参考答案,从考生答题情况看,用解法1的较少,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极坐标的知识不熟悉,思维还处于直角坐标系中;解法2充分显示了极坐标的特点,简捷流畅,本解法的关键在于将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转化为极坐标方程,解法3则恰恰相反,是要将极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解法4则是从参数方程角度处理极坐标问题,几种解法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解法大PK     
下面给出一道题的一个常见的解法.请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请把您想到的其他解法寄来,来个解法大PK!我们将从寄来的解法中  相似文献   

5.
《数学通报》2005年第8期数学问题1565和《数学通报》2005年第1期数学问题1529的解法是特殊的解法。通过分析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统一解法,即矩阵解法,这种解法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解析几何教学中如何运用构造性解法与非构造性解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在解题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由于构造性解法与非构造性解法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均有较大差距,因此,主要研究如何由问题的构造性解法过渡为非构造性解法,有计划地、分阶段地完成解析几何教学所承担的思维训练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的梳理,对其中有关综合与实践的题目进行整理与解析.主要考点分析部分,对不同考点的典型试题进行解析;典型解法评析部分,阐述了典型解法的产生思路、解法特色;试题解法欣赏部分,对部分试题进行了有别于常规解法(指命题者提供的参考解答)的解法探究.  相似文献   

8.
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各有千秋,有些题目适合用算术解法,有些题目适合用方程解法,有些题目两种解法皆适宜,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题目,选择优化的解题策略,"只选对的,不选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因地制宜,把握解题契机,选择适宜的解法。"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这才是教学、学习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计算退位的带分数减法是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计算能力,现以“计算5 1/4-2 5/6”为例,介绍带分数退位减法的三种解法。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当学生掌握上述三种解法后,要开展评讲:解法一是常规解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课  相似文献   

10.
解法大PK     
下面给出一道题的一个常见的解法,请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请把你想到的其他解法寄来,来个解法大PK!我们将从寄来的解法中选出最有创意的几种,隔期刊于本刊,并颁发获奖证书,快快行动吧!请把你的解法寄到:(450004)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郭佳佳收(信封上注明“PK”),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guojiajia427@163.com  相似文献   

11.
解法自然生成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感受,更应该注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学生能想到的解法就是最自然的解法.本文以一道中考试题为例,对解法自然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解法大PK     
下面给出一道题的一个常见的解法,请同学们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请把你想到的其他解法寄来。来个解法大PK!我们将从寄来的解法中选出最有创意的几种,隔期刊于本刊。并颁发获奖证书,快快行动吧!请把你的解法寄到:450004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郭佳佳收(信封上注明“PK”).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guojiajia427@163.com。  相似文献   

13.
<正>工程问题的一般解法为分数求解法,除这种解法外,还有两种新的解法——假设法和份数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师在乎时的教学中都喜欢一题的解法作多种探究,缺少的是对各种解法作对比分析,仅仅在为解题而解题.解题后的反思很重要,且讲解时要强调通性解法淡化特殊解法,但是能直正这样做的教师为数不多!很少有教师指出这是此题的通性解法有普适性,那是此题的特殊解法,巧是巧,却不一定适合于解另一题.学生在此方面就更是重视不够了!只做题,不总结反思.长期游于题海而无法游上岸.今举几例作解法对比分析,知道哪是此题的通性通法,哪是此题的较优解法.  相似文献   

15.
对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第19题解法采用文献法,针对8篇文献的解法进行归纳比较,从两个视角给出了该题的8种解法;对比两个视角的不同解法,发现高观点下的数学解题策略不仅能优化解法,降低运算能力要求,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解法     
编辑同志: 贵刊1990年第六期刊登的《筛选条件,优化解法》一文,其中例3的解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解法应是:常规解法  相似文献   

17.
将连续函数的性质应用到一元不等式和二元不等式的解法中,并对不等式的解集进行分析讨论,导出不等式的一般性解法和解法步骤,使得解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解方程和判定函数值符号的问题,从而使得解不等式有一个普遍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18.
学习7.2节时,我并没有满足课本上例题的一种解法,而是在自习课上想到了多种解法,下面是我的一些解法:  相似文献   

19.
有些应用题一时很难找到最优解法.我们可以先列出一般解法的综合算式,然后对一般解法的综合算式作进一步变形,就可得到最优解法的算式.下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0.
孙静 《考试周刊》2011,(74):72-73
本文介绍了求历时最短的指派问题,给出了改进矩阵解法的求解步骤,论述了这种解法的合理性,最后举例说明了这种解法的方便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