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从钦 《新闻前哨》2007,(10):75-75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意境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两分法;"以意胜者"之境、"以境胜者"之境和"意境两浑"之境的三分法;"花鸟缠绵"之境、"云雷奋发"之境、"弦泉幽咽"之境、"雪月空明"之境的四分法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意境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艺术手法。从写景抒情的方式来说,有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2.
该书有演义体生动好读之长,而无坊间借演义之名戏说敷衍之短;有学术史贯通古今、史实翔赡之胜,而无冬烘学究之著述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弊,可说做到了演义的可读性和学术的科学性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宋庆龄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也许是由于历史错综复杂的缘故,在她生前和去世后,道听途说,李代桃僵有之;移花接木、妄加猜测有之;指责非难、恶意中伤有之。甚至在一些描写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影视及书籍中也有失实之处。这些,无疑给后人写宋庆龄传记带  相似文献   

4.
2010年报刊质量评估和退出机制将在中国内地推行,打破报刊业“只进不出”的格局。2009年,全国有188种报刊以调整、兼并、重组、停办等方式退出市场。报业市场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在地级城市,晚报是城市发展的体现和名片。在地级市,经济发达者有之,经济欠发达者有之,经济不发达者也有之。笔者就在经济欠发达地级城市的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5.
周云 《今传媒》2015,(1):54-56
传媒和大众闻"星"而动,也闻"腥"而动,在明星及其丑闻上寻找炒作的空间或闲时的谈资。这既是现代社会的消费潮流,也成为传媒社会的文化奇观,鼓噪者有之,批判者有之,困惑者有之,得利者有之。丑闻作为负面消息之所以会激起大众的兴趣,与丑闻的叙事方式、行销策略以及明星大众形象的特点存在内在的关联,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学术话题。  相似文献   

6.
孝敬之道     
于丹 《全国新书目》2008,(11):28-29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7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论语》是朴素和温暖的,它的朴素和温暖不仅在于那里面有天下大道之志,与此同时它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包括"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而纵观地市党报,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大多以长著称,两三千字的有之,四五千字的有之,五六千字的有之。中央  相似文献   

8.
出书不难     
“出书难”曾经是困扰中国知识界、文化界、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一道难题。有多少哲人为之扼腕,有多少学人为之愤慨,又有多少年轻人为之悲叹…… 改革开放改变了这一切,曾几何时,出书不难了,岂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记者的光荣职责。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进行舆论监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究其原因,"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有些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闻过则跳、闻过则闹。领导开脱者有之,托人说情者有之,指责"失实"者有之,投诉告状者有之,常弄得新闻单位不得不"打一巴掌揉一天"。二是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者的政治修养、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0.
琉璃厂,这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文化街,多年来吸引了中外人士的关注。今天那里车如流水人如潮。人们到此领略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之深之醉人迷人,尽己之力购买一些或收藏或实用的书籍文玩、纸笔墨砚等文化品;更有一些当年与琉璃厂有特殊关系的人,到这里踏故寻旧,追思过去的见闻和足迹。  相似文献   

11.
"做有思想的新闻,做有温度的新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是中国之声始终秉持和坚守的新闻理念,也是中国之声在"改文风"活动中着力强化和积极推进的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理念成为中国之声报道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源泉。本文围绕中国之声两会报道的具体实践展开分析与阐述,探索主流媒体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如何践行"改文风"、不断增加民生落点、强化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信奕 《新闻战线》2022,(1):103-104
疫情防控新闻报道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和专业素养都有较高要求。本文从非常态和常态之“时”、批评和批判之“度”、科学和科普之“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四个角度,对疫情防控新闻报道工作如何更好把握时度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魏计星 《大观周刊》2012,(28):58-58,61
犯罪根源的研究是犯罪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对犯罪根源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人性问题。古今中外对人性的善恶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概括起来有性善论、性恶论、有善有恶论和无善无恶论。人性之恶可以表现为自私、攻击、嫉妒和纵欲等方面。人性之恶是犯罪的心理动因和原始动力。人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人性之恶,这样才能使人类自身得以发展,才能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4.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1738-1801年说:"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1]在当今这个社会、经济、文化密切互动的时代,在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时代,在这个我国图书馆事业进一步追求发展的时代,社会正呼唤着每个图书馆都应有一部自己的馆史!  相似文献   

15.
(情场相对于官场、市场而言。情场活动追求人性的升华的意义和价值。与官场、市场一样,情场也相应有情场社会、情场文化、情场人格) 科学崇尚客观、绝对、分析、进步,用普通语言翻译一下,客观失去自我,有失去人味之嫌;绝对失去变化,有丧失希望之虞;分析失去整体,有失去生机之忧;进步  相似文献   

16.
有野史之笔触,有笔记之体例,有童回体之演绎;历史、故事互相牵挂,人物、史料相互烘托;细节之处显功力,不经意之处见真知。桑农先生的《花开花落:历史边缘的知识女性》,恰是这样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7.
张东艳 《兰台世界》2016,(7):131-134
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作为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有其合理性:人心相通、诗言志的传统、意在言外的审美追求;但也有其局限性:作者与作品的矛盾、读者之"意"与作者之"志"的矛盾、作品多义性与作者之志唯一性的矛盾、作者之志被道德化的狭隘性。只有准确地理解"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内涵,才能科学地发挥其对当下古代文学批评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蓉 《视听界》2012,(3):51-55
2011年的自制电视剧市场,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电视台纷纷加入自制队伍,其收视之高、数量之多、品质之精为近年之最。省级卫视剧场,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浙江卫视是自制剧的主要出品“大户”,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宋元明清刻书考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湖北刻书较为系统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湖北历代所刻之特征、之数量、之刻书地等有较为详尽描述和分析,同时提出在清代湖北刻书超越前代,并走在全国前列之说。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5,(3):13-13
新闻之美主要表现有繁盛之美、简约之美、对比之美、过程之美、图之美和人性之美,等等。其中人性之美是新闻美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即新闻必须体现人关怀。新闻的人性之美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