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步教辅属于教科书演绎作品。目前中小学教辅授权编写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行政管理文件之间有冲突和司法机构援用合理使用制度作为同步教辅侵权的抗辩的合理性存疑。通过梳理相关行政管理文件的法律效力、分析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模式,可以认为,按照中小学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和体系结构编写配套同步教辅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简称教辅限价令).笔者对文件进行了深入研读,同时,也对几家出版单位进行了访谈调查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限价"与"授权"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即同步类教辅的出版由该教材出版社自行出版,或者由该出版社授权有资质的机构出版,而这种授权是一种有偿的授权,根据各被授权单位的实际情况,教材出版社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授权费.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有资质的出版社在授权的环节是非常谨慎的,这就造成了少数有教材出版资质的出版社不仅会直接垄断全国的教材市场,而且还可能会间接地垄断全国的教辅市场,因而,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形成"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3.
李淑娟 《新闻传播》2023,(23):55-57
教材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而教辅是教材的补充。我国中小学教辅市场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使得中小学教辅出版出现了规模化、系列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规模效益。但中小学教辅的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缺乏创新性,缺乏品牌意识、营销意识,等等。这对中小学教辅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小学教辅编辑更应具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营销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斌 《编辑之友》2006,(3):26-28
2005年对以教材产品为主的出版社来讲是冲击较大的一年.随着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人数分别于 1997年和 2003年达到峰值(分别为 13 995.4万和 6690.8万)后数量的减少,以及中小学教材招标、循环使用等多种制度的出台,中小学教材及教辅图书品种数量明显供过于求,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市场进入了微利时代.与此相比,职业教育形势却是一片大好.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简称教辅限价令)。笔者对文件进行了深入研读,同时,也对几家出版单位进行了访谈调查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限价"与"授权"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即同步类教辅的出版由该教材出版社自行出版,或者由该出版社授权有资质的机构出版,而这种授  相似文献   

6.
教辅图书,即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本文所指教辅,为"中小学教辅"。当前,国家对教辅图书以多种形式严格管理,试行新的教材教辅准入制度,并对大量泛滥、乱象丛生的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整顿,而数量众多的出版社却仍以教材教辅出版作为自己生存的基本依赖,如何在新时期认识和增强教辅图书责任意识,对于出版社乃至全社会的教辅图书出版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鲍红 《出版参考》2011,(27):2-3
事件梳理 建国以来,我国教材出版实行的是国定制,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各地租型印刷。而教辅则是一个公共的出版领域,各个出版社与民营公司都可以策划出版发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民营公司进入教辅策划,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事件梳理 建国以来,我国教材出版实行的是国定制,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各地租型印刷。而教辅则是一个公共的出版领域,各个出版社与民营公司都可以策划出版发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民营公司进入教辅策划,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显微市场     
读者声音国标教材配套教辅该由谁来出?随着课标教材实验面的逐年扩大,各种版本的教材使用量也逐渐增加。于是配套教辅的编写、出版、发行又成了学生用书争夺的焦点。教材出版的多元化、区域化,带来了教辅出版的多元化、区域化。教材出版单位编写配套用书,各省市的教科院(所)、各区县教研部门、民营书商,都在编写配套用书。教材原创单位出版配套教辅,其他出版机构也在出版配套教辅。由此造成同一版本的教材在同一省市有多种配套教辅在销售。有的地方教材出版单位的教辅销售不出去,而其他版本的打有“配××版”的教辅却卖得很火爆。教材出版…  相似文献   

10.
周澎 《编辑之友》2023,(7):80-88
教辅出版关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需对其著作权侵权问题予以重视。文章通过对273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得出教辅出版领域主要存在教辅与非教辅、教辅间侵权两种类型。该侵权的产生看似因未经授权使用导致,实际是由于教辅与教材存在必然联系或需其他作品所致。故可从根源入手,针对不同出版单位主体,通过著作权预登记制度辅助默示许可制度的构建,教育出版知识共享协议的完善,以及教辅出版过程中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解决相应问题并推动教辅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辅图书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为满足应试教育下的教学需要应运而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严格的出版社专业分工政策,对中小学教辅图书的管理相对简单,出版社审批制确定了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资格的归属。从80年代开始,中小学教辅图书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国家亦加强了对教辅图书的管理:在对出版主体的管理上,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在图书内  相似文献   

12.
当浮华盛宴变为无秩序、无规则追逐的目标时,新规则必将出现.作为行业风向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打起了"授权"这张牌.由此,诸多由教辅材料配版、授权引发的行业现象逐一显现.各地方出版集团,持有教材出版权的出版机构相继摩拳擦掌准备"授权".一时间电子书包、班班通、教学电子黑板、数字教辅等软硬件的教辅新生物油然滋生,也纷纷要求签订、取得相关教材出版机构的"授权".从"授权"不难看出,教辅出版已经开始上演一场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内人员普遍承认两个事实:第一,教材教辅是我国出版业的根基和支撑;第二,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未来。把二者结合起来看,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对我国出版业发展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我国的教材教辅出版业当中,中小学教辅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其作为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展的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可以说是教辅新政年,也是全行业教辅转折之年。2月,教育部、总署、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认了学校使用教辅"一科一辅"的基本原则,并从教辅评议、推荐、发行和编写等诸环节做了明文规定。4月,发改委、教育部和总署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  相似文献   

15.
教辅出版利润丰厚,各出版机构争相出版导致教辅乱象。教辅维权可平衡出版市场格局,但不能止于授权出版。事实证明,教辅维权解决不了教辅乱象。维护正常的出版秩序,提高教辅质量,需要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教辅编写队伍及各出版单位的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16.
尤建忠 《出版参考》2013,(1):14-15,11
2012年我国中小学教辅出版这一块经历了哪些事,对于我们相关的出版工作有什么启发,本文做一综述。一、2012年我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市场的亮点从各大媒介和教育出版社相关网站,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一年中,我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市场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下发多个文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在信息化方面有了具体进展。2012年6月14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围绕  相似文献   

17.
教辅读物出版的现状按专业分工,中小学教材和教辅,应由各级教育出版社和相关的出版社出版。但是,由于中小学教辅读物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大,经济效益好,因此许多没有这方面分工的出版部门,以及一些非出版单位都在涉足这一领域。目前,中小学教辅读物出版概...  相似文献   

18.
教辅图书,即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本文所指教辅,为"中小学教辅".当前,国家对教辅图书以多种形式严格管理,试行新的教材教辅准入制度,并对大量泛滥、乱象丛生的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整顿,而数量众多的出版社却仍以教材教辅出版作为自己生存的基本依赖,如何在新时期认识和增强教辅图书责任意识,对于出版社乃至全社会的教辅图书出版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一、内容质量意识 图书特别是占整个出版码洋很大比例的教辅图书,内容质量是否过关,给图书造成的影响很大,而其实际影响已不止是图书本身.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可以说是教辅新政年,也是全行业教辅转折之年.2月,教育部、总署、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认了学校使用教辅"一科一辅"的基本原则,并从教辅评议、推荐、发行和编写等诸环节做了明文规定.4月,发改委、教育部和总署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对于进入推荐目录的教辅材料规定了最高零售价格和最低发行折扣.  相似文献   

20.
政治教辅图书是老师授课、学生学习政治教科书的重要辅助图书,打造紧扣教材、编校质量过关、满足教学需求的政治教辅图书是政治教辅编辑的职业要求和追求.当前政治教辅图书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两大问题,是内容更新不及时和编写质量不过关.针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提出政治教辅编辑要在教辅图书的编写全程中关注教辅图书质量,重点处理好教辅与教材、课堂和作者的关系;最后列举了政治教辅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几类重要的、普遍的和容易忽视的错误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