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2009年,享誉世界的两大经典漫画形象大力水手和史努比将牵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中国读者带来一场经典漫画的阅读盛宴。1月6日,史努比和大力水手新书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二十一世纪社张秋林社长首先就两部漫画的出版情况进行发言。他表示,动漫图书一直是二十一世纪社图书出版的绩优版块,随着史努比和大力水手的加入,必将出现一个世界众多动漫品牌云集于此的景观,形成一个原创和引进动漫产品互为推动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2.
近日,蜚声全球的动漫品牌SNOOPY正式落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首期推出两大系列:史努比双语漫画故事单行本和史努比故事口袋本。封面和内文都秉承了史努比之父舒尔茨的一贯风格,可爱简单又不失大方,这是为史努比诞生60周年而在国内结集出版的经典之选。  相似文献   

3.
美国迪斯尼动画和日本漫画创造了大量的动漫品牌,这些动漫品牌通过图书、影视和衍生产品等形式,不仅创造了巨额利润,同时向全世界传播着自己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而中国的本土漫画虽然有过一些经典的作品,但是没有流传久远的漫画形象,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漫画品牌,使得中国的漫画图书产品一直以来都  相似文献   

4.
随着原创漫画杂志一本接着一本消失,原创作者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收视率长期低迷,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更加难以吸引广告商以及后续开发衍生产品,从而造成中国动漫产业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市场运营相当艰难.如何才能形成适合中国的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呢?有人建议效仿日本模式,先从漫画抓起,即国家重点扶植漫画杂志等企业,鼓励个人原创作品的不断推出,进而带动后续的动漫产业.对此,笔者也较为赞同:第一,要以漫画为基础,提高漫画创造能力,提高漫画转化为动画的能力,实现漫画到动画的流水作业,提高漫画的市场化、规模化、商业化;第二,国家、企业特别是电视台要扶持漫画,增大投入.  相似文献   

5.
谈谈新媒体时代的动漫产品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真 《今传媒》2010,(1):47-49
一、长尾理论在动漫产业中的运用动漫产业是以动画、漫画等视听符号和叙事符号为产品内容①,在产生动漫形象之后,可衍生出如图书、玩具、游戏、音像制品、表演等的周边产品,所以动漫产业的核心仍然是动漫形象,不管动漫技术如何发展,片商如何大肆对动漫相关电影、动画片进行宣传,如果没有深入人心,深受受众所喜爱的动漫形象,动漫周边的产品是无法进行销售,同时动漫制品也就无法盈利。  相似文献   

6.
今年建军节前夕,中国国防部网站发布“卖萌”征兵宣传片,军营版《小苹果》萌翻网友;党建网发布《穿军装的习近平》视频,用动漫形式展现习主席的军旅经历,引来网友热传。而此前,中国媒体曾发布习近平的动漫形象、李克强的漫画形象,官方制作的《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动漫短片也曾受到海内外关注。以动漫、漫画为代表的“萌宣传”已经成为中国官方开展政治传播的重要手法。  相似文献   

7.
延琳 《出版参考》2005,(3S):13-14
在多媒体时代,如何向新生代的读者推广中国古典文学,是出版界面临的崭新课题。中国画报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全12册囊括通行本120回的漫画版《红楼梦》,是一次动漫解读经典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1,(21):19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8日在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数字图书门户番薯网(www.fanshu.com与北京华夏力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隆重推出番薯网多平台高清漫画频道,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这是国内首个高清电子漫画频道,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电子漫画产业的"空白区"开创了以读者"阅读舒适优先"为核心理念的高清漫画先河,为广大动漫"书虫奉上了一道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9.
李宁 《声屏世界》2017,(5):42-44
《熊出没》 是近几年我国比较成功的动漫产品.《熊出没》 通过打造长链条动漫产业链,积极强化品牌价值,不断精准定位顾客需求,实现了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从产业链入手,提出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动漫产品生产,培育漫画创作的"工匠精神";打造全年龄段动漫产品;加强IP建设;动漫生产和推广的全球视野等.其中漫画创作的"工匠精神"是探讨的新颖点和亮点,有利于破解我国动漫产业的"讲故事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培育具有"中国风"的漫画.  相似文献   

10.
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期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动漫包括漫画、动画和游戏。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所谓ACG,是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ame(游戏)的简称。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内容,而且依赖形象,所以动漫产业又被称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动漫市场掀起了一股日漫风潮,大量日本动漫涌入中国,并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的主要位置。而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被挤压已久的中国动漫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仅老牌漫画杂志纷纷开发数字出版模式,还出现了许多原创漫画平台,例如快看漫画、有妖气漫画、大角虫漫画等。这些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动漫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促进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本文将通过快看漫画分析我国漫画平台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黄枫 《今传媒》2005,(11S):54-58
在中国动漫行业,也许没有人比金城对漫画更执着,也没有人比金城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有着更深切的体会。从1978年便开始从事连环画创作的他,随着中国动漫的起伏经历了三次艰难的创业。对于中国动漫的现状和出路,或许这位和中国动漫有着共同经历的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结合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漫产业,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含互联网游戏作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经营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与缩写。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画和漫画同属于造型艺术的两种艺术形式。两者的结合始于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Tezuka Osamu)将电影分镜头语言融入漫画构图中,并把自己的漫画直接拍摄成动画,开了动漫的先河。而动漫广告是在动画技术和电视广告发展基础上采用漫画形象的又一新生事物.是指在电视广告中运用了动画逐格拍摄的方式,利用动漫形式的广告,是动漫在新的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邢静  阎延 《传媒》2016,(2):73-75
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动漫形象作品不断在我国流行,改变了我国政治新闻以往保守和程式化的宣传模式,正在向平等和互动式的传播模式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领导人漫画形象的发展史,证明了动漫新闻丰富了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优化了对外传播的途径,也更好地塑造了国家形象.最后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与动漫的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13,(8):371-371
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重磅推出的“我最喜爱的中国十大动漫形象”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数万名漫迷参与了此次活动。经过前期推荐,30个深受漫迷喜爱的经典动漫形象已经出炉,涵盖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动漫代表作,体现了中国原创动漫力量。即日起,评选活动正式进入公众投票阶段,  相似文献   

18.
刘胜枝 《传媒》2011,(11):51-54
手机动漫是指使用主流多媒体技术制作,通过移动通信网传播,以手机及各种手持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的动漫产品,包括漫画图片/彩信、手机漫画、手机动画、KJAVA、视频3GP等形式。当前,全球范围内手机动漫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日本,手机漫画年产值达5000亿日元,手机动漫已成为动漫产业的主要形式。日本有70%的手机阅读用户观看手机漫画,可下载到手机上观看的漫画数量已超过可下载至个人电脑或"商务通"上观看的漫画数量。  相似文献   

19.
论动漫产业六大基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生产和经营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1]综观全球动漫产业的发生、发展,一般都同时具有以下六大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5,(2):69-69
★《史努比》 史努比是花生漫画的主角之 一,一只又懒又喜欢管闲事、 常常语出惊人的小狗。其故事 被改编成50部动画片,并多次 获奖,包括五次艾美奖。作者 查尔斯·舒尔茨2000 年病逝 后,花生漫画也结束了50年的 连载历史。 ★《迪尔伯特》 迪尔伯特是美国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创作的人 物——一个微胖、缺少社交能力的倒霉工程师, 被西方白领视为代言人,1997年被《时代》杂志 选为当年美国最有影响力的25位杰出人物之一, 其故事已经被改编为电视剧。 ★《蜡笔小新》 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创作的 漫画形象。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