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汉字文化场的系统观、汉字文化场的构成、研究汉字文化场的意义等方面,论证了建构汉字文化场、编写《汉字文化读本》的创新意义。旨在探讨汉字文化场的应用研究,并用以指导编写《汉字文化读本》,开拓汉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汉字研究、汉字讨论、汉字文化出版的勃兴,成了出版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道奇异的风景线。这一波汉字文化出版热,有喜,有忧,有大可深究的出版学智慧内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天才创造和独特贡献。且不说它是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历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论述了汉字文化学的学科基础、任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阐明了在文化观照下汉字阐释的灵活特性,并以具体例子说明了汉字文化学的研究所具有的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4.
张悦 《今传媒》2024,(3):102-105
在汉字热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和国内小学生识字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汉字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是吸引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月字旁汉字在汉字库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对月字旁及月部字的分析与其背后文化底蕴的探究具有价值意义。本文通过对月字旁汉字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月字旁的汉字与月亮并没有直接联系。然而,月字旁汉字在“‘月’见晓光、‘月’觅佳音、‘月’燎文化”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汉字通过与月亮的间接联系,传递了人们对于光明、音乐和文化的追求。基于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了有关月部字教学的创新方法与思路,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月部字,引导学生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正林 《传媒》2016,(22):95-96
作为建构中华文明的基石,传统汉字文化研究已成为学界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归结起来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汉字溯源的历史研究、汉字形意的阐释研究以及汉字艺术的造型语言研究。在汉字造型语言艺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书法、篆刻、印刷文字以及民俗与装饰中美术字体等。通常,这些文字载体与艺术语言研究被长期分隔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并以泾渭分明的方式成为难以破解的“潜规则”。由朱永明、钟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传统汉字图像艺术》一书以独特的视角与研究消解了这一潜在“规则”的限制。该书以跨学科视野与理论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信息、符号、语言、图像与汉字艺术生成发展关系,将书法、印刷文字与形象化、装饰化汉字艺术共同纳入到宏观的汉字文化演进史中考察和梳理,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汉字艺术宏大博厚的历史积淀,也更为生动具体地描画了汉字艺术的整体形貌。这既避免了传统上汉字艺术研究受制于不同专业领域,受限于观念差异与冲突造成的认知局限,也开拓了汉字艺术整体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构建汉字形体流变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字谱系疏证黄德宽著,商务印书馆,2007国内对汉字发展史进行研究的大的学术团队有二:其一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统领的团队,以王宁先生汉字构成模式理论为指导,完成了近20本断代汉字构形系统研究学位论文。如已经出版的"汉字构形史丛书"之《甲古文字构形系统研究》、《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东汉碑隶构形系统研究》、《魏  相似文献   

7.
王悦欣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一书,从书法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汉字的美学旨趣,让人耳目一新.该书把汉字的审美与对外汉语传播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视域;肯定了汉字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和凝聚中华民族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提出汉语走向世界的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古老文字,在长期的流传和形体演变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象形文字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不仅忠实地记录下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史,而且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系统的依据。因此,现代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了解汉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本文以汉字“五”为例,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其内部结构还是外部形体,都反映着它所依存的民族文化.本文以汉字外部形态--字体为考察角度,讨论了文化对汉字字体演进的促进作用,并以宋体字与汉字书法艺术为例,讨论了汉字对于现代文化的应变性.  相似文献   

10.
汉字字原论     
张泽渡 《大观周刊》2010,(37):12-13
汉字是世界上风格独具的一种表意文字。大多数汉字都是由两个以上构形单元组成的,汉字构形单元一般也都具有一定的表意作用。在汉字的各种构形单元之间,地位与作用并不是均等平衡的。从意义构成的角度看,汉字构形单元都是构形义素,但有的单元是义子,有的单元是义位。把汉字当作语言基本单位——词来看待,义子就是黏着词素,义位则是自由词素,也就是词根。虽然早就有学者将汉字构形单元称为字原进行专门研究,不过大家进行的是名同实异的研究,同一名目下包含了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准确界定并如实描写研究对象是我们进行汉字构形单元研究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1.
一、从汉字看上古社会的抢婚 汉字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汉字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化史.我们经过细心察访、研究汉字,抢婚便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①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编著,接力出版社,加14年8月本书剖析汉字之美,品味汉字之妙,文学、史学与文字学相互佐证,带领读者重拾汉字书写之趣,是研习汉字文化的重要参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让我充分感受到民众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情;《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的热销,在对汉听大会缵承的同时,也又一次让我接受了公众热衷于传统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3.
张黎思 《今传媒》2016,(5):148-149
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载体和艺术瑰宝,承载贯穿了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与标志的相互结合是一个可持续研究与探讨的设计角度,文字与图形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本文着重探索在标志设计中汉字是如何被再设计利用和表现的.汉字标志的设计是一个经典与个性共通的浓缩,不仅传递了汉字的东方文化的艺术价值,也服务于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延展.  相似文献   

14.
卢新宁 《今传媒》2016,(10):169-169
大约1个月前,在日本的古都京都,一家“汉字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一层大厅放了一棵“汉字树”,上面挂着808个中日韩三国共同使用的汉字。同样是汉字,在越南,有新年求汉字祈福的习惯;在马来西亚,每年都会评选年度汉字。某种程度上,汉字这一符号,象征了东亚各国在文化上的“共同血脉”。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分享着共同的文化记忆乃至民族记忆,这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迄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起到了传承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作用,同时汉字本身也是研究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足衣即穿着于足上的装束,先秦时足衣泛指鞋袜,自汉代始足衣有内外之分:足之外衣指鞋,足之内衣为袜.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一环,足衣在汉字中有许多具体呈现,使我们能够从汉字中找到我国足衣文化的投影,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梳理足衣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黄大城 《中国索引》2009,7(2):34-39
查字典不找汉字的部首、不数汉字的笔画、不用汉字的拼音,不分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不分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一律用构成汉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形序号查汉字,任何汉字都不需要难查字表,只用1—3数字直查直出,一道工序完成查字。  相似文献   

17.
正任火新著《汉字百味》(微阅读大系.任火作品)于2013年12月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大多解读汉字的文字不同,该书不落窠臼,独树一帜,从人生世相的角度,以艺术的笔调对汉字进行了解读,挖掘了汉字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汉字的哲学境界。该书立意高远、写法独特,将人世沧桑、生命体验熔铸于汉字,赋予汉字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基于对这两档节目的创意、传播意图、传播内容、制作风格、传播效应的考察,并结合国外同类节目,分析汉字书写类节目对于展示汉字文化魅力、创新电视节目形态、促进国人汉字文化觉醒、搭建汉字公共外交平台等方面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重新修订的<汉字文化大观>(以下简称"(大观>",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巨著由国内各界四十多位资深专家、学者精心编纂,其出版是汉字文化学界的一件喜事.是当代汉字学研究的圭臬,也是文化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经过修订的<大观>的出版体现了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意义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闪耀法兰克福 书展期间,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内外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汉字"纸、书,中国"构成的艺术图案出现在法兰克福街道的展示牌上,展馆外飘扬的展会旗帜上以及展馆里所有的公共标志牌中.在展场一号馆--主宾国馆中,对中国出版文化进行了集中整体理解,在这个馆里,中华文化概念的展示超越了出版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