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公共舆论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的梳理,认为伴随着公共领域的转型,公共舆论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一定层面上,被社会所感知的舆论实际上是媒介舆论。作为一种自为意见的表达体系,媒介舆论上是国家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媒介和公众利益搏弈、平衡的结果,表现出现实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丁柏铨 《新闻大学》2012,(4):109-117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是具有危机性质、事关公共且堪称重大的事件。在新媒体语境中,与此类事件密切相关的舆论是如何被触发和激化的?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论触发的条件、因素和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公共舆论价值变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反腐败”成为一种公众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以来,它就以“天然客体”的姿态被纳入了公共舆论的视野,并在公共舆论的场域中不断探寻治愈这一恶疾的有效途径。公共舆论的强势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决定了它对腐败现象独特的威慑力乃至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显示了公共舆论本身的价值。然而,由于现实中反腐败报道的各种偏差,也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公众的心理偏差,使得公共舆论的价值发生变异。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舆论,英文叫"public opinion(公共意见)",从中西方的舆论词源上看,舆论概念,脱离不了公众和言论两个要素。因而舆论最素朴的涵义就是公共言论。一、舆论系统舆论作为一种公共言论,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属于观念系统范畴。  相似文献   

5.
袁德娟 《青年记者》2009,(16):110-111
公共舆论空间形成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国近代的重要特征之一。维新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挑战中艰难构建起来的公共舆论空间,引领着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的发展,并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综合考察近代公共舆论空间,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张蕊  洪金梅 《新闻世界》2012,(5):124-125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为民众搭建了一个公共意见的交流平台,民众的参与又将微博打造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民间舆论场。面对舆论引导的新变化,一些政务机构利用微博发声,发挥政务微博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公共热点问题上,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彼此割裂、相互对峙已成为当下中国舆论生态的典型图景。其中,网络民粹主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离间因素,它严重割裂和消解了公共舆论和社会共识。本文以"东莞扫黄风暴"为例,考察公共热点事件中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探求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融合及同构路径,为实现社会舆论的和谐有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算法正被广泛运用于新闻采写和推送中,对现有的舆论传播和引导机制提出挑战.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媒体主导公共议题的能力下降,其精准推荐信息的特性提高了公共议题的聚集度,越来越深度地影响舆论传播.然而,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算法舆论和基于商业利益的算法舆论远离公共性,不断冲击社会公共利益准则.算法技术不能以牺牲舆论公共性为代价,维护公共利益理应成为其应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宏观上追求算法场域的舆论平衡,微观上实现算法技术和人的价值判断平衡.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4):73-82
神话的实质是任一时代被社会高度自然化的知识。神话作用于公共舆论的形成,通过对现实事件片面化的叙事建构影响公众的认知与评价。在形塑公共舆论的神话中,英雄神话与反英雄神话是两种重要类型,英雄叙事与反英雄叙事作为两者的能指为神话意义的生成提供理据。其中,英雄叙事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与规则意识,具有维护主流价值、号召舆论响应的仪式整合作用;反英雄叙事依托于"弱者抗争"的情节母题,主张"道义高于秩序",英雄神话的知识失灵与利益冲突之下的现实需求成为舆论对反英雄叙事的认同逻辑。面对神话影响舆论的现实性与必然性,对公共舆论的引导不仅要从培育公共理性着手,更要以针对性的叙事策略突破人们的片面化感知,打破以反英雄神话为代表、与主流价值相悖的神话意义之运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结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向来比较注重对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结构要素表现为报刊、学会和学堂.这种归纳方式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它更侧重于从实体性空间形态入手,对公共舆论空间进行静态描述,从而忽略了公共舆论空间的虚拟性和动态性.本文从公共舆论空间的实体性和虚拟性特征入手,把其结构要素归纳为:公共议题、舆论主体、对话场所和信息传播体系,并以戊戌维新时期为例对结构要素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还没有人对公共新闻事件下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发生在公共领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肆讨论的新闻事件。这些事情被众多民众熟知,反映着社会现象,如果不加强舆论引导,就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网络时代,广播电台要积极发挥出自身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客观严谨地报道事件,深入地分析事件,要引导民众客观理智的看待社会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公共新闻事件的影响向积极的一面发展。鉴于此,本文将谈一谈如何在网络时代有效发挥出广播电台对公共新闻事件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共管理是政府一项重要的职能,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以互联网为载体形成的网络新闻舆论给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就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做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要做好对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就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不难发现,对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工作在整个公共事件的应对与处置体系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各种新兴媒体已经被广大的公众所接受,而我国对于各种新兴媒体的监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必须肩负起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舆论引导的责任,并要强化党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清末兴起的学堂生群体和功能性社团等信息传导的中介组织, 作为公共舆论的最基本单位, 实际上是一个个趋新性的舆论圈, 由其内部向外围世界传承域内信息, 增强界内人士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力度, 由此形成晚清公共领域重要的内驱力因素, 成为清末公共空间中公共舆论的激活性因素, 对近代市民意识形态由省垣市镇到乡村的辐射和蔓延发挥了组织传播媒介的作用。本文从考察晚清时期的组织传播媒介入手, 对这一时期公共舆论与媒介形态的正相关形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价值观冲突中,媒介舆论在引导公众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公共领域已经大体形成,舆论学理论研究由基础舆论学向公共舆论学深化,这为我们研究媒介舆论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可以借鉴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公共决策与网络舆论良性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丽莎 《新闻世界》2010,(5):122-123
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重点探讨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舆论,从而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本文认为,应从信息利用、价值区分、舆论引导、多方商议以及专业的舆情分析机构这五个角度,加强公共决策和网络舆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媒介舆论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价值观冲突中,媒介舆论在引导公众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公共领域已经大体形成,舆论学理论研究由基础舆论学向公共舆论学深化,这为我们研究媒介舆论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可以借鉴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北京六里屯垃圾发电项目被叫停,厦门PX项目迁建的消息相继被媒体披露,这些事件显示了公众参与环保公共事务的成果,也表明公共参与已成为环境问题解决的新途径。而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交流和公共讨论的平台,对于环境议题的构建、舆论的引导也成了环保公共参与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石迪 《青年记者》2017,(23):9-10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作家、记者、政治评论家,传播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代表作有《公共舆论》《自由与新闻》等.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他的著作被奉为经典,《公共舆论》一书自1922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如今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书中阐述的媒介思想“拟态环境”表现出哪些新特征?  相似文献   

20.
魏莱 《新闻窗》2008,(2):98-99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它的出现,是大众传播媒介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一种新型媒体,网络不仅影响着公共舆论的传播方式,而且影响着公共舆论的形态。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传播打破了这种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