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日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生日,国际童书联盟将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今年童书日的主题是“不同的文化,共同的故事”.安徒生用诗笔、童心和想象力,建起瑰丽的童话王国,在近二百年里,成为世界各地大朋友、小朋友的乐土.好的故事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能够跨越时代、文化、种族,击中人们的心. 而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日本奇幻作家上桥菜穗子的《兽之奏者》,就是这样一部好故事.它“吹奏”的旋律,能在全世界的孩子和成人心中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2.
杨晓雯  刘双跃 《传媒》2023,(10):90-93
“讲好中国故事”从提出至今,已逾十年,相关研究成果颇多。本文研究了文化生态学的整体性和多元性观点对“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生态隔阂的弥合作用,探索了其历史积淀性和动态性观点与“讲好中国故事”叙事路径的内在联系。在此理论基础上剖析中国故事的叙事要素生态位,并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视角,构筑中国故事的叙事文化生态系统。根据该系统模型,对本体叙事生态位和客体叙事生态位进行生态化构建,以此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整体叙事形态:多元—动态形态,以此助力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3.
谢娜  王尧美 《青年记者》2017,(32):3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大量海外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他们来华,不仅要学习中国语言,更要了解中国文化.语言相通、文化相融,才能形成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相似文献   

4.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背后蕴藏的是作者的匠心,彰显的是作者在工作中积累的职业素养,也体现着新闻表达的内在规律。作为新闻表达的重要部分,标题的制作也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就标题制作的具体路径而言,笔者认为,好标题的制作首先要体现新闻的新事实、新价值,还要学会用有效的数据说话、用生动的故事细节“诱人”等,这些路径既是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新闻标题制作的一些内在规律。言外之意,要想获得更多为我所用的新闻标题制作的规律,那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好标题制作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张涛 《新闻战线》2023,(1):73-75
河源晚报坚持做优秀文化的挖掘者、记录者、宣传者;加强跨界合作,呈现种类丰富、具有特色的文化“大餐”;积极践行“四力”要求,从优秀传统中汲取文化营养,通过多种传播手段,讲好文化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芳 《采.写.编》2021,(2):117-118
中国故事有中国风采、亦有中国文化与自信。融媒时代悄然来临,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重大。借此,探讨了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厘清了融媒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四条路径。旨在引发当代媒体人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不懈努力,让中国故事讲出道理、讲出文化、讲出大国风采。  相似文献   

7.
赣南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一定的经济价值、较强的文化价值和珍贵的社会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讲好赣南苏区红色故事,分析当前苏区红色故事影视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从做好红色故事影视化传播的“把关人”、采用双向互动的融媒体营销、精准把握受众定位、传播内容分众化等路径创新新时代苏区红色故事影视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士恒 《档案管理》2023,(2):10-11+14
黄河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借助档案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体现。新时期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充分发挥档案的权威性,积极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本文围绕如何传播档案文化的主题,在借鉴“讲好黄河故事”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交融发展的悠久历史,宣传中华文化应重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在中华文化百花园,西藏文化具有独特品格和风范.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语境下,通过西藏历史人物主题出版等模式,加强议题设置,创新历史叙事范式、擦亮新时代“藏学符号”,是新时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网络文化经过了“高潮”、“低潮”和开始理性探索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据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各类网站大约已超过了70万家,但是真正盈利的网站很少,就是几家大型的门户网站的经营收入同其所拥有的技术也是不成比例的。网站这么多,盈利又不理想,于是许多网络媒介经营者就开始寻找发展的道路。有的探索网络文化发展迟缓的原因;有的大胆地追加投资,等待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机会;有的却走向“斜路”,推出许多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忘记了网络媒介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传媒的新指示、新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融媒体、“云阅读”时代,传统出版领域的文化综合类期刊如何突出自身差异化,将内容做精做深的总体思路和有效途径。【方法】以高校主办的文化期刊《世界文化》为例,梳理分析刊物近年来明确定位、深耕内容与特色的翔实案例。【结果】刊物在坚持“小而美”的定位和做好国际传播两个方面强化自身特色,将文化普及与学术通识化融合并进,彰显时代感与人文情怀,多视角讲好世界故事与中国故事。【结论】只有充分发掘“人有我独”的优势,在办刊的独特定位、独特资源、独特思路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打造“云阅读”时代的“深阅读”文化期刊。  相似文献   

13.
黄璐 《青年记者》2016,(35):115-116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传承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关于中国故事的讲述少不了中国特色、中国印象、中国元素,体现的是独特的民族性价值. 对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的理解 讲好中国故事,从地理范畴和民族范畴来理解,一个是讲好在中国发生的故事,一个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这里面包含了全球与本土、外国人与中国人、国外与国内的二元认知,二者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中国故事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在中国发生的或关于中国人的故事,应该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宋玉生 《新闻界》2024,(4):48-60+86
在划分出文化的外围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对讲好中国政治文化的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外围意指符号、外在直观事物、生活方式,它们具有较强传播性与渗透性,而多元文化的外围在现代性、西方化、人的情感本能层面上享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可以跨越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分歧。由此,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边缘策略的关键在于讲好“三个故事”:讲述器物的故事,即跨文化传播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中国的物质富足与技术进步,它们是西方人最能够理解的中国故事;重视“他们的故事”,即持续扩大、深化改革开放,向在华西方人群展现真实、开放、包容的中国社会生活;挖掘历史的故事,即展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生活、中国乡村生活图景,亦为现代性危机、西方化弊陋的解决提供想象资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作为却未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在日益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文化软实力建设则相对滞后,国际传播效能尚待提高。通过反思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相关经验,改变内外有别的对外宣传思路,既讲好中国故事,也讲好全人类故事,实现国际传播观念、内容和话语的“艺术化转向”,或许会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16.
“讲好故事”是一个最基本的传播理念和传播规律,晚会类节目也要讲好故事,一是让节目更具可视性;二是通过节目打动、感染观众,让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植根于观众心中;三是抵制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讲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立足中国文化和国情.电视晚会由一个个节目组成,单一节目的影响力有限,如何将其整合成为一个情感饱满、内容丰富、流畅自然的节目整体,考量着策划编导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1+1+1”模式能较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的植根性视角探讨了档案文化力的形成及其作用规律.对文化力、档案文化力、档案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分析,提出文化植根性是档案文化力形成基础的命题,针对档案文化属性、档案文化价值、档案文化取向和档案文化力的形成问题进行表述.最后,对档案文化力的作用规律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并给出档案文化力作用发挥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本质上要求讲好“属于世界的中国故事”,实现文明互鉴。基于互嵌混融视角,研究中国故事实现文化传播破壁的可行出路,即挖掘“人类故事母题”的题材串联人类共通性,用“互文拼贴”的符号嵌合接口消解文化障碍,以视觉影像为主要载体跨越文化鸿沟,并坚持“个人优先”的“个体叙事”打破国际舆论壁垒等。这一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地异质文化互嵌混融、共生互鉴的文化传播通道,有助于提高中国故事全球传播的“多元文化适应力”,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倪自放 《青年记者》2020,(11):48-49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也大幅提升.但客观地讲,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在将国际故事客观地“翻译”给中国受众的过程中,文化传播领域还有亟待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的研究是近20年来的事,其间人们从未忽视对编辑学核心范畴,即编辑规律的探讨.据统计,目前国内关于编辑规律的各种说法已不下30种.[1]显然,编辑活动不可能存在如此众多的规律,这说明编辑规律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从探讨什么是规律入手,在综合考察众多编辑现象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制约乃一切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