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经常会被提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报道准则,但从国际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方面来看,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最早涉及主体之间关系、提出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开始,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找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解释.作为二者存在主体的"新闻工作者"和"一国之国民"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中凸显出了强烈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也便成了解决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发生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新闻报道日渐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重点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开始重视国际新闻报道.不少地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上,虽然没有第一手资料,但是也开始日渐形成规模,提倡更多的报道策划和板块设计.甚至大量没有采访权的网络媒体也开始在这一方面着力,通过编辑和整合传统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新闻阅读平台.  相似文献   

3.
地方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面临的主要矛盾 当前,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现有地方媒体建立跨地域的传媒集团.这对有追求、有抱负的地方媒体来说,其国际新闻报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开拓和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中央以及地方于2019年将Vlog加入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之中,央视网、新华网以及人民网也于2019年的两会期间将"我的上会Vlog"等专题类Vlog新闻报道推出,利用Vlog这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对两会过程中众多故事内容的讲述.当然,Vlog已经逐渐成为发挥助力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新工具,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结果.本文结合以往Vlog新闻报道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在叙事以及引发观看者共情方面的优势特点,主流媒体需要积极发挥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做好选题、规划以及拍摄等相关工作,同时重视对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对传播渠道的扩展巩固,彰显主流媒体风格的同时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5.
京沪穗宁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水平参差不齐,特点也不尽一致,通过研究可发现一些共性和特征.比如晚报比党报更重视国际新闻,党报比晚报更依赖新华社稿件,党报更多报道时政类和涉华类国际新闻,党报和晚报使用"软稿"的比例均有增加之势;同时,一些地方媒体国际新闻报道还存在娱乐化、低俗化和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从中央新闻媒体到省市地方媒体的采编人员纷纷走进基层,深入百姓,体察百姓冷暖,传送人间真情。在发表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锤炼了新闻工作者队伍,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集中体现和遵循了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规律,提升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深入基层、贴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随着VR技术的迅猛发展,"VR+新闻"报道在我国也迎来了"高潮".从当前传媒行业发生的一次次巨大变革来看,受众在信息传播体验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媒体很难再局限于传统的报道方式.不少媒体为了顺应受众的信息需求、市场的发展,而寻找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技术革新.作为一种跨行业、多领域结合的新闻报道方式,"VR+新闻"报道模式正逐步渗透国内媒体,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品牌活动推动品牌建设,增强影响力、传播力,已成为当今各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赢得竞争的一个最直接手段."新闻策划的国家队"新华社继成功举办世界媒体峰会后,再次联合世界各国和地区媒体,与国际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在"国际儿童日"成功进行了"全球媒体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徐杰  刘慧 《青年记者》2017,(9):38-39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直线型的传播模式,传受双方的界限逐步模糊,受众的信息自主发布权、网络话语权得以彰显,这对于促进媒体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化媒体在给信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尤其在法治新闻报道领域. 近年来,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加强,法治新闻报道备受关注.法治新闻报道提供相关的法治信息,提高了受众的法治意识;也加快了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由于法治新闻报道的特殊性,一旦出现报道失范现象就会对社会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对传播速度、深度、广度有了更高要求,地方党报必须探索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发挥多媒体"大合唱"的优势,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本文以池州日报社在2016年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利用手机移动终端的平台优势,打造直播"微"平台,迸发新闻传播"加速度"的成功案例,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崔丽  何俊涛 《传媒》2018,(2):43-45
H5是HTML5的简称,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修改版.自H5推出之后,其在传播领域表现出适配性高、包容性强、应用面广、传播便利等特点,也赋予了网页更好的意义和结构.目前,H5在商务营销、生活娱乐、新闻报道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其较强的传播潜力.特别是在新闻传播领域,H5正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和运用,其影响不可小觑.H5新闻的出现是融媒时代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创新,不仅推动了新闻报道模式的变革,也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当前,在新闻领域, H5主要运用于可视化新闻、互动性新闻和解读性新闻中,将来也可能被广泛运用于事实明确、情节复杂、现场感强的新闻报道中.基于此,笔者对融媒时代H5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与应用进行梳理,让更多人了解H5技术的优势与潜力,并进行新的探索,使其与更多新技术一道共同推进媒体融合和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和多年前相比,现在媒体和受众对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笔者涉足国际新闻领域十年有余,我认为国际新闻报道有两个变化趋势最明显:一是报道面不断拓宽,报道方式更加贴近受众;二是报道时效"时差"缩小,报道方式立体化.但是,国际新闻报道要走向成熟,还需要在新闻内容创作和新闻来源开拓方面多下些功夫.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时政类新闻为切入点,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媒体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加以创新,进而提升可读性、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操作性强的措施对传统报道模式加以改进,促进时政新闻报道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传播的国际化,中国媒体的宣传报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大,国际新闻报道也受到国人的普遍重视。本文想就国际新闻报道现状在宏观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毛玉西 《青年记者》2012,(19):48-49
近年来,面对日本强震、利比亚战争、缅甸政改、埃及动荡等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很多地方纸媒都派出过记者参与采访,成为地方媒体强化采编优势、拓展品牌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强化“软实力”、探寻更巧妙“发出大国声音”的背景下,占据我国媒体大多数、且有相当品牌影响力的地方纸媒,也是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获取日本相关信息的通道很多,包括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的对华宣传,也包括漫画、电影、流行文化等日本元素在中国的传播,再有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国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获得的与日本相关的新闻信息.这种新闻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获取渠道就是在日本派驻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逐渐感到直接向海外派驻记者并非遥不可及.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成为促使中国媒体"走出去"的一个契机,既有突破,也暴露了问题.中国媒体加强国际报道、拓宽信息通道之路,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地市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往往地市所在地的新闻较多,而辖区内的县市等地方新闻较少。如何争取做大做强县市地方新闻,是地市媒体扩大传播力、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课题。地市媒体在做县市等地方新闻时。应着力融入地方,赢得地方受众。从而大力提升地市媒体在地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融媒体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其中融媒体的发展在新闻报道中尤为突出,它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民生新闻报道占据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位置,它专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微视频的出现,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手段,更方便大众了解,也提高了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基层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在各家广播媒体激烈竞争中日益强化着记者连线报道这一独特的广播传播优势。电话连线占领着"主阵地",扮演着主要角色,同时也实现了许多市县媒体之间的记者资源整合,使广播新闻报道呈现出"活力四射"、"势不可挡"的新局面。前所未有的"活力",更好地彰显出了广播新闻的传播魅力。新闻连线节目也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